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班华 《生活教育》2012,(18):27-30
师德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特别教育对师德有特别的要求:确立合理的特别学生观;具有生命自觉,珍爱生命;具有真诚的教育爱;努力"做最好的老师"。特别教育教师提高师德一是靠自我教育、自我修养;二是要充分感受到做一名教师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丁胜艳 《文教资料》2011,(27):181-182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学识、意志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本文论述了人格魅力的特征.并提出从五个方面践行教师人格魅力,即加强师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掌握渊博知识,提高育人能力;身教重于言教,良师益友育人:倾注一片爱心,真心实意育人;关注学生心理,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是个言行一致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誉他是“万世师表”。我们综观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乃至整个生活教育理论,可以发现,他对师德修养极为重视,一贯丰张“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强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育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德育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公德,而且要有私德,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  相似文献   

4.
何为师德?通常以为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但深层次地思考一下,教师这个职业是育人的职业,教师的思想道德与学识水平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传授知识与培养品德必须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才能完成教师应尽的职责。因此,师德绝不仅仅局限于职业道德,而应该涵盖以教师品格为基础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可见,师德与教师的学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密不可分,离开思想品格,师德无从谈起,离开学识与才能,师德无从谈起。思想与品格、学识与才能构成师德的两个必要条件。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这两个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师德是教师的根本,是教师的全部,教师德为体…  相似文献   

5.
师德修养作为永恒的主题,一直受到各界的关注.只有在"为学"与"为人"辩证统一的基础上全面考察师德,才能得出科学的师德观:教师品格是学识与修养的完美结合,为学是师德修养的基础,为人是师德修养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陈香 《教育探索》2012,(10):102-103
当前,我国高校师德主流虽好,但仍存在诸如教师重名利轻奉献、重科研轻教学和重教书轻育人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敬业奉献教育,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建立健全科学的教师管理制度,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师德修养与实践;强化学生主体的理念,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7.
教师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道德教育,但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教师个人道德的修养.师德修养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过程.这种自我教育过程是否卓有成效,取决于教师自我道德修养的能力.而这种师德修养的能力又取决于师德修养的方法.因而,师德修养的方法对师德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我们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积极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以“师德工程”建设为载体,大力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育人水平。多年来,市教育党委、市教委以“师德建设”工程为载体,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的理念,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各项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理想的教师应该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兼具。教师人格是一种不可或缺和无法替代的教育力量。人格育人具有隐性、间接、渗透、协同和长效的特点。人格育人是我国的教育传统,近代一些著名教育家及著名中学都大力倡导并践行人格教育。推进人格育人,国家层面需抓实师德师风,学校层面需形塑优良文化,个人层面需注重自我塑造。  相似文献   

10.
高强 《文教资料》2013,(5):98-99
要使自己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变必须做到:具有高尚的师德及内在美;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渊博的学识;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具有高雅的仪表和风度。  相似文献   

11.
加强师德修养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师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高校教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师德修养,以敬业的精神教育人,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渊博的学识启迪人,以文明的言行引导人。  相似文献   

12.
一个教师在追求自身师德修养、学识修养和专业修养的同时,还应该追求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成为一个思想着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教师素质,师德为魂,而教育信念又是师德修养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念是积淀于教师心智结构中的价值观念,是支配教师行为的动力,对教师的职业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师范大学卓越人才培养强化部在卓越教师培养过程中,高度重视师范生的教育信念的培养与塑造,从创新选拔机制、强化博雅教育、改革实践模式、优化育人环境四个方面强化推进。  相似文献   

14.
师德修养,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修养。教师的师德修养,具有激励教师敬业乐业,控制和调节意识、情感和行为的职能。它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制约着教师的知识、才能的发挥,制约着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是教师实施教育影响的前提,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中学教师的师德修养包括哪些方面?目前各种书刊上说法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最基本的有三个方面:忠诚事业,献身教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15.
强化教师的师德建设,加强教师道德品格、情感态度、学识能力、言行举止等方面的修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建设具有优秀的师德、师表风范,模范的师爱形象,高超的师识本领和掌握精湛师艺的教师队伍的保障,是教育兴旺的根本,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适应市场经济的科技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教师》2012,(6):2
本书图文并茂,全面展示了霍懋征光辉的一生。其正文分崇高师德、育人智慧、教学艺术三篇,以霍懋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教育思想为主线,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霍懋征终身从教、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以爱执教、文道统一的教育思想,孜孜不倦、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引领广大教师体味霍懋征的"教育箴言",品读她的"育人故事",见识她的"教学经典";感受霍懋征崇高师德的真谛,践行她师德修养的心路历程;吮吸霍懋征育人智慧的甘霖,沐浴她育人智慧的光辉;步入霍懋征教学艺术的殿堂,吸取她教学艺术的滋养。  相似文献   

17.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理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班级管理和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在这个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的师德修养、人品学识、教育艺术等在班级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教育思想对高职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坚持邓小平教育指导思想,树立无产阶级的师德观念,提高师德修养。教师还要转变片面教育观念,培养高尚的师德情感,提高育人效果.研究现代教育理论、优化教育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汲取古今教育思想精华,磨炼师德意志,提高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19.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第一资源,肩负着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思政课教师要成为铸魂育人的忠诚践行者,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第一要求,扎实的教师学识是关键因素,炽热的教师情怀是能动力量,高尚的师德师风是必备素质。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教师师德修养浅谈山东省教育学院王登运师德修养,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修养。教师的师德修养,具有激励教师爱岗敬业,控制和调节意识、情感和行为的职能。它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制约着教师的知识、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