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保降落伞     
在一次科技活动课快要结束时,老师向我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返回舱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从宇宙返回地球的?”“返回舱就像一个大铁罐,它是用降落伞从天上降下来的。”一位同学回答。“不错,返回舱不像飞机,没有机翼,所以从宇宙中以很快的速度掉落下来。安全着陆是一大难题,除了  相似文献   

2.
新的传感技术将帮助宇航员登月时从容地选择最佳着陆地点。重要的是,这一次不会再像40年前那样,计算机临时算不过来。  相似文献   

3.
耳麦 人类的太空探索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宇航员格里索姆就有过不愉快的经历.1961年,他在执行水星计划时,降落海中的返回舱舱门脱落,开始进水下沉.糟糕的是,格里索姆根本无法求救,因为固定在舱内的通讯设备都泡在水里了.经过这场灾难,从事空间技术的工程师们决定给每位宇航员配备独立的救生无线通讯设备,于是研发了可以同时收听并讲话的轻便耳麦--耳机和麦克风的简称.  相似文献   

4.
鸡蛋和宇航员有关系吗?还是从阳阳的故事开始吧。和其他小朋友们一样,2008年9月28日,放学后阳阳早早就回到了家,端坐在电视机前,因为这一天是中国神舟七号飞船返回的日子。电视里,阳阳看到了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看到了草原上美丽的傍晚……看到了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看到了3名宇航员安全出舱。  相似文献   

5.
科技信息     
神十圆满完成任务平安返回6月26日,这是圆满完成任务的三位航天员张晓光、聂海胜、王亚平(从左至右)自主出舱后敬礼当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3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天宫一号与神舟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创新》2005,(11):41
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相似文献   

7.
1981年初,经过十年的研制开发,“哥伦比亚”号终于建造成功,它是第一架用于在太空和地面之间往返运送宇航员和设备的航天飞机。它第一次飞行的任务只是测试它的轨道飞行和着陆能力。在太空飞行54小时,环绕地球飞行36周之后航天飞机安全着陆。  相似文献   

8.
《中国青年科技》2006,(6):14-20
美国航天局的一个远大目标是在未来的2020年重新登陆月球。这次重返月球计划相比之前的阿波罗计划有了很大的飞跃和进步,譬如宇航员在月上逗留的时间将长达六个月之久。而要完成长达六月的科考任务,最关键的元素在于提供给宇航员的居住系统,简单的说,就是要让宇航员拥有工作与休息的地方。智能化的定居系统好比是宇航员远离地球家园之外的另一个月球之家。  相似文献   

9.
绿色粘液来袭 为了阻止外星杀手——巨大小行星撞击地球,宇航员们乘坐宇宙飞船在小行星上着陆,安放上巨大的炸药来摧毁这个杀手.一切都很顺利,他们安全回到伽马3号空间站.但不幸的是,一位随行的科学家的裤腿上却沾上了一团发出绿色荧光的物质,这团绿色粘液竟然在宇航员们的目睹之下快速变成了一只眼睛、多个触角的怪物,怪物能够发射致命的电流.宇航员们拿出最有威力的激光武器应对,但却恐惧地发现,怪物竟然能够吸收激光的能量来快速繁殖自己…… 这是著名科幻影片《绿色粘液来袭》中的镜头,在人们心目中,外星充满了激动人心又让人恐惧的未知,连外星生物都是怪异恐怖的,明明是一团毫无生机的粘液,却在眨眼间具备了生命的智慧和超能力.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2006,(2):1-1
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自主出舱。  相似文献   

11.
太空摄影师     
2003年5月4日,俄罗斯“联盟-TMA2”载人飞船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成功着陆,美俄3名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工作近6个月后,重返地球。这3名宇航员自2002年11月开始一直在国际空间站工作,他们原定于2003年3月初返回地球,但由于“哥伦比亚”号失事,他们的归期被迫拖延了两个月。4月28日抵达国际空间站的两名宇航员接替了他们的工作。这3名宇航员分别是美国的佩蒂特、鲍尔索克斯和俄罗斯的布达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07,(10):4-5
施秀芬/报道前景链接ATV的未来发展目前,欧洲航天局的工程师们正在考虑对ATV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案有,一是让ATV在地球大气层中自我销毁之前,将返回舱弹射出来。这样,地球实验室可对返回舱从  相似文献   

13.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万户背负火箭飞天而献身的勇敢实践,到今天“神舟”4号返回舱安全着陆,中华民族5 000年的飞天梦想,经过50年的不息奋斗,终于要变成现实了!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月历     
Sunday Oct/1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在哈萨克斯坦成功着陆,全球首位太空女游客、40岁的伊朗裔美国女企业家阿努谢赫·安萨里和同行的宇航员一起平安返回地面。(右图)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苑》2013,(2):51-53
神九对接天宫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先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成功进行了自动交会对接和手动交会对接。6月29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安全返回,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实现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  相似文献   

16.
《今日科苑》2013,(12):5-5
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在经过15天太空飞行后,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健康出舱,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飞船回收实况并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 3时43分,当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临南大西洋海域上空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在那里待命的远望三号远洋测量船向其发出 返回指令。3时44分,飞船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随后,飞船制动发动机点火,进入返回轨道。指挥大厅内电子大屏幕上的图像清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11月1日6时42分,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顺利着陆,标志着我国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继十次牵引神舟飞船返回舱从300多公里的近地空间返回地球后,首次迎来从月球上空返回的飞行器。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神舟五号”飞船是比较先进的载人飞船,这主要体现在“神舟五号”的构造上。 “神舟五号”飞船采用三舱式构造,由轨道舱(也叫工作舱)、返回舱(又称座舱)、推进舱(仪器舱)和一个过渡段组成。轨道舱是航天员工作和休息的地方,返回舱是航天员在发射、返回和驾驶飞船时所在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12号9时,“神舟”六号飞船剑指苍穹,成功发射。历经五天五夜,17日4时32分神舟六号返回舱安然穿越大气层,平稳地降落在内蒙古阿木古朗草原着陆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飞船顺利返回、安全着陆,圆满完成了中华民族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