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现行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的纠纷解决体系除以法院的诉讼解决方式为主外,还包各种诉讼外解决方式。从总体来看,我国目前的纠纷解决体系存在效力不高,结构、布局不合理,过于倚重诉讼解决纠纷的问题。正因如此,诉讼机制本身的局限性愈显突出,各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或明显弱化或发展缓慢。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缺乏互动机制,还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纠纷解决体系。  相似文献   

2.
试论民间法在解决婚姻家庭纠纷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在解决婚姻家庭纠纷中,出现了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国家法对纠纷的解决有统一性和强制性;民间法在处理婚姻家庭纠纷中以其灵活的、民众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方式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国家可以通过整合传统法律文化现代法律文化来协调二者的关系,以建立一种以国家法为价值取向、以宽容原则为基础的民间法与国家法互动方式的纠纷解决模式。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期农村纠纷解决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社会纠纷数量激增,种类日趋复杂。农村纠纷的现状也同样如此,纠纷种类增多、内容复杂。对于农村纠纷的解决方式,在社会转型时期,既要体现法律的权威,又要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要在法治的旗帜下,进一步建立健全以调解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农村纠纷解决体系",充分发挥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功能,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家认为社会最早解决纠纷以私力救济为主,藏区民众对于纠纷的解决有自己的习惯沿革和智慧,通常由家族的权威人士等调解,往往都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的沟通、合作,形成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共同维护藏区民间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5.
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是环境侵权纠纷各种解决方式、制度的总和或体系。我国目前环境侵权纠纷的解决机制存在着许多缺陷.不适应环境侵权纠纷解决的需要。完善我国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应当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坚持环境诉讼和环境ADR并重的原则:增强环境侵权纠纷各种解决方式之间的协调性.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扩大原告资格范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环境ADR,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纠纷解决中的作用.同时,扩大多种纠纷解决方式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羌族的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富有现代价值和特点。构建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自下而上"地实现法律体系的改良和法律文化的建构,有利于实现国家法与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网上购物纠纷所具有的新特点使得传统纠纷解决方式在解决此类纠纷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在线纠纷解决机制所具有的快捷、低廉、程序灵活等特点则能有效弥补传统纠纷解决方式的缺陷。我们应积极借鉴国外在线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加大对在线纠纷解决机制优越性的宣传,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以推动符合我国国情的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农村婚姻纠纷的解决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就折射出这种改变。通过探究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婚姻纠纷的现状,分析我国在解决农村婚姻纠纷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公正有效的多元化农村婚姻纠纷解决机制体系。这一体系,注重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相结合,提倡全面有效地发挥私力救济、社会救济和公力救济的手段,以实现各种农村婚姻纠纷解决方式相互衔接,良性互动,从而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村的婚姻纠纷。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与教师之间的纠纷日渐增多,传统的司法诉讼和校内层级申诉方式的弊端日益凸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逐渐成为美国高等学校解决内部纠纷的优先选项,主要有调解、监察和仲裁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纠纷适用不同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且遵循相应的程序要求,处理结果具有合同效力。机构中立、人员专业、程序规范、优势互补是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特点。要在传统法律救济方式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和创新,我国可借鉴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有益经验,充分发挥调解和仲裁等非诉讼方式的优势,引导纠纷双方从对抗走向对话,形塑和谐公正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处于历史转型时期,现存的以司法为核心的纠纷解决体系已难以应对多元化的利益观和价值观所带来的各种纠纷剧增的压力。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思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要为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奠定所需要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的制度构建及其价值目标,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康輏纪行》是姚莹两次奉使乍雅解决藏僧纠纷过程中的札记汇编而成。其可贵之处是此书绝大部分是著者在“亲历、实证”的基础上所为,书中有大量关于藏民族之物质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居住习俗、婚嫁习俗和丧葬习俗的记载,为后人了解并研究藏民族独特的风俗民情提供了非常可贵的素材,无疑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虹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4):128-130
藏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发展的限制,在规范形式上存在着多元化,如何整合和协调藏族习惯法和制定法之间的关系成为藏族地区民族法制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从系统论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来分析和解读藏族地区各个规范形式,通过建立一定的中介机制来促进藏族习惯法与制定法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发挥藏族地区法律规范的整体功能和优势,并从法治大系统吸收必要的养分,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从而改善国家法制进程与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不平衡状况,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社会整体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文化哲学视域中的围棋与藏围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围棋是藏族地区流传的民间体育活动形式,由于形式、理论及技术与中国围棋相近。因而被纳入中国围棋的研究范围。藏围棋虽说流行于藏区,但其存在本身说明了汉藏民族在认识观上的一致性及藏汉文化的交流,同时也体现出藏汉文化交融时形成的融合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藏族茶欢茶具艺术是谊民族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藏族茶欢茶具,既可以从中透视藏族茶文化丰富的内容,又可以加深对藏族风俗习惯及其文化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整合藏族地区多元化法律制度的理念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族地区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发展的限制,在规范形式上存在着多元化,如何整合和协调藏族习惯法和制定法之间的关系成为藏族地区民族法制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建立相关的制度之前首先要确立的是一种理念和精神,整合藏族地区多元化的法律制度关键是要建立效益的理念、和谐社会的理念和法律多元化理念。  相似文献   

16.
受当前制度设计的制约,我国民事诉讼中存在纠纷解决效率低下和渠道单一的问题,因此,强化第一审的作用,改革简易程序和将法院调解变革为法院附设ADR就显得非常必要。文章试对此予以探讨,揭示现行解决纠纷机制存在的弊端,以期能对立法和司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劳动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之一,由于劳资双方利益的对立性,劳动争议也一直存在。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诞生和发展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之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制度构建和实践中都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建议,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8.
Drawing upon fieldwork conducted with a group of dislocated Tibeta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the neidi ban program in a Han-predominated universit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students make sense of their worlds. To achieve this, they have actively and engagingly organized a series of symbolically meaningful activities that draw on the symbolic resources from their cultural traditions, their specific educational trajectory, and their anticipation for the future. The paper, nonetheless, also questions in the conclusion how the program can sustain a promising future that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ense of self-worth among the Tibetan students.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明代初期董卜韩胡与杂谷二土司之争的过程、原因等问题的详细论述,并且依据田野调查资料,简略描述了雅安市宝兴县硗碛嘉绒藏族文化中的羌文化因素,对其原因也作了简要蠡测。  相似文献   

20.
海峡区域投资的逐步深化,呈现出准人性、运行性和发展性三大新纠纷高发态势。相较于传统刚性纠纷解决方式,因文化差异、政策法律冲突以及解决成本等因素,使得柔性纠纷解决机制成为必然。倘若适用既有的国际仲裁,又存在难以有效解纷的缺陷,故而,寻求区域内专属投资纠纷解决机构的设立,夯实多元化柔性纠纷解决方法,将是实现海峡区域投资纠纷化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