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哨子》一文中讲述自己儿时因用许多钱换来了一个男孩的哨子而哥姐们笑话,以致于懊悔不已的故事。其实,富兰克林不必懊悔,因为孩童的心是纯真无邪,当他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时,那种欣喜大人们难以体会到的,因为它不受任何物质的缚。你看,小富兰克林得到了哨子之后是“非高兴,吹着哨子满屋子转”,因此应该高兴才,而不必因哥姐们的话而懊恼。作者在文中还把哨子比作一些不必要的东,并劝告人们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我认为这种想法不对,因为这是把“理想”当作“哨子”了。既然你经过思考之后希望得到那些东西,就应…  相似文献   

2.
《哨子》是一篇独具风格的议论文。全文围绕“哨子”和“哨子”现象展开议论,于平实的语言中渗透着严密的逻辑性。文章所阐述的观点之所以具有极大的启示和警戒作用,是与本文独特的说理艺术密不可分的。一平中见奇的说理结构全文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先叙述作者幼  相似文献   

3.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哨子》(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课)一文向我们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许多人由于对事物的价值作出错误的估计,因而为他们的“哨子”付出了太高的代价,遭受着人类很大一部分悲苦。文章以叙述自己七岁时的一次生活经历开头,他花了四倍于原价的钱买了一个哨子,由于花费太多的钱财购买了不必要的东西,就得出做事情“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的教训,以免“懊恼”和“悔恨”。接着,作者用社会上所出现的种种人的行为论证了他的观点。他所列举的六种人为“哨子”付出了太高代价。为简便起见,请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回想起来那只哨子给我带来的悔恨远远超过了给我的快乐”,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哨子》一课课后练习第二题里的例句(见课本102页)。题旨是练习“先抓主干,再清理枝叶”,能帮助我们理清长句的层次,迅速而准确理解丰富的句意。给的答案是“主干:悔恨超过了快乐”。按答案的理解例句前“回想”是枝叶,并且练习里扩展示范也是按枝叶处理的,“回想”加趋向动问“起来”是“悔恨”的定语。实际是不是枝叶呢?笔者有以下看法: 一、抓主干是为了准确而迅速地分析句子,这有个前提,必须抓准,如抓不准,就会把句子分析错,扭曲作者原意。例句是《哨子》一课第一段的结尾句,是作者对小时候所经历的一件事的总结句。这里不单单想起哨子给他带来的悔恨,也想起哨子给他带来的快乐。买到可心的哨子,得意地吹着这是快乐的,可是不知买价昂贵,大伙笑话他傻,懊恼得哭了,这是悔恨,两下比较,悔恨超过了快乐。“悔恨”和“快乐”都是回想起来的,从表意角度看,“回想”不是枝叶。 二、即或不结合课文内容,就句论句,说“回想”是枝叶也不妥当。例句出现两次介宾短语“给我”,指的都是那只哨子给我带来的什么?即那只哨子给我带来的悔恨,那只哨子给我(带来)的快乐。不能认为,回想起  相似文献   

5.
罗薇,“追星”或许是花季少女的“专利”吧,但它却使你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学习成绩比坐滑竿下得还快。 听过《哨子》的故事吗?有一次过节,七岁的富兰克林用一满口袋的铜币换了一只哨子。当他高兴地吹着哨子满屋转时,姐姐告诉他,为那只哨子他付出了比它原价高四倍的钱。那只哨子给他带来的悔恨远远超过了给他的快乐。长大之后,富兰克林总是告诫自己,不要为“哨子”  相似文献   

6.
日本有一家只有7个人的企业,其产品是有些人看来不值得一提的哨子。可你千万别小看这小玩意儿,一年竟创造了7000万元的利润。原来,这家企业的产品特别“专一”——只生产哨子。他们动用了300多名专家研究哨子,最贵的哨子卖到2万美元一个。在世界杯足球赛上,所有裁判用的哨子都是出自该厂。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们的哨子种类达上千种,有给美国警察生产的专用哨子,还有给狗生产的无声哨子——世界著名的马戏团大多使用该厂生产的无声哨子。可以说,哨子让他们给做绝了。专业成长已成为当今教师教育生命的需求,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呼唤。如何促进教…  相似文献   

7.
哨子富兰克林我七岁的时候,有一次过节,大人们给我的衣袋里塞满了铜币(为买哨子做铺垫)。我立刻向一家卖儿童玩具的店铺跑去(不直接写用铜币换哨子,略作曲笔)。半路上,我却被  相似文献   

8.
那时,我是个七岁的孩子。我瞧见别的孩子手里拿着哨子,哨子吹出的声音把我迷住了。于是,我把口袋里的铜板统统掏出来,换了一只哨子。回到家里,我一蹦三跳地吹着哨子跑遍全屋,为此颇感得  相似文献   

9.
专注是金     
日本有一家只有7个人的企业,其产品是有些人看来不值得一提的哨子。可你千万别小看这小玩意儿,一年竟创造了7000万元的利润。 原来,这家企业的产品特别“专一”——只生产哨子。他们动用了300多名专家研究哨子,最贵的哨子卖到了2万美元一个。  相似文献   

10.
谢翠红 《成才之路》2009,(10):60-60
我们体育老师每人都有一把小巧玲珑的哨子,它就是我们战斗的武器,每一天都离不开它。可是,每位老师都有丢过哨子或弄坏哨子的经历,那种感觉就甭提了!所以我们平时要就注意对哨子的使用与保护。哨子使用是否得当,也是体现我们体育老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茅盾先生20年代末流亡日本期间,曾写过一批散文,其中发表于1929年2月10日《小说月报》第20卷的是一篇不足700字的随笔《卖豆腐的哨子》。文章写“听得卖豆腐的哨子在窗外呜呜地吹”后引发的巨大而又“难言”的怅惘忧愁。那么,作者具体又因何而愁呢?文章表现得“难言”而隐晦。但我们可以随着作者对自己情感的四次“排除”,进一步明确其心理历程。第一不是乡愁。“像我这样的outcast,没有了故乡,也没有了祖国,所谓‘乡愁’之类的优雅的情绪,轻易不会兜上我的心头”。茅盾先生早年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以修改英文函授生课卷为工作,所以文中常夹…  相似文献   

12.
李晓君 《中国教师》2006,(12):33-34
议论文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下是笔者在这方面的几点心得,总结在此供大家参考:一、分析与导读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一篇优秀的议论文就是一个思维经过严整思考和严密推理的过程,大到布局谋篇,小到遣词造句,都能体现这一点。学习课文的过程不仅是学生的思想走近作者内心的历程,更是让作者的思想方法内化到学生内心的过程,后者的意义就是模仿和方法导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来的思维方法得到改造,并产生了新的思维模式。比如《哨子》这篇议论文,作者先写了一件事:七岁时曾经为了一个心爱的哨子付出了比它原价高…  相似文献   

13.
晨曲     
村子好静,就像一个安静的、熟睡的娃娃。小小的哨子,轻轻吹出一首带着露珠的晨练之曲。我们紧随老师的哨声,"一二一,一二一……"向村外跑去。  相似文献   

14.
《小读者》2008,(5)
口哨收藏家德国有位篮球裁判员,是收集口哨的有心人,至今他已收藏各国哨子200多只。另一位是我国著名裁判高慎华,早在1949年,20岁的高慎华就迷上了哨子,至今已收藏各国哨子100多只。  相似文献   

15.
哨子     
当我还是个七岁孩子的时候,有一次过节,朋友们给我的衣袋里塞满了铜币。我立刻向一家卖儿童玩具的店铺跑去。半路上,我却被另一个男孩手中的哨子叫声吸引住了,于是就主动要求用我所有的铜币换了他这个哨子。然后我回到家里,吹着哨子满屋子转,非常得意,却打扰了全家人。我的哥哥、姐姐和表姐们知道了我所做的这个交易,便告诉我,为这个哨子我付出了比它原价高四倍的钱。他们还使我懂得,用那些多  相似文献   

16.
哨子的使用目前,体育教师使用哨子时常出现一些弊病,一是做操时哨音平直;二是每遇学生纪律较差时就滥吹哨子。做操时用哨音代替口令,应该根据不同动作的特点,哨音有强弱之分,快慢之别,和音乐一样,有节奏感。这样,才容易刺激学生的神经中枢,使之兴奋,做出的动作刚劲有力,从而达到应有的锻炼效果。而平直的哨音对神经中枢起着抑制作用,学生做操的动作也往往是懒洋洋的,软弱无力。哨音是体育教师指示学生做某个练习、停止练习、要求学生注意教师讲解的信号。遇到学生纪律较差,注意力不集中时,偶尔也可用两声连续短促  相似文献   

17.
《哨子》不是议论文黑龙江/陈海军张淑华《哨子》是美国科学家、文学家富兰克林于1779年11月10日致布里龙夫人的一封信。教材编者把这篇文章当作议论文编入初语第四册议论文单元。但我们认为《哨子》这篇文章不应是议论文。理由如下:1文中的记叙、描写、抒情...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初中新教材收入了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者、科学家、著名的《独立宣言》起草参加者富兰克林的哲理短文《哨子》。这篇大量运用生活实例写成的议论文 ,尽管其叙述多于议论 ,论点提出方式迥然别于我们传统规范的议论文 ,但它仍具有十分强的说服力。在多次研读和实际教学中 ,我感到新教材的“自读提示”和新教师教学用书“写作特点”分析都将课文第 2段里的“不要为哨子花费太多”确定为论点不妥。正确全面的论点应该是课文的最后一段。理由有三 :其一 ,从思想内容看。文章开头两段先叙述作者幼时的一个生活实例并归结出教训 :…  相似文献   

19.
现行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选编了十八世纪美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主义者,科学家富兰克林所写的一篇短文《哨子》。这是一篇颇具特色的议论文。在文章中,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和观察到的生动形象,幽默含蓄地阐述了许多人由于追求对其价值作  相似文献   

20.
哨子     
小猪的哨子不知什么时候弄丢了,它在路上找了半天也没找着,急得哭了起来。小花狗关心地问“:你怎么哭了?”“我的哨子丢了,呜……”“你的哨子是什么颜色的?”“是绿色的。”小猪边擦眼泪边说。“你别哭,我帮你去找。”小花狗说着往树林里走去。小麻鸭一摇一摆地走了过来。“怎么了,小猪?谁欺负你了?”“我的哨子丢了。”小猪抽噎着说。“什么样的哨子?”“绿绿的,有个洞洞能吹出好听的声音。”“你别急,我给你找去。”小麻鸭说着朝池塘走去。不一会儿,小花狗摘了一大把树叶回来了,小麻鸭拿着几截短短的芦苇秆走来了,它们问小花狗,“是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