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式英语”影响了广大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标准英语”的学习。教师要在研究“中式英语”定义和“中介语”理论的基础上,从中英文化习俗、中英思维模式和中英表达习惯三个方面分析“中式英语”形成的原因,以避免“中式英语”对英语学习的困扰。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现象,论述了其存在的原因及其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表现形式,并就如何避免“中式英语”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介绍“世界英语”在当前中国的地位以及在地球村这个大环境下使用英语时保持中国文化特色的必要性。首先,文章提出中国人在使用英语方面所持有的争议态度。其次,文章就现代中国人使用英语所经历的两个阶段,即“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进行分别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一些教学启示,并指出“中国英语”应作为“世界英语”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的英语教学中给予支持与发扬。  相似文献   

4.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的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的畸形英语”。在汉译英中克服和消除“中式英语”,首先有必要认清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汉语负迁移。本文从词汇、句法两方面分析汉语负迁移对汉译英中的“中式英语”的影响并探索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洋泾浜英语”、“中式英语”、“山寨英语”等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语言现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指出非标准英语是十分不良的文化现象,应该避免由此对英语语言学习和使用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摘要: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表达中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而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产生中式英语的原因有很多,如环境、文化等。本文从“中式英语”的定义和主要表现出发,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模式两个的产生角度来阐述“中式英语”的产生原因。最后从认知的角度提出相关的能尽量克服“中式英语”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杨艳 《海外英语》2011,(15):167-169
该文探讨了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分析认为,中式英语是一种不规范或不符合英语文化的畸形英语,是由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所致;而中国英语是规范英语,是英语在国际化过程中与中国特有语言文化接触融合的产物,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内涵,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及推动作用。虽然二者之间有很大差异,但并无严格的界限,在某种程度上,中式英语的一些说法是可以转化为中国英语,这种转化将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使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8.
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中式英语"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而且容易使中国大学生养成望文生义的不良思维习惯。如何避免中国大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中式英语"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式英语"的基本概念、写作中的表现形式、出现原因以及解决措施等,以期帮助中国大学生克服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9.
浅析汉译英中的“中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式英语”是中国人在英语学习和使用中最容易出现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究其实质,它是中式思维结构下的英语变体形式。它的存在影响了我们的对外交流,削弱了我们的对外宣传效果。因此如何克服中式英语从而提高英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英语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导致出现了两种具有争议的语言现象: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中式英语是不合英语规范和文化的畸形英语,而中国英语是具有中国社会文化特色的英语。在中介语与语言石化的理论基础上,从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和中英思维模式差异出发来理解分析"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现象与特征,以及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英语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也如约而至。对于中式英语这种语言现象的存在和产生可谓众说纷纭。本文简单从中式英语的定义和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来对它进行概述,其次从语言的差异和文化的差异两个角度对中式英语现象进行了审视。  相似文献   

12.
张春 《宜宾学院学报》2009,9(7):103-104
一般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认为,Chinglish(“中式英语”)是一个贬义词,但从正确的语言和语言学习观来看,“中式英语”只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才含有某种令人不快的意思。就本质而言,“中式英语”并无褒贬色彩,因为它仅仅反映了一个语言学习和使用的客观事实。事实上,随着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外国人可以理解的“中式英语”不仅被广泛接受,而且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式英语”不同于“中国英语”,汉译英时难免会出现“中国英语”,但要防止“中式英语”。综合国内各家对这个命题的争鸣情况,列举“中式英语”的一些典型例句并提出了防止或减少“中式英语”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中式英语"(Chinglish)是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非常容易出现的现象,同时也是困扰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难题。本文基于中国学生英语语料库(CLEC),研究从中抽取出的大学生英语作文,分析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在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式英语"的形成原因,然后运用相关的写作理论,提出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原则和消除"中式英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的界线在逐渐模糊,最终中式英语过渡成为中国英语,本文从其过渡的内因和外力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论证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6.
桂田 《考试周刊》2010,(46):80-81
随着中国地位的提高,以及国际间合作交流机会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到学习外语的行列中,尤其是学习英语的大军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但许多英语学习中的问题也接踵而来,其中"中式英语"现象正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式英语"现象产生的社会根源,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这种英语异化现象普遍存在。了解"中式英语"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及如何避免"中式英语",对提高英语学习者英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及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中英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其在语言应用上的差异,因此,中式英语是一个中国译者无可回避的问题。Joan Pinkham在《中式英语之鉴》中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该文通过对此书第二章中“名词肿胀症”部分进行实例分析,浅析中式英语在日常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张静 《海外英语》2013,(16):104-105
随着英语在中国的普及和广泛使用,在中国已经出现了一种语言现象——中式英语(Chinglish)。中式英语对教学者和语言学习者都产生重要影响。该文旨在通过研究中式英语的语言特征和成因来分析中式英语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了解中式英语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将有效地改善外语教师的教学法,同时也有益于外语学习者。  相似文献   

20.
随着英语在中国的普及和广泛使用,在中国已经出现了一种语言现象--中式英语(Chinglish)。中式英语对教学者和语言学习者都产生重要影响。该文旨在通过研究中式英语的语言特征和成因来分析中式英语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了解中式英语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将有效地改善外语教师的教学法,同时也有益于外语学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