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科学教材的实验活动为出发点进行适切性处理和创新性改进,能使探究活动更加高效,学生的活动热情和探究兴趣更加高涨.文中针对粤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用纸做陀螺"实验方案的不足,对该实验活动加以创新改进,显著提高实验方案的应用性和实验活动的可操作性,有效提升学生所制成品的合格率,提高教学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教学》2019,(16):39-40
科学探究能力体现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并能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引导学生分析"证明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让学生体验完整的实验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实验的不足,在不足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化学教材苏教版《化学2》的专题2中,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于化学电源的"活动与探究"中,引入了用常见材料"制作简易燃料电池"的探究实验,其实验装置图见图1。在新课程改革中,浙江省把该实验列入了高一化学学生必做实验目录。笔者在进行学生分组实验时对这个实验做了一点小的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是具体的方法和体会,请专家和同行予以指教。  相似文献   

4.
实验教学一直是化学教学中相对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在一些农村中学,忽视实验教学的现象更为严重。这与教师本身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及农村中学的教学设施和环境有关。要想使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必须端正教师自身对其认识态度,在学校现有配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使实验探究活动都能顺利进行。在安排实验活动时,要尽量为学生设置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领学生总结归纳实验规律,降低实验探究的难度;适当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探究的主动性。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养成终身探究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实验教学一直是化学教学中相对薄弱的环节,特别是在一些农村中学,忽视实验教学的现象更为严重。这与教师本身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及农村中学的教学设施和环境有关。要想使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必须端正教师自身对其认识态度,在学校现有配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使实验探究活动都能顺利进行。在安排实验活动时,要尽量为学生设置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领学生总结归纳实验规律,降低实验探究的难度;适当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探究的主动性。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养成终身探究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伍光通 《快乐阅读》2011,(20):33-34
新《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做的探究实验比以前大量增加,把科学探究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特别强调多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从而使学生在课内课外的自主探究实验中学到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高度自觉性、能动性,要切切实实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每一个探究性实验,真正想方设法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探究实验学会方法、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做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从这些真实的探究活动中寻找素材,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及软件的普及,数学实验也逐步成为课堂数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本文将介绍基于TI图形计算器(简称TI)的数学实验为平台开展的教学活动。将TI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结合典型案例,探究函数的性质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助于打破学生在"听中学"的传统,使之转化为使学生在"做中学"的学习模式.运用数学实验开展探究教学的模式致力于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杨荷 《教育导刊》2004,(13):33-33,50
中学实验课程改革,推出了实验探究的理念。化学实验中的探究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注重学生独立自主钻研,着眼于思维与创造力培养。它发挥学生主动性,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让学生自己去领略发明与创造的过程。实践证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究活动,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做中学”是当今世界科学教育改革前沿之一,它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做中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间的差异,以教师为支持者和引导者,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探究,亲历对自然现象观察和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科学生活的方式和态度,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笔者将“做中学”理念引入到化学课外实验活动,以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个自由的氛围下、自由的空间里广泛地参与化学实践与科学探究,在“做中学”中求体验,在“做中学”中求发展,在“做中学”中求创新。笔者认为,将“做中学”理念引入化学课外实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此,笔者将自己的一些实践与同行作分享。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学》学科是一门以观察,实验探究和动手制作为基础,从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学科。实验探究能使学生有效地获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实验探究的教学无疑是小学《科学》学科教学的关键所在。小学生只有在学中玩,玩中学,玩中做,在做的过程中增长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2.
几例初中生物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初中生物课程中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三个学生探究实验所做的改进,改进后的实验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林秀云 《广西教育》2012,(10):79-79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贯彻落实课程理念,设计并安排好生物实验探究活动,能使生物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陈春雷 《考试周刊》2010,(50):27-2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基础教育改革提倡以科学实验探究为突破口。目前中学的应试教育现象仍然存在,一些教师上课不做实验,采用口头描述的方式将实验内容和现象呈现给学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起不到科学实验探究应有的作用。要真正地实现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的实验探究,教师应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化学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充分认识实验探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增进对化学学科的情感,进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要求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对化学学科来说,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的重要手段。一、拓宽实验,促使探究1.做好实验。新教科书中“活动与探究”有三十多个,如蜡烛及燃烧、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溶液酸碱性对头发的影响等都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思考,探索科学原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把“做实验”融入学习化学的全过程,在“做”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确定一些便于学生探究的问题,作为学生的探究课题。如:浓盐酸挥发性的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空气中O2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盐酸使紫…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7,(23):87-88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化学实验活动,教给学生一些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不同基础的学生能够把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为了把化学课上的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情趣,要经常通过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来完成,对实验效果不明显的,或是难以操作的化学实验要进行实验改进,使不明显的化学实验变得直观形象。本文以稀释浓硫酸错误操作实验的改进与应用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教学分析《探究燃烧之谜》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中的一课。本课的二级目标训练是在《蜡烛会熄灭吗》一课引导学生学习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让学生独立设  相似文献   

18.
韩文永 《家教世界》2013,(4):144-145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所有的出发点应是围绕学生的发展而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关注每一位学生,以此来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正确思维方式的形成和良好科学素养的提高。新课程小学科学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验活动,其中科学探究实验是活动的主要形式。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热热闹闹,但若问到"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时,学生却不明白,存在  相似文献   

20.
燃烧的条件实验是初中化学重要的课堂演示和学生实验,对比全国现行多种版本的教科书,其实验设计各有千秋,但均有一些不足.新设计的实验,补充了可燃物与非可燃物的对比,使用身边的物质做实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并让实验在封闭的环境里进行,消除了实验污染对师生健康的危害,使实验能够用于学生的课堂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