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李涛 《中等数学》2009,(8):16-17
2007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第二题是一道与棋盘有关的组合问题,笔者运用类比的方法探索出一种新的解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解答2008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山东赛区暨2007年山东省初中数学竞赛第12题.该题是一道涉及三角形面积的问题,而三角形面积可以从面积公式,面积的性质,以及用割补法求面积,看作组合图形求面积等等.下面对该题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徐骋 《中学教研》2010,(2):24-26
1高考展望 1.1考点回顾及考试要求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是每年数学高考的必考内容,按《课程标准》的要求2009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中只有理科对此内容进行了考查,文科并没有涉及.对此内容直接考查的有第4题和第16题,共9分,另外在第15题和第19题中有用到排列、组合的概念和公式.  相似文献   

4.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数学(理工农医类)的第15题是将杨辉三角中的奇数换成1,偶数换成0,得到如图1所示的三角数表.从上往下数,第1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1行,第2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3行,——,第n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行;第61行中1的个数是——.  相似文献   

5.
1问题由来 笔者查阅2008年高考数学江苏卷第17题,它是一道与“污水治理”有关的现实情境题,与当地学生实际生活用水有密切联系,不仅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双基”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周围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参与实践探究的途径.题目如下: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学习组合数学过程中,发现1996年第37届IMO预选题第29题很有趣,经过文献调研和向老师请教探讨,萌发了研究动机.  相似文献   

7.
在数列问题中有许多与数表、数阵有关的问题.所谓数表(阵)就是将某些数按一定的条件和规律排成一个表(阵).数表(阵)题构思精巧,立意新颖,既能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又能考查考生的信息收集和加工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学习潜能.  相似文献   

8.
令人瞩目的2012年高考落下帷幕.数学考题林林总总,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北京卷理科第20题选材平实但立意深远,对考生来说背景公平,但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理性思维能力.本文对第三问的解决策略作浅显的探求,对其一般性作适当的推广.题目是这样的:设A是由m×n个实数组成的m行n列的数表,满足:每个数的绝对值不大于1,且所有数的和为零.记S(m,n)为所有这样的数表构成的集合.  相似文献   

9.
棋盘法是解决高中生物遗传题的有效方法。棋盘法主要有配子棋盘法和分解组合棋盘法。其中,配子棋盘法适用于所有的有性生殖遗传题型,分解组合棋盘法只适用于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题型。由于分解组合棋盘法的显示结果更为直观,故自由组合的题型推荐应用此法。学生在解题时应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从而做到轻松答题。  相似文献   

10.
李成章 《中等数学》2007,(4):6-9,14
(本讲适合高中) 染色问题是数学竞赛中组合数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题目类型之一,仅在《世界数学奥林匹克箭题大辞典(组合卷)》第9章中就收集了100多道题目.实际上,这方面的题目还要更多.  相似文献   

11.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赛仅有三道解答题,其中就有一道是平面几何题.从历届竞赛情况看,在参加加试赛的选手中,如果在平面几何题上翻了车,则夺魁的希望将变得非常渺茫.数学竞赛中出现的平面几何问题,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三类:一是与初中平面几何教材结合比较紧密的综合几何问题;二是与高中不等式内容相结合的几何不等式问题;三是几何与组合数学的交叉———组合几何.其中综合几何是联赛命题的热点,重点是与圆有关的命题.本文从三角形的外心和内心这个侧面出发,谈谈如何指导参赛选手解答综合几何问题.一、基础知识本文约定,△AB…  相似文献   

12.
许乃友 《中学理科》2000,(11):10-10
2000年全国高考数学理科压轴题第(22)题都是以双曲线为背景的试题.它们都与下述的有心圆锥曲线命题有关.  相似文献   

13.
数表数列题近年来频繁出现在各类试卷上的一类新型考题.这类题既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能考查学生观察问题、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归纳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解决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解这类题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根据数表,寻找递推关系寻找递推关系,重点研究第 n项与第 n-1 项的内在联系.对数表数列题,可通过观察数表,由特殊数据探路来归纳、猜想、证明出一般规律.例1  下表满足:①第 n 行首尾两数均为n;②表中的递推关系类似杨辉三角求第n(n≥2)行的第2个数.解析  设第n(n≥2)…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提出笔者执教2013届高三数学时,在2012年9月的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三数学诊断性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2012年北京高考压轴题改编):设A是由2×3个实数组成的2行3列的数表,满足:每个数的绝对值不大于1,且所有数的和为零.记S(2,3)为所有这样的数表组成的集合.对于A∈S(2,3),记r_i(A)为A的第i行各数之和(1≤i≤2),c_j(A)为A的第j列各数  相似文献   

15.
边欣 《数学教学》2010,(5):41-43
2005年第46届IMO的第6题(罗马尼亚命题)是一个组合问题: 某次数学竞赛共有6个试题,其中任意两个2/5试题都被超过吾的参赛者答对了.但没有一个参赛者答对所有的6个试题.证明:至少有两个参赛者恰好答对了5个试题.  相似文献   

16.
导数作为研究函数的一个工具,对函数图像交点(方程恨)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而且,导数研究函数图像交点的问题是2006年各地高考数学导数试题的一个热点和亮点.如,福建卷文科第19题、理科第21题,湖南卷第19题,四川卷第21题等.  相似文献   

17.
笔者列举了2016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Ⅱ和卷Ⅲ中有关排列组合问题、几何组合计数问题、数列新定义计数问题方面的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发现此类题同根同源,其本质是一样的,由此得出数学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数学通报》2007年第7期第64页给出了数学问题1677及其解答.这道题是:  相似文献   

19.
韦叶平 《物理教师》2007,28(10):57-58
2007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的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新题多,注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运算量大,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主要涉及近似计算(第16题),微小量的计算(第17、18题),微元思想(第18题),数列与极限(第19题)等,因此给笔者的总体感觉是难度较大.笔者想通过本文对有关“近似计算”的考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形成应对这类考题的教学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以高等数学为背景的高考试题,背景比较新颖,对能力的要求较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继续学习数学的潜能,因而成为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宠儿”.例如,2006年四川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16题的背景是群论,2006年北京市数学高考试题第15题的背景是定积分,2007年四川省数学高考理科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牛顿切线法,2007年山东省数学高考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泰勒级数,2007年广东省数学高考试题第21题的背景是牛顿迭代法,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