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统资源观指导下的资源产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资源路径依赖性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产业的锁定效应和刚性约束,导致了资源的"诅咒效应",并造成"富饶的贫困".而在当今经济日益全球化、物流日益发达、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因素在经济增长中驱动作用明显加大等新背景下,区域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应跳出旧资源观的窠臼,在重新反思资源观的基础上,认清资源产品下游产业在技术和人才上的异质性,对产业空间布局作创新性构建,破除"资源诅咒"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成本,理论上可促进经济发展.然而,现实经济发展中出现"资源诅咒"现象,自然资源阻碍了经济发展.国际上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但不能适合我国国内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为此,在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及经济增长现状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增长中"资源诅咒"效应的原因及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资源诅咒"学说,利用1995-201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一个以能源资源为代表的资源丰裕度指标,对资源充裕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际层面存在"资源诅咒"现象。"资源诅咒"成为解释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的一个重要角度。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不断缩小地区差异角度出发,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对策主要有:第一,延缓资源衰退期。第二,大力发展接续产业。第三,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第四,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第五,增加教育投入,完善教育投资机制。第六,依靠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建立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曾传晖 《职教论坛》2012,(22):82-86
资源与经济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从肯定自然资源作用到重新认识丰腴资源对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影响的转变;从抽象的定性研究到“荷兰病”、“资源诅咒”等概念提出后自然资源被全面引入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并逐渐形成完整和系统的资源型经济研究领域的过程;从对丰腴资源负面影响的研究,到对整个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而研究转变的分水岭是“荷兰病”进而“资源诅咒”概念的提出.为此,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型经济研究多围绕“资源诅咒”的研究而展开.  相似文献   

5.
根据资源诅咒的影响因素,建立了资源诅咒的指标体系,给出了一个全面、系统衡量区域资源诅咒现象的工具。用此指标体系对陕北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得出了陕北存在资源诅咒征兆的结论,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据此提出了陕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既包括过去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又突出了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注重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相应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7.
唐山是我国最早建立起来的重要能源生产基地之一,大部分企业是依靠煤电而建立起来的。然而,随着煤炭资源的渐近枯竭,现有的能源逐渐不能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的需要。资源、环境、产业结构诸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系列矛盾,将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资源型城市应如何规避"资源诅咒"的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州正在进行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其目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飞地"经济能够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夏蓉高速公路贵广段和贵广快速铁路(简称快速通道)正在建设中,这将为黔东南州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黔东南州快速通道地区要抓住此次机遇,积极发展"飞地"经济.  相似文献   

9.
自然资源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发展经济学家通过对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的实证研究发现,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这一学说被称为"资源诅咒".本文以山西省存在的资源诅咒现象为例,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传导机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资源诅咒”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悖论,在绿色发展和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资源诅咒”对教育带来的影响及其机制也越来越引人注目。本文将教育经费统计数据、地区经济社会数据和地理数据相结合,使用空间断点回归法发现“资源诅咒”不仅在中国的县级地区存在,而且对教育投入产生了严重的“挤出效应”,而通过自身发展摆脱“资源诅咒”的地区往往在教育上有着更高的投入,也更符合“碳中和”和“碳达峰”的绿色发展的理念。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资源型城市的教育资源投入和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是中国资源富集区,资源型产业比重高,是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区域。近年来,依托丰富的资源,内蒙古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也面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研究了资源富集地区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资金作为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瓶颈”资源,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本从分析西部引资的有利条件入手,并对如何将有利条件借助外资的流入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武陵民族地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该地区具有政策、区位、资源等优势。目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五个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低,发展差距仍在拉大;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三是工业化水平低,支柱产业缺乏;四是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五是人才缺乏,劳动力素质不高。武陵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出路在于走特色经济产业发展之路,其对策有五:一是确定发展武陵民族地区特色经济产业的重点;二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大武陵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圈;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四是培植特色经济产业,注意抓好龙头产业、市场流通、科技含量和服务环境四个重点;五是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提高劳动力素质。本文以铜仁地区为例探讨武陵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有利于加快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The eco-environment and the condi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ree Gorges area were evaluated with emergy indices calculated with the statistic data of the years from 1997 to 2005. The rising environmental loading ratio indicates an increasing pressure of economic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chieved at the cost of over-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The net emergy yield ratio implies that the economic system of this area was a self-contained, resource-export-oriented type at a relatively low level of technology. The emergy sustainability index of about 6 implies the economy of this area was under developed but had a potential to grow.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emergy analysis, circular economy should be taken as the economic model of this region's development. This economic system should be water-resource-oriented and more open, make combined use of local and extraneous resources, and have an updated systematic structure with emphasis on emergy recirculation.  相似文献   

15.
黔东南州正在进行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其目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飞地"经济能够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夏蓉高速公路贵广段和贵广快速铁路(简称快速通道)正在建设中,这将为黔东南州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黔东南州快速通道地区要抓住此次机遇,积极发展"飞地"经济。  相似文献   

16.
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以及贫富差距的决定性因素。浙江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固然因素较多,但人才资源的匮泛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全通过对浙江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的现状及成因分析,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浙江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引擎,人力资本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欠发达省区,其发展缓慢的最大障碍来自于人口基数大,人力资本短缺以及人力资源质量较差。鉴于此,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运用到经济实践中,强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重点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和卫生保健等社会服务,实现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实力较为薄弱的地区,但因其在地理区位、资源、对外合作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因此,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如何,关系到东北地区整体的发展,关系到东北地区未来在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更关系到该地区周边区域地缘政治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东北东部边境地区的经济架构,从功能区的定位、交通经济带的建设、口岸经济的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对外开放合作及次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进行分析,寻求适合东北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但是其丰富的旅游资源适合发展旅游经济;要正确认识欠发达地区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有关发展对策,以实现欠发达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以“世界客都”梅州市为例,分析了其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指出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客家地区经济现实,提出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