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洛阳龙门石窟造像凝聚了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经典,达到了我国石刻艺术的巅峰。从洛阳龙门石窟的造像及其造型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洛阳龙门石窟造像造型艺术应用价值的剖析,挖掘其在洛阳唐三彩造型设计发展方面的应用价值,从而从中汲取其造型艺术的精华元素,改变洛阳唐三彩造型单一的局面,推动洛阳唐三彩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2.
唐代长沙窑陶瓷是在岳州窑基础上受唐三彩等中外因素影响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釉下彩陶瓷工艺。它打破了以釉色装饰为主要审美标准的一统天下局面,同唐朝文人“逸品画家”一起开创了大写意中国画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耀州窑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耀州窑是集唐、五代、宋、金、元等各个历史时代的瓷窑于一处的续代古陶瓷窑场。其生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技术精湛,在中国陶瓷史及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章认为耀州窑是唐三彩的最早产地,为唐三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程庸 《当代学生》2013,(10):22-23
唐三彩,是唐代生产的多彩陶器的简称,其色彩眩目气象万千,在世界陶瓷史上独树一帜,因名扬世界,往往被作为唐代文化的象征。唐三彩是在汉代绿釉、褐釉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既保留了秦汉以来陶塑艺术的写实传统,又成功地、创造性地运  相似文献   

5.
师同 《历史学习》2005,(10):11-11
●唐三彩是陶器,不是瓷器。唐三彩最初是用于随葬物品,不是日用器皿。瓷器大多是器皿。●唐代在边陲地区设都督府。一般都督任用当地的部族首领,都督府管辖之下的地区一般也不打破已有的部族组织。这与西汉时不同。西汉的西域都护府是班超在经营,班超是中央政府委派的官员。●魏晋时期,汉字书法艺术形成。唐代书法兴盛。书法艺术形成的原因必然涉及笔墨纸砚等文具的改进。另外,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的流传主要靠抄写。抄书成为一种行业,也推进了书法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士人群体成为一个阶层,书法表现了他们的志趣。到唐代科举考试也看重书…  相似文献   

6.
唐三彩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是大唐文明的缩影,以其斑斓的色彩、丰富的造型、精湛的工艺而蜚声世界。然而人们对其认识往往容易陷入三大误区:一、唐三彩是瓷器吗唐三彩是陶器,不能将其误作为瓷器。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但与陶器有本质的区别。其一,胎料不同,陶器用的是普通的粘土,含铁量一般在3%以上。唐三彩的胎料就是白粘土。瓷器的胎料则是瓷土,即高岭土(因最早发现于江西景德镇东乡高岭村而得名),含铁量一般在3%以下;其二,温度条件不同。烧制陶器的温度大体在900—1100℃之间,若温度太高,陶器就要被烧坏变形。唐三彩第一次素烧温度约1…  相似文献   

7.
《教师博览》2007,(2):F0004-F0004
唐三彩盛于唐代的中晚期,是一种带有多种釉色的彩色陶器的通称。它的釉色有绿、蓝、黄、白、赭、褐等多种,而一般以黄、绿、赭为主,所以称为唐三彩。  相似文献   

8.
陶瓷作为我国一项伟大发明,历史悠久,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洛阳作为世界著名文化古都,长期以来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传承中国古代陶瓷技艺尤其是唐白瓷、唐三彩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依托河洛地区出土和传世且有牡丹纹饰的三彩陶瓷器,形成了一种用手工制作而成的新派艺术陶瓷——牡丹瓷。  相似文献   

9.
三彩壶     
《语文天地》2012,(11):F0002-F0002
三彩壶:辽代三彩器是继唐三彩后的又一独具特色的工艺品,不同于唐三彩的是,辽三彩主要用黄、绿、白三色。辽代在使用釉陶之前有一段使用无釉陶的历史,到了辽中晚期,随着技术和工艺的日臻成熟,瓷和釉陶慢慢取代了无釉陶。  相似文献   

10.
复习提示     
《历史学习》2005,(10):1-1
●武则天能破格用人,如名相狄仁杰、姚崇等。但这不等于说武则天爱惜人才。武则天用了一些有才能的人,也用那些心毒手辣的奸佞之人。来俊臣是武则天的宠臣。狄仁杰在严刑拷问下被迫画押招供,武则天信任来俊臣,使狄仁杰险些丢了性命。武则天当政,政治可不那么清明。国力的上升不见得就是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唐朝实行租庸调制,不去服役可以交绢或布。“布”是麻织品,不是棉织品。在实行中也可以交银。●课本中说:唐朝“陶瓷业的唐三彩,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千万别以为唐三彩是瓷器,唐三彩是陶器,而且最初的主要用途是陪葬。陪葬品…  相似文献   

11.
女子体育是唐代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在中国古代体育史上熠熠生辉,在世界古代体育史上也独树一帜。分析唐代女子体育发展的盛况及原因可知,其发展是唐代社会进步和女子地位改善的产物。这一研究为当今女子体育以及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雨这一自然事物到了唐代已成为诗人钟爱的抒情意象,折射出唐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不同时代诗人笔下的雨亦是风格迥异,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分析王维、杜甫和李商隐笔下“雨”意象的不同特点,以窥见唐诗的发展历程,发掘“雨”意象的运用在盛唐到晚唐诗歌流变中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维的七古在盛唐并不算杰出,但他的艺术技巧已趋成熟,已经显现出盛唐诗的风韵气骨,在盛唐七古的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古代诗歌史上也有着不可抹杀的影响。试分析王维七古的艺术风格并阐述它的文学价值以论证它在古代诗歌发展道路上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蜀人对词的发展功不可没,李白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词》的作者多数为蜀人,苏轼更为宋词的发展开疆拓土,“指出了向上一路”。而对李白与苏轼这两位唐宋时期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蜀人,在词的创作上是否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却因李白词著作权的争议而很少系统的论述。本文通过对唐宋蜀词发展的梳理,认为苏轼词辉煌的成就本质上是向李白艺术精神的回归与超越。  相似文献   

15.
"诗乐舞结合"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优秀传统。词(诗)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与音乐之间有着复杂交织的离合关系。当代人对唐宋词的欣赏是一种仅仅从文字层面分析,而脱离了以歌舞表演为主的现场感的欣赏,这与唐宋人欣赏方式存在巨大差异。苏轼词作为词史革新的代表,实际上具有表演的艺术特质。苏词从表演者性别、表演乐器、表演姿势及表演内容等诸方面作了很大的改革。苏词实际上改变了词——这种盛极于唐宋的艺术表演方式,这是对我们理解苏词在中国词史上革新的不可或缺的艺术审美之弥补。  相似文献   

16.
李益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在大历贞元时期,他写了不少很有社会影响的乐府诗,在唐代乐府诗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然而,就目前李益诗歌的整体情况来看,学界大都从边塞诗这一题材入手,而对其占有一定数量的乐府诗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文章就李益的乐府诗创作展开论述,首先对李益乐府诗加以整理分类,继而对题材内容、艺术特点进行分析,以评估李益乐府诗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邹自振新著《汤显祖与玉茗四梦》以全方位的视角,开放的思维,来观照汤显祖与“玉茗四梦”,力图高屋建瓴地把握汤显祖戏剧的文化价值。通过全书,人们对于汤显祖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宏观地位,将会有更加清晰和充分的认识。作者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紧扣汤显祖生平经历与创作心态,将“四梦”融于其中,进行专题性的细微考察。在作者感性的体认和智性的审视下,汤显祖的戏剧和人生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汤显祖与玉茗四梦》无疑为繁花锦簇的“汤学”园林,又增添了几许春色,是新世纪“汤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8.
黠戛斯是与后突厥、回鹘同时代活跃于唐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其活动区域汉代在"匈奴北",后逐渐东移,迨至唐代在"剑河(今叶尼塞河)"流域。黠戛斯先民虽汉代就见诸史册,唐时黠戛斯才开始与中原直接往来。由汉至唐宋,历代史籍相关记载详略不一,方位也多有错乱。有必要利用各种文献作全面厘清辨析,以明确黠戛斯活动区域及其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9.
唐集唐注考     
张佳 《天中学刊》2011,(2):79-82
在中国古典诗歌注释学史上,以宋集宋注及宋集明清注为视域的本朝人注本朝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而唐集唐注似乎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空隙”。初步考证出张庭芳注李峤诗、李绅注元稹诗文、郗昂注张鹜诗文、司空图注卢献卿诗文等7种唐人注唐诗文,发现它们还处在古典注释学的原初形态上,其注释学方法还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诗文注释学,没有在中国古典注释学史上造成很大的影响,顶多只能说是一种偶然的注释学现象。  相似文献   

20.
汤显祖《南柯记》根据唐传奇《南柯太守传》敷演而成。它通过梦幻的形式,描写了封建社会功业与婚姻两大人生主题。反映了为实现传统人生价值观所经历的鲎富多彩的世情。剧作集中体现了作家的思想感情,富有鲜明的创作特色,深刻表现出晚明社会的现实图景,艺术化地否定了封建正统的人生价值观,寄寓着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探索,从而使该剧在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