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及互联网应用的深入,社会对网络营销相关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高等院校,自然顺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肩负起培养社会所需应用型人才的任务。随着社会对电子商务相关人才需求的日益剧增,各类高等院校都纷纷设立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变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网络营销》课程成为了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同时《网络营销》也成为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网络营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尤其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网络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指导方法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周迁云 《内江科技》2007,28(3):119-119
本文从全国职教会议精神强调职业教育培养企监需求人才出发,借鉴澳大利亚能力本位培训模式(CBT),以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中《网络营销》课程为载体,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能力本位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引起各高校的重视。以电子商务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归纳基于创新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特点,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基于创新创业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洋 《科教文汇》2014,(31):95-96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网上交易逐渐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重视,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网络营销课程也逐渐成为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诸多高校纷纷提出了“应用型办学”的口号,他们认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网络营销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开设时,更应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能够实际进行企业网络营销工作。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吴胜辉 《科教文汇》2013,(28):75-75,79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对整个专业教学计划能否顺利完成和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情景体验式的网上开店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对整个专业教学计划能否顺利完成和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情景体验式的网上开店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本校经管类本科专业“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思路,即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实践环节,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资源的建设及整合,设计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教学方法。本文提出多维度教学方法设计,从课堂教学、课内实践及校外实践三个维度来介绍教学方法及具体实施内容,旨在提高“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本校经管类本科专业"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思路,即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实践环节,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资源的建设及整合,设计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教学方法。本文提出多维度教学方法设计,从课堂教学、课内实践及校外实践三个维度来介绍教学方法及具体实施内容,旨在提高"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企业输送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职高专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叶林 《科教文汇》2014,(8):149-149,157
网络营销课程已成为高职高专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文章结合实际教学过程的经验,就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和方法,以期促进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手机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将网络营销带入了新媒体时代。然而,高校网络营销教学中仍然存在教材难以跟上互联网发展、上机实践环节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制约了网络营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本文在深入分析网络营销教学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小组任务式教学法,在上机实践课程中引入实战项目,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战应用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网络营销实战人才。  相似文献   

11.
余文静  邵军  肖斌  曾凡才 《科教文汇》2013,(24):57-57,72
医学院校应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医学生”为己任,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生物化学是医学重要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生物化学实验课更具直观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实验室经过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建立起一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旨在能全方位、多层次地锻炼学生的综合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尹晓楠 《科教文汇》2013,(27):46-47
由于我国新闻教育起步较晚,新闻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目前仍十分明显。本文以国内新闻采访课程的教学现状为依据,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教育理念、实践模式、考试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了新闻采访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以达到培养学生采访意识和采访技能的教学目的,为媒体输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中国工科人才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产生的背景及内容,结合教师引进、课程教学、实践阶段三个方面对自动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4.
黄春水 《科教文汇》2012,(3):60-60,122
桥梁工程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当中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当中处于核心地位。桥梁工程的快速发展,对桥梁工程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桥梁工程课程改革是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详细分析了桥梁工程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和实践要求,提出了自己在这一方面的浅薄之见,以期能够促进桥梁工程课程的完善和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土木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张丁尹 《科教文汇》2013,(27):68-68,70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社会对技能型和知识性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大。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基地,应该积极地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培养“对口”人才。电工电子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培养一线生产人才的重要课程,是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电类专业中的技术性人才。同时,该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重实践性、内容抽象等特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实现其与该课程的整合,提高电工电子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静 《科教文汇》2012,(24):74-74,80
中职计算机属于基础技能课程,是中职生的必修课,主要培养与各行业紧密结合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如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中职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7.
陈丽君 《科教文汇》2013,(28):78-79
当前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并未结合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难以有效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文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入手,分析当前教学现状与财务管理人才技能要求间的差异,结合项目教学法的优点探讨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以期培养能更好地适应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8.
张云波  徐辉 《科教文汇》2014,(7):101-101,111
本文分析了大学体育拓展课程开发的现状,并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总结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力求找寻一条适合大学体育拓展课程今后发展的可行之路,更好地完善和发展大学体育拓展课程,使其成为真正能帮助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特色课程。  相似文献   

19.
吴慧娟 《科教文汇》2013,(20):36-37
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从业人员不单要具有过硬的综合会计知识,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经济法律知识。目前高校开设的会计专业,在经济法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本文就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科技查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贤奇 《现代情报》2009,29(6):170-171,175
我国现阶段存在科技查新人才学科专业知识不全面和缺乏有效的科技查新人才培养途径的问题。以现有高等教育专业为基地,有针对性地设置文献检索、目录学、信息分析、文献数据库等与查新有关的课程,同时,以图书馆学等专业为基础,增加其它专业知识课程,是培养科技查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对在职的科技查新人才,通过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者在职参加相关课程的学习,培养成为优秀的科技查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