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华 《金秋科苑》2011,(1):100-100
本文针对油田开发过程中低效井比例逐年增加的实际,以试验区块为例,根据地质条件、开发因素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即用开发及现有工艺新技术,对不同类型的低效井制定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后取得了理想效果,对今后油田开发中低效井治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滨南油田开发过程中注水开发油田中水井欠注比例较高的情况,以滨南油田开发区块为例,通过从地质、开发因素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欠注制定了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后取得了理想效果,对今后油田注水开发中水井欠注问题的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和发展,偏磨井的树立逐年增加,因偏磨造成的油井躺井比例居高不下。本文针对偏磨井治理和管理,滨南一矿采取了参数优化、工艺工具应用、强化日常管理等措施,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韩兵 《内江科技》2012,(2):100+145
滨南油田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水井套管腐蚀结垢现象日益突出,复杂井况井逐年增多,给油田注水、卡封等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自2008年,水井作业引入了40臂测井技术,在套漏封窜、薄夹层、套变遇卡等类型水井上实施115井次,通过不断深化井况认识,对现有注水工艺提出了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了水井管柱在井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姚兰芳 《内江科技》2009,30(2):126-127
滨南油田为多油层、复杂断块低渗透油藏,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且由于滨南油田长期回注污水,造成地层堵塞。再加上长期重油轻水的思想影响,致使注水井的工作量严重滞后,从而使油田的开发形势明显变差,给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通过对水井进行油层改造、转注等一系列措施地实施,使油田的开发形势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6.
子北采油厂低产低效井治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宝 《科技风》2011,(16):152-153
子北采油厂三叠系延长组储层属于典型的低渗透率、低丰度、低产、高含水的"三低一高"油藏,由于低渗透油田的客观地质特点,造成了开发过程中的诸多突出矛盾。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已开发老区块措施增油潜力逐年变小,选井选层也越来越困难;新投产区块有效含油厚度越来越薄,储量丰度越来越低,油层物性逐年变差。从而导致了低产低效井逐年增多,已成为制约子北采油厂开发整体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本文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子北采油厂的实际情况,明确了低产低效井的定义,并对低产低效井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深入系统地分析了不同类型低产低效井的成因,提出了通过压裂、堵水、转注、关井、捞油、吞吐治理低产低效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前言 滨南油区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的西北部,包括郑家油田、王庄油田、利津油田、滨南油田、单家寺油田、尚店油田、平方王油田、平南油田、林樊家油田等九个油田,是一个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经过近四十年的勘探开发,探井平均密度高达0.67口/km2,属较高成熟探区。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构造型油藏发现的几率越来越小,隐蔽性油藏比例明显增加,优质资源接替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8.
前言 滨南油区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的西北部,包括郑家油田、王庄油田、利津油田、滨南油田、单家寺油田、尚店油田、平方王油田、平南油田、林樊家油田等九个油田,是一个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经过近四十年的勘探开发,探井平均密度高达0.67口/km2,属较高成熟探区。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构造型油藏发现的几率越来越小,隐蔽性油藏比例明显增加,优质资源接替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9.
对南堡油田M区的低效-无效井进行了统计,将低效-无效井分为低产液、高含水、关井和措施成本过高4类。分析了对不同类型低效-无效井特征及形成原因,指出低效-无效井形成原因在地质上表现为:(1)地层能量亏空,(2)储层非均质性强,(3)储层剩余可采储量少;在油藏管理上表现为注水滞后,注水效果不理想。提出了以水井措施为核心的不同类型低效井治理原则。研究成果在南堡油田M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是对油藏从“产量管理”向“效益管理”转变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任海宁 《内江科技》2011,32(7):104-105
随着低渗透储层勘探储量的不断增加,近些年来,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滨南油区低渗透油藏主要为沙三段油层,属于复杂断块油藏。本文依据低渗透油藏的特点,以滨660、滨5块为代表,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结合目前的开发现状探讨了压裂工艺研究及低渗透油层损害、保护,并提出滨南油田低渗透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刘安静 《内江科技》2006,27(2):156-156
分析了油田井下作业造成无功低效作业井的主要原因,结合现场施工应用,介绍了胜利油田井下二公司作业三大队减低无功低效作业井的常用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油田以开采表外薄差油层的过渡带二次加密井和三次加密调整井投入开发,供液不足的低产低效井逐日增多,这部分井采取全天开采势必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也影响井下抽油泵的使用寿命。采取间抽是改善这种井泵抽状况和降低油田能耗的有效措施。通过对低效井进行动液面和示功图连续监测,找出其动液面变化规律,结合示功图确定间抽运行的合理沉没度范围和启停机时间,采用不同的间抽制度,能够确保抽油泵在有足够供液能力的情况下运行,以达到挖潜节能的目的,通过试验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王飞 《内江科技》2012,(1):122+106
本文对胜坨油田固井质量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固井质量对胜坨油田开发生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提出提高胜坨油田固井质量的技术对策,形成针对胜坨油田油藏特点的提高固井质量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代鹤伟  李淑平 《内江科技》2008,29(5):99-100
在对东风港油田车40块、车44块地质特征和开发状况的认识和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块的开发效果并指出了研究区注水井数少、注采系统极不完善;天然能量弱、自然递减大;低产、低效井多,单井产量较低;油层非常分散、储量不集中,给注水开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等问题,并进一步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事故井的增加,严重影响油田的有效开发。本文通过对中原马寨油田事故井的分类研究与分析,找出影响马寨油田事故井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卡封、大修、开窗侧钻、拔套侧钻、挤堵工艺的优劣,针对新井、老井、不同套破层位事故井提出不同治理对策,并得出切合油田开发实际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莉  孙波 《内江科技》2015,(2):130-131,121
红山嘴油田红60井区克上组油藏储层致密,孔喉半径小,连续性差,渗流阻力大,属于被多断裂复杂化的特低渗透储层,作为难动用、中低产的Ⅲ类储量。自1992年4月投产之后很快就体现出稳产期短,含水上升快等低渗透复杂断块的开发特点。该油田在十几年的开采过程中,通过进行温和注水,合理控制注采比,对地层进行压裂改造等措施控制了含水上升势头,保证了油井的稳产,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低渗透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的调整措施,为同类型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主要采用机抽井生产,在油井长期的采油过程中,由于井斜使抽油杆与油管产生偏磨,滨南作业区稠油井多,井内酸性液体往往造成油管腐蚀和磨损脱落或断裂事故。对于严重偏磨甚至出现裂缝的无接箍油管的打捞,难度往往非常大。内捞油管很容易涨破撕裂油管,造成作业复杂;外捞油管很容易变形向内卷曲,不能承受载荷。针对这一难题,采取了非常规的打捞方式,加工了开窗打捞筒和使用三球打捞器,在实践过程中证明,开窗打捞筒和三球打捞器是滨南作业打捞断脱油管、抽油杆最合适的打捞工具,不但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和作业风险,而且为滨南采油厂油管断脱打捞积累了经验,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田不断开发,渤南油田在油井清防蜡工作中,普遍存在低压低产井洗井液漏失情况。本文通过结蜡原因和清防蜡效果分析,探讨了几种清防蜡方式。  相似文献   

19.
抽油井的抽油杆、油管偏磨现象在油田开发生产中存在较普遍且抽油杆偏磨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偏磨现象导致油井检泵周期缩短,作业成本增加,本文在对渤南油田抽油杆偏磨躺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抽油井管杆偏磨的诸多因素,列出了防治偏磨的一些工艺,为今后治理渤南油田抽油井的管杆偏磨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胜利海上油田生产的不断进行,套损井数量逐渐增多。原有的二次完井防砂分注技术已不适用于套损修复井,严重影响了胜利海上油田注水开发效果。本文立足胜利海上油田开发生产实际,针对套损修复井开展小直径防砂分注技术可行性研究,为该技术在胜利海上油田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