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字游戏的发展是当代社会文化繁荣的重要动力与表征.数字游戏生活在深层次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审美趣味和文化认同.数字游戏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具备文化、商业和意识形态三重性质,是当代流行文化的重要表征之一.数字游戏拓展社会文化创造和艺术鉴赏活动,促进文化繁荣和艺术普及.数字游戏丰富视觉文化形态,形成游戏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双向互动的文化空间.数字游戏既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又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机遇和平台.  相似文献   

2.
论文从五个方面探析当代流行文化的特征,指出了流行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于我们常规文化造成了冲击,它既是对于常规文化的破坏,也可以是一种难得的补充。最后指出,流行文化作为我们身边发生的文化事实,正在影响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生活也可能会改变流行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流行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流动着的符号象征,它敏锐地反映出时代舜口社会心理的变迁,对其研究具有深刻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不折腾”是最近在网络媒体和社会上非常流行的一个词语。本文拟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对该词语流行的时代背景、社会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今后流行语个案研究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功能定位与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是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哲学呈现,又是对中西马三种哲学形态双向互动的理性总结;既是对中华民族思想自我的理论重建,又是对世界文化一体化的哲学指引;既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合法性的当代确认,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同向建构。可见,从功能定位与价值选择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今天已有了全新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宇宙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与基本精神。天作为一个哲学系统的最高范畴,在不同文化传统中有不同的表现。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宇宙观,又是一种伦理观,还是一种生态观,一种社会法则和人生理想。当下,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具有宝贵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流行文化生成机制与传播动力是复杂和多元的,是内源性因素与外源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运用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理论加以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的世俗化、开放与自信的文化心态、后现代文化思潮、消费社会形成的消费文化、城市化与休闲生活方式,构成了其主要分析框架与研究视角.当代中国流行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之间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建立在文化自觉意识上的一种协商、融合、扬弃与再生.这既是事实,也是应有的文化态度.  相似文献   

7.
当代商业店名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店名既是一种具有识别作用的语言符号,又是一面折射当代化的镜子。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当代商业店名在选词上新旧并存、拓窄为宽、同中求异,别具特色;而当代店名中动态化和静态化的相生共存,也正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化多元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对当代文明的文化批判中,有一种实用主义倾向值得重视。其中颇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主客浑沌的文化,能促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和谐,这既是中国科技不发达的文化症结,又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优势所在,西方传统文化是天人相分、主客对立的文化,能唤起人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动性,这既是西方科技发达的文化酵母,又是当代西方文明危机的文化的文化症结,二十一世纪的文明,将是西方文化向东方文化的回归。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的当代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既是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哲学呈现,又是对中西马三种哲学形态双向互动的理性总结;既是对中华民族思想自我的理论重建,又是对世界文化一体化的哲学指引;既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合法性的当代确认,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同向建构.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今天已有了全新理论内容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荪是我国著名评论家、散文家 ,李准十是我国著名作家、中国当代文坛的大将 ,更是文学豫军的头领。《风中之树》则是孙荪对李准十创作经历、创作思想和文学成就的艺术评传 ,是中国当代第一部系统地、全方位地研究一个当代作家人格与艺术的扛鼎之作 ,尤其是第一次以评论家的眼光、散文的笔法对一个杰出作家进行探访。因此 ,该书既是一位杰出作家的心灵史、艺术史的文学评传 ,又是一个文学时代侧影的理论描述 ;既是一部文学创作学的系列随笔 ,又是一本地域文化的系列散文。这些特点集于一书 ,该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之后 ,在中国当代文坛引…  相似文献   

11.
生产力的发展不可逆转,而流行文化的发展趋势我们也无法改变。本文从流行文化的特点、以及其对动画积极与消极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动画制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刻地了解流行文化对动画带来的利与弊,流行文化抹平了地域与民族差异使世界的审美正在趋向统一,流行文化对动画的最大影响,可以说就是从各个方面推动了动画的普及与发展,流行文化已成为一种产业,并且各种文化产业还积极融合着。因此,把握住当代流行文化的特点至关重要。设想一下,一部内涵再深刻的动画若没有具有艺术感的精美画面和影音效果,在当前社会很容易淹没在层出不穷的新作中。而这个时代,最为缺乏的便是艺术的人文关怀,动画作为一门与人为本的人文学科,也应与其他学科一样重视文化内涵,除了给人视觉享受外,更应该传达出作者对世界的思考,给观众带来思想上的养分。这便要求我们大量扩展各类知识,充分发挥媒体时代的信息的便利。置身新时代的我们应掌握好时代脉搏,发挥数字时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当代儿童审美教育是"读图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教育。"读图时代"是对当代视觉文化环境的一种形象化的描述。丰富的图像和影像制品,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大量崭新的视觉景观,传播了海量信息,也为儿童创造了极其丰富的视觉环境,拓展了儿童的审美视野和审美对象,客观上起到了帮助儿童获得视觉经验的作用。形象、趣味与文化,是图像赋予儿童的主要审美教育价值。向图像学习,向流行的图像学习,是当代视觉文化环境给我们提供的一个契机,同时也是危机。当代儿童审美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在传统与流行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增加儿童审美教育模式的弹性。  相似文献   

13.
数学贯穿于整个学生时代,既是一门文化课程,又是一种工具媒介,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情绪息息相关。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致使当代中小学生性格发展早熟,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又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因此,将人际关系学穿插于整个数学教学课程中,通过对数学教学互动方式的分析研究,探讨数学教学对人际关系培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新理念,就是对文化传承工具观念的反拨与批判,把语文教材作为特定的文化存在形态,对其进行文化设定,赋予它一种文化主体地位,彰显语文教材的文化特质与品性.这种新理念下的语文教材既是一种文化的文本建构,又是一种培育的文本建构;既是一种整合的文本建构,还是一种开放的文本建构.  相似文献   

15.
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文学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呈现明显的视觉化倾向,同时,符号、图片、视像等流行元素已经深深渗入90后学生的精神结构与知识结构中。文学理论教学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特点,因势利导,提高学生读符号、读图画、读视像的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今媒介文化时代广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不仅是电子技术发展的结果,更是当代文化转型的一个必然趋势。文章从教师主导地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碎片化、娱乐化等角度,对多媒体教学实践进行文化考察,以期更客观地认识多媒体教学模式,促进它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服装表演既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又是当下越来越流行的一种商业专用宣传手段.更是一种传播文化价值的渠道。随着当今时代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服装表演更趋于时装产业的产物,并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全新的物质与精神体验。服装表演在发展历程中,越来越趋向于形成独特的创意。独具匠心的风格,多样的场合,应用的多方面,其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服装表演至今仍然是一种潮流的象征,被人们广泛认可并追逐。  相似文献   

18.
王宝丽 《教书育人》2012,(23):49-50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而又各具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学校既是人类文化集中传播的地方,又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去开辟新文化的阵地,它处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既与社会主导文化相适应,同时自身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以创造新时代的文化,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潮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广东省三大戏种之一,流行于广东省潮汕一带以及闽南地区,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电音、嘻哈等现代化文艺形式的崛起,潮剧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戏曲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代文化的冲击,虽然其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但也面临发展的问题和困难,此篇文章在浅层了解潮剧在潮州地区的生存发展现状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更好传承和保护潮剧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教师文化及其对学校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建勇  张大友 《教育探索》2005,(11):105-107
教师文化既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又是一项新型的学校组织管理战略。作为一种学校文化现象.其特殊性体现在它的内容、形式、特征、功能等方面;作为一种管理战略,其意义体现在对学校效能的影响上,学校管理者有必要重新审视它在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