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元英 《教师》2012,(25):39-40
近年来.我校推出了“创新性学习”课改新方案,并确立了三条基本实施途径。其中,“创新学习活动实践课”就是其中的实施途径之一。“创新学习活动实践课”是课程渗透式的专门训练课的延伸。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内、外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一条不可缺少的途径。为了使实践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效,我根据家乡湖南省醴陵市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实践活动主题。乡土文化资源是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交汇点之一。进行“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的探索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家乡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下面我以《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为主题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为例,谈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多角度自主选题.提高学生的自我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的统计与概率”小学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是我校数学科组开展的番禺区小学数学科课程文化资源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从信息时代的特点和现代社会需要出发,以新课标为理论依据.对本课题的意义、“统计与概率”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开展本课题研究对促进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等方面作出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课题中。开发利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有利于转变教师的角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实践与探究的能力和爱乡爱国的情感;丰富课程及教材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提倡:转变观念,树立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意识;逐步推进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构建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框架;突破传统拘束,改变评价方式,让学生成为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好帮手;发挥教师各自特长,团结协作,形成开发利用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合力;让区域性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真正区域化,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4.
陈柏成 《教育导刊》2007,(12):52-54
在省、市、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科学指导与管理,学校有效开发与实施,推动了农村地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发展.形成了农村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化龙模式”。“化龙模式”的特点是:从“思想力、策划力、执行力、评价力、影响力”五个维度,对全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发展进行非线性规划;通过“五力”并用,促进全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色发展,积淀了学校文化,形成了“学校文化节”.生成了“活动教育文化场”。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课题中。开发利用文化课程资源有利于转变教师的角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激发学生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实践与探究的能力和爱乡爱国的情感;丰富课程及教材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课程资源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开发与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崭新课题,也是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一节社会实践活动课《了解身边的“历史”》,探讨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相似文献   

7.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重中之重。作为具有丰富乡土文化资源的青浦区,如何充分利用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等特色资源,构建地域特色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愫,是我们一直在思考与实践的。青浦区教育局以青浦地方资源开发为途径,制订了乡土课程“古韵水乡美丽青浦”,并以此探索全区校本课程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8.
地方非遗中的美育资源,可以弥补国家统一教材缺乏地方性之不足,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开展对地方非遗的研究,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传承家乡文化,培养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成为有用之才,所以开发与利用地方美育资源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研究话题。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也成了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语文教学资源,合理构建课程资源的结构,创设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积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满足时代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开发家庭文化教育资源,是创建学习型家庭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程加强课程研究的需要。广州番禺区市桥富都小学通过课题研究将“家庭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全面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整合,与创建“学习研究型家庭”整合,与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德育网络整合,与学科课程研究整合,既实现了学校的特色发展,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研学旅行是学校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感受玉门优秀的社会文化,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态度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玉门高中开发本土课程资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旅行感受家乡优美的自然风光,了解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加深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历史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热爱家乡的人文素养,因此主要针对玉门高中学生研学旅行的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指出,“社会资源是校内课程资源的必要补充,既包括物质资源,如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等,又包括人力资源,如社会各方面的人员。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校和教师可以利用历史遗址遗迹、名人故居等资源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行走中了解家乡,了解中华文化,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相联系,真实地感知历史,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咸高军 《辅导员》2010,(20):17-17
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课堂教学资源,既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地处粤西地区的茂名市,乡土资源非常丰富,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把语文课外活动与本地的冼夫人文化、民俗文化、荔枝文化等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综合实践活动在我校正不断开展。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我们选择了“保护环境”这个主题,以“保护葛仙湖”为切入点开展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保护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为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精神,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更好完成国家课程改革的任务,满足学生的兴趣与发展需要,我校在进行初二语文“桥”这一单元的教学和综合性研究时,结合本地有着众多构造与功能、历史与故事不一的桥梁这一社区资源,组织初二年级全体师生共同开发了“家乡的桥”这一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门新课程,在这一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校立足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紧密联系家乡平望镇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设施,采用长线主题与短线主题相结合的方式,在挖掘本土文化、构建校本教材、关注生活、体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大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杨汉章 《文教资料》2011,(21):144-145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开发与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是当前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主体意识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国家政策、教材开发和师资等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门新课程,在这一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校立足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紧密联系家乡平望镇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设施,采用长线主题与短线主题相结合的方式,在挖掘本土文化、构建校本教材、关注生活、体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大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正全面深入地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面对一个新的课题,即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指供给课程活动,满足课程活动需要的一切。就历史课程来讲,是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历史学科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而传统文化则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