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作品《珀涅罗珀记》中采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对荷马史诗《奥德修斯》进行了重述。本文从人物、叙事角度和主题三个方面揭示并分析这部作品的女性主义意义。  相似文献   

2.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作品《珀涅罗珀记》中采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对荷马史诗《奥德修斯》进行了重述。本文从人物、叙事角度和主题三个方面揭示并分析这部作品的女性主义意义。  相似文献   

3.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作品<珀涅罗珀记>中采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对荷马史诗<奥德修斯>进行了重述.本文从人物、叙事角度和主题三个方面揭示并分析这部作品的女性主义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实甫与莫里哀,东方和西方两位杰出的剧作家在不同的时空中创作了《西厢记》和《伪君子》。这两部不朽的剧作不约而同地用浓墨重彩塑造了两位光彩夺目的女仆形象:红娘和桃丽娜。本文简单分析了王实甫《西厢记》中红娘与莫里哀的五幕喜剧《伪君子》中桃丽娜中若干方面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5.
王实甫与莫里哀,东方和西方两位杰出的剧作家在不同的时空中创作了《西厢记》和《伪君子》.这两部不朽的剧作不约而同地用浓墨重彩塑造了两位光彩夺目的女仆形象:红娘和桃丽娜.本文简单分析了王实甫《西厢记》中红娘与莫里哀的五幕喜剧《伪君子》中桃丽娜中若干方面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6.
功能对等在王熙凤人物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鹃  贾德江 《科教文汇》2009,(6):251-251
王熙凤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一位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王熙凤的形象塑造包含了浓郁的中国文化。王熙凤形象描写的翻译就要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目的语读者眼中,让目的语读者了解、熟悉这位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女性。此篇文章以奈达博士的功能对等理论来看王熙凤形象描写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王熙凤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一位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王熙凤的形象塑造包含了浓郁的中国文化。王熙凤形象描写的翻译就要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目的语读者眼中,让目的语读者了解、熟悉这位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女性。此篇文章以奈达博士的功能对等理论来看王熙凤形象描写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原松 《科教文汇》2009,(13):222-222
莱辛在《又来了,爱情》中通过塑造两位女性形象,诠释了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爱情与命运,从而反映出作家对女性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老舍的著作颇丰,他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贤妻良母型的传统女性,家庭恶毒女性形象和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新式女性。生活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变时期的老舍,既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又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并受西方文化的洗礼。所以在老舍作品中特别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中表现出深层的文化心理倾向——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怀疑和排斥及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
陈梅 《今日科苑》2009,(12):189-190
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基本特征。产生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我国第一部诗歌点集《诗经》,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上达天子,下至黎庶,反映了约500年间人类生活和社会风貌。其中《诗经》对女性形象的刻画最为传神,对后世文学中女性形象刻画起到了极大的影响。《诗经》刻画女性形象的手法主要有言行刻画、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对比与反衬、心理描写等。  相似文献   

11.
张萌萌 《科教文汇》2011,(14):189-191
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雇主品牌内涵的探讨,从雇主品牌的价值出发,重点从"企业外部形象"和"员工体验"角度研究企业雇主品牌建设的问题,提出"OI"理论。  相似文献   

12.
冯金娣 《科教文汇》2014,(35):195-196
"热闹型"童话的出现,打破了童话形象注重教化的单调和偏狭局面,转为对儿童的个性自由与生命意识的关注和张扬。郑渊洁塑造的皮皮鲁这一形象,就是童话类型化形象向个性化形象转变的最好代表。他身上集中表现的,张扬个性的形象美、非凡热闹的幻想美、深邃理性的幽默美等美学特征,很好地阐释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3.
张瑾  顾军 《科教文汇》2014,(33):78-79
形象化教学强调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讲述抽象深奥的知识,使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联系起来,提高学习效率。针对“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从数据讲解具体化、算法演示直观化和代码书写模块化三个方面研究如何在VB程序设计课程中开展形象化教学。教学实践表明,VB程序设计的形象化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但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为教师教学提供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美英两国“科学外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分析了他们开展“科学外交”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了推进我国“科学外交”工作的思考和建议:应向国际共同关注的领域倾斜、积极引进国外技术、提高科技软实力形象、政府搭桥为中小企业寻求科技合作计划、深入关注国际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王晓华 《科教文汇》2014,(32):70-71
黛西是菲茨杰拉德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主人公,她既是盖茨比念念不忘的恋人,又是粗鲁的富人阶级代表汤姆·布坎南的妻子。从其个人行为、声音音调和他人评价上可将之归属于负面形象序列,从社会、男权思维等角度深入分析其性格形成原因,她又是一个令人同情的牺牲品;这一人物既是作者悲剧人生观的体现,又是美国社会的缩影。为我们以文学的视窗观察社会、反思人生提供了样本。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中国幼儿园课程正在从限制走向开放,从预设走向生成,课程有了不确定性。如何处理在这个转变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就幼儿园课程中的"开放"和"限制"这一对矛盾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借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黄露斯 《大众科技》2014,(11):178-179
幼师舞蹈教学的模式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舞蹈学习效果,对未来儿童舞蹈水平的提升也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加强对幼师舞蹈教学的指导,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创建“教”“编”结合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篇文章主要对幼师舞蹈教学中“教”“编”结合教学模式开展的意义和具体的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够创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舞蹈学生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8.
陈洁薇 《现代情报》2010,30(3):48-50,57
文章阐明"拥有"和"存取"的定义,"拥有"与"存取"的优缺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拥有"与"存取"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两种方式,各类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拥有"与"存取"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19.
陈光霓 《科教文汇》2012,(25):86-86,91
讲述故事的游吟诗人和歌者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播者。文章以传统西藏的说唱艺人"仲肯"和古希腊诗人"荷马"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和对照游吟诗人的共通之处,说明故事的讲述人在"行走"中不仅完成了史诗的创编、演述和流布,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起了凝聚群族认同的社会记忆。  相似文献   

20.
火药测定技术课程改革,以我军某职业岗位为导向,采用"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教育模式,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情景式"教学,自主设计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训操作,到部队顶岗实习,并在实践过程中根据需要学习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