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卡特福德在1965年的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首次提出了翻译转换理论,他将翻译转换分为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本文以翻译转换理论为视角,对英剧《南方与北方》的字幕翻译进行深入分析,以探讨翻译转换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中西译学理论起源于宗教翻译,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实践分别为中西译学理论提供了理论思想,是其演进、发展的原动力。然而,由于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具有一些根本性的差异,从而使中西译论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中西译论因此有了不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3.
功能翻译理论对于诗歌翻译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该理论使我们明确了诗歌翻译的目的以及实现此目的的具体方法,并且很好地解决了诗歌翻译中神似和形似的矛盾。应用这种理论于诗歌翻译及其批评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证明了该理论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4.
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流派林立,众多的学说应运而生,其中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佐哈的多元翻译理论,多元翻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翻译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纽马克《翻译方法》一书中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在纽马克看来,翻译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最终指导实践。一个翻译理论不应只强调动态对等一个原则,必须考虑到不同的本类型和相应的翻译标准。一般来说,在学翻译中,应特别关照原中的各种形式因素,甚至包括可能时的声音效果。  相似文献   

6.
奈达博士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理论对全球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奈达的论著自传人中国译界之后,为中国翻译学术界开阔了视野,以全然不同于我国传统译论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打破了“信,达,雅”一统天下的局面,丰富了中国译学的内容。谭载喜教授在其专著《翻译学》中将奈达的翻译思想分成了三个不同的主要阶段:(1)描写语言学阶段;(2)交际理论阶段;(3)社会符号学阶段。其中(翻译理论与实践)是第二阶段的代表作,也是其翻译思想成熟期的集中表现。它深入浅出,列举大量的事例,在分析例子的基础上与理论相结合,提出许多颇有见地的翻译原则和思想。既重视理论又强调实践,堪称学术著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论英语翻译的理论与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是翻译界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但在译界,人们对理论、对实践的认识却并不一致。本文旨在探讨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相互关系,并通过一些典型的翻译技巧的解说,加深译界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认识与重视,从而提高翻译的整体水平,繁荣我国的翻译事业。  相似文献   

8.
阐释了应用翻译的性质及特点,并回顾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及文本类型理论。结合汉译英应用翻译实例,探析了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的可取与不足之处进行探讨,概括了其在国内的传播和批判接受过程,该理论具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应成为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的重要一维。  相似文献   

10.
季瑞婕 《海外英语》2023,(15):22-24
汽车科技文本属于实用型的信息文本,信息量较大、专业术语较多。作者寒、暑假赴汽车科技公司进行了为期2个月左右的下企业翻译实践活动,其间将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作为主要的翻译理论基础运用于研究对象—汽车英文使用说明书的翻译文本上,并总结了翻译经验。文章简要介绍了卡特福德的翻译转化理论和汽车科技英语文本的特征,并举例分析了该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影视翻译理论研究发展与现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翻译作为一个新兴的翻译研究领域,目前在翻译学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而相对于影视作品对于社会的巨大影响,影视翻译的相关研究可以说是十分的不足。近年来我国大量引进外国影视作品,影视翻译实践却缺乏相关理论指导。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在影视翻译研究领域起步较早,理论相对成熟和成体系。本文分析了影视翻译研究不足的部分原因,回顾了西方影视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介绍了中国影视翻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希望通过对比与学习,引起学界重视,通过与西方学者的交流与学习,早日形成中国影视翻译理论研究的体系和规模。  相似文献   

12.
张雪 《英语广场》2023,(11):35-38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进入中国以来,受到了翻译界学者的广泛关注。但近几年,其热度也在慢慢减退。本文对国内相关论文进行分析,从译介研究、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三方面进行梳理,指出国内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相关的中高水平期刊较少,理论缺少原创性的问题。本文认为相关学者应该提高发刊水平,寻找创新点,增强学术能力,使得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我国翻译界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接受美学是当代世界文学理论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话语。翻译研究的接受美学视角结合后殖民主义的翻译研究现实,对中国当代的翻译理论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全球化、文化产业化、新媒体革命和网络大众文化对传统翻译批评理论提出了理论挑战。本文主要审视接受美学对翻译批评理论及实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兼论翻译研究中接受美学视角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14.
肖婷 《双语学习》2007,(11M):195-195,197
本文根据认知语用学家Gutt的关联翻译理论和认知语用学有关研究成果,探讨了关联理论对翻译产生的巨大解释力。文学作品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也深受其影响,但同时文学作品富含文化内涵的特殊性又使关联翻译观遇到了挑战,从而使关联理论与文学作品翻译的关系呈现出既解释又受限的复杂特点。  相似文献   

15.
孙伟 《英语广场》2023,(18):80-83
翻译规范理论视角下的英美文学翻译是翻译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理论视角为基础,探讨了英美文学翻译的现状、重要性以及意义。同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措施方法,包括翻译规范理论的教学、语言实践教学、多媒体教学、比赛实践教学、语言技能训练和评估教学。文章旨在为英美文学翻译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作为语用学的一支,对翻译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它将语用学引入了翻译领域,给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该理论为学者和译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解释和分析翻译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对格莱斯理论“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对翻译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从三方面分析译文中语用对等的实现以及格莱斯理论实施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翻译学、译介学及翻译文学学科近年来获得迅猛发展,这除了得益于我国翻译及翻译理论传统的丰厚积累,还靠了像谢天振教授这样的一批翻译理论家的努力。谢天振教授从比较文学切入翻译研究,论述了文学翻译的特性,响亮提出并有力阐述了“翻译文学应该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观点,提出了翻译文学史编写的有关理论主张,逐步系统地建构了译介学的理论体系,这些都在比较文学及翻译研究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关于本科翻译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对于翻译的原则形成健全的意识,并自觉地将其运用于自己的翻译实践。这种健全的翻译原则意识显然只能以某种健全的理论作为基础。社会符号学的翻译理论从跨语言—文化传通的角度来看待翻译,并阐明了其本质。它对于语言经验事实,尤其是翻译操作与研究领域内的经验事实,有着比较全面的概括力和解释力,同时也有着一个好的理论构架所应有的清晰性与简约性。因此,笔者认为应用社会符号学理论作为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中的核心理论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接受理论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伊瑟尔和姚斯的意义未定性理论和期待视野理论入手,探讨了翻译领域出现的复译现象,认为复译现象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指出,复译对于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翻译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译、意译是任何翻译理论都无法回避的一对基本概念。关于直译、意译在翻译中的地位问题,一直都是中外翻译理论争论的焦点。通过深入探讨中外重要的翻译理论,包括我国的佛经翻译理论,严复的“信、达、雅”,以及奈迭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后认为:正确的翻译方法不应当只是直译,也不应该只是意译,而应当是直译和意译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