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言在他的小说世界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人”“鬼”共生的画面,他对“鬼”的描写也较为客观和全面,既能站在民间普通百姓的立场上阐述“鬼”存在的合理性,又能站在知识分子的立场上通过“鬼”的视角来鞭挞国民弱点。文章通过莫言写“鬼”的原因,他笔下不同类型的“鬼”和写“鬼”的不同立场来阐述莫言小说中的“人”“鬼”纠葛。  相似文献   

2.
我们拿什么来证明自己是“人”呢?郁青同志的微型小说《“人”证》用一个故事从反面含蓄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一个人之所以是“人”,不是靠证件机关给你发的证件来证明,也不是看你长着一张人的脸,穿着人的衣服。而是看你的良心。是否具有同情心、怜悯心。你如果连良心也没有了,即使你身上穿得衣冠楚楚,手中拿着权威机关发的“身份证”,也仍然禽兽不如。就像小说中的那个女列车员和列车长。这篇小说在表达这个主题的时候,运用了非常巧妙的手法。给人以出乎意料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众多的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共同塑造了“多余人”、“小人物”、“新人”三大独特的系列形象,成为俄国文学的奇观,显示了俄国文学的实绩,反映了俄国文学的特点,也为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夺目的光彩.一论述“多余人”形象,我们首先要提及的是普希金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23—1831)中的男主人公奥涅金.他被公认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这个彼得堡上流社会的公子哥儿,  相似文献   

4.
李劼人因“大河小说”独占中国文坛一角,小说中大胆而叛逆的女性群像因为表现出鲜明而执着的现代追求,一直备受论者关注.但由于传统的影响、时代的局限、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又使这些女性又不可避免地带有“未完成”的现代特征:她们的反叛以男性依附为基础,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回归传统,呈现出不彻底性.同时,作家本人在塑造女性群体时的无法突破的思想困境,也造成了“大河小说”女性的“旧式”.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未完成”的过渡性,使李劼人的“大河小说”的意蕴变得更加丰厚.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同人小说在小说阅读者中的传阅度、接受度不断提高。“同人”这种小说模式其实古已有之,到了近代的翻新小说就形成了主动的、有意识的同人文学创作。“同人”小说与“翻新”小说二者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承续关系。回归近代,通过对中国近代翻新小说的研究分析,或许能够揭开当下同人小说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6.
由对阿Q自我实现途径的分析 ,认为鲁迅先生在小说中揭示了阿Q“人”———“非人”的现实悲剧处境 ,并由此完成了对阿Q及“阿Q们”自我实现方式的否定。  相似文献   

7.
“多余人”是出现于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系列艺术形象的总称。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里奥涅金是其中的第一个。其后有莱蒙托夫的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里的彼巧林,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的长篇小说《奥勃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等。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脱离人民,脱离实际。把他们称作“多余人”是因为如赫尔岑所说,他们“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会站在人民方面”,他们在他们“所处的范围内是多余的人”。  相似文献   

8.
“人变兽”类型的古代小说具有本土性,早期的“人变兽”故事中有很多善人变恶兽的例子,主要是因为善人作为弱者无力与恶人相抗衡,希望借助兽的凶狠残暴制服恶人。随着这种题材被佛教所利用,阶级社会中的世俗思想因素也逐渐渗入,因而这类小说变得更加符合人民的愿望和理想,成为暴露社会阴暗面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
论新时期小说中的“人”张宁生新时期小说,从大红大紫滑向平淡无奇,从呼唤风云的社会中心流落到商品大潮的边缘角落,其间起伏,让人兴奋,也叫人担忧。然而,宁静以致远,在饱尝轰动效应与倍受冷落之苦后,文学开始显示出世人皆浊我独醒的人格力量与清醒的人学意识。从...  相似文献   

10.
王小波小说中的“性叙事”在主体建构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人”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性”的困境。所以.“性”的突围轨迹也成为“人”的自主意识和抗争意识凝聚进发的标识。“性”的扭曲力量主要来自政治意识形态对“性”的渗透、淆乱与改写。作为意识形态掌控的“统配资源”,“性感”与“快感”失去了其“自性特征”,怪诞的“性相”与主体的沦丧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王小波的小说呈现了“性本体”与“性主体”双双异化的现实。并将“人”的救赎与“性”的解困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历来多数文学史家在评价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的第一部哲理小说,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时,常把评价的砝码压在“哲理性”上,忽略了它的“小说性”。他们认为全书没有完整贯串的故事情节、具体细微的情节描写、深雕细刻的人物形象。即便书中有若干画面也是为了表达作者的议论、深刻的哲理,只是逻辑思维的例证、插图,而不是小说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2.
“人”与“不是人”的划分,看起来好像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实际讲起来,却是一个生物学、古生物学和人类学上很难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哲学上很深奥的问题。古今中外的学者,曾有过很多的争论。从历史上看,“人”与“不是人”的划分,在不同的社会时代,在不同的阶级,以至于在不同职业和专业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都有其不同的看法,因而也有其不同的划分标准,对于“人”与“不是人”有不同的界说。  相似文献   

13.
蔡晓薇 《文教资料》2009,(10):10-11
苏童的小说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于“意象”的经营十分关注,其中环境也成为一种特殊意象,往往呈现出某种隐含的意义,影响着小说的内容和格调。“街道”“河流”“房间”等意象就是苏童小说建构意象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汉语中,“谁”、“哪个(人)”、“什么人”是问人的常用形式。人们往往简单地根据句法位置来界定它们是说明性或指别性,而调查明清时期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和《聊斋俚曲集》发现:在NP+是+WH?和WH+是+NP?句式结构中“谁”、“哪个(人)”,“什么人”的性质或者说它们需要什么样的答语与之相对应并不能仅由它们所在的句法位置来决定,还要由上下文语境、问话人与答话人之间的关系、句中体词性成分NP所包含的语义信息等各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15.
莫言的写作不断在探索和实践,也不断在颠覆和消解。人的“异化”、丑陋和恐怖是他的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从“乡土化”到对丑陋和恐怖的展览标志着莫言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6.
福斯特是英国爱德华时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霍华德庄园》被称为“最后一本‘英国状况’小说”,而福斯特本人也被称为“最后一个英国人”.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深入剖析小说中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图揭示福斯特这位“最后一个英国人”深刻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小说《祝福》里祥林嫂向“我”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我”只好支梧其词,恐怕自己的回答“于她有些危险”。“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其中“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一句,课本未加注释。可是学生却不肯轻易放过,总要追问:这“教育家”究竟指的是什么人,为什么他要说这个对于“偶尔的事”。“偏要细细推敲”的人是生着神经病。最近,我在鲁迅的作品里,见到下面几节文字:  相似文献   

18.
视角即人称问题,是解读鲁迅小说的关键。鲁迅小说最常用的叙事方式是第一人称,其叙述人“我”既是一个经常出现、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艺术形象,又带有鲜明的作家主体特征。认识“我”的作用及其形象内涵对理解鲁迅小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老舍的小说《月牙儿》旨在反映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妇女的不幸命运。由于“我”和“妈”的道路的特殊性,似乎不能完成这个任务,倒是小说中处于次要地位的“小磁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小磁人”的出场加速了“我”堕落的脚步。“小磁人”的意义在于把“我”的悲剧扩大为广大劳动妇女的悲剧,“我”从“小磁人”身上看到了女人共同的无可摆脱的悲剧命运从而走向了堕落。有了她,小说的社会批判意义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20.
李劼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相当出色的长篇小说家。他的三部连续性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渡》无疑是中国现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开端。小说在结构模式,人物塑造,风俗特征。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突破。它根植于法国19世纪小说,以“风俗史”、“非英雄”的审美追求,展现出了现代历史小说新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