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佴之蚕室"的语境文意出发,参证《墨子》中的用例,并列举现代方言词"佴"的例证,考释了此"佴"的词义,认为"佴之蚕室"之"佴"应释为置放。又通过对""与"次"的词义分析,从侧面论证了"佴"的词义。  相似文献   

2.
谢玲 《阅读》2014,(7):5-13
印象 叶永烈是一位著名的作家。1961年,在叶永烈21岁的时候,那时他还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一名学生,就写出了曾经风行全国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叶永烈因此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小灵通的爸爸"。  相似文献   

3.
《霍小玉传》中"郑县"考《霍小王传》云:"其后年春,生以书判拔革登科,授郑县主簿。"郑县在何处呢?施棋选译《唐代传奇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68页)文中注云:"郑县现在河南省郑州市。"张友鹤《唐宗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上海印...  相似文献   

4.
童奚 《阅读》2013,(1):F0003-F0003
1985年5月24日,邮电部发行《熊猫》邮票一套,小型张一枚。  相似文献   

5.
陈晓秀 《阅读》2012,(9):18-18
儿子:爸爸,今天我学了《拉萨的天空》一课,文中说“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 爸爸:儿子,称拉萨为“目光城”名副其实。拉萨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的太阳。  相似文献   

6.
徐小红 《阅读》2014,(1):64-65
亲爱的小朋友们,学期快结束了,猪猪侠(GG Bond)正在向我们汇报他这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呢。  相似文献   

7.
曾凡乡 《阅读》2013,(6):32-33
漫画家埃尔热擅长用简练流畅的线条来描绘人物形象.再以精彩的故事、浪漫的背景和幽默的情节打动读者的心。作为一名记者,丁丁从不轻易相信人们转告他的事情,他总是亲自去现场思考、调查。他的每一次探险都惊心动魄,他早已成为人们心目中重友情、有勇气、有智慧和正义的化身。  相似文献   

8.
曾凡乡 《阅读》2014,(1):50-51
(接上期)历尽千辛万苦,丁丁终于成功地从雪人山洞中救出了“张”。“张”开始讲述空难后雪人如何救他的离奇故事……丁丁的行动得到喇嘛的一致称赞,大喇嘛还赠予哈达表示敬意。当马队离开时,雪人竟依依不舍地目送他们离去,原来,传说中可怕的雪人也可以成为人类的朋友啊!  相似文献   

9.
林纾现存的主要诗集有《闽中新乐府》和《畏庐诗存》等。本文联系他一生的有关经历论述了他诗作的思想内容和主要特色 ,以及他论诗的主要观点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思想心态嬗变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0.
张载是北宋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又是颇有影响的进步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著书和在横渠讲学中度过的。他的门生很多,并多是陕西关中人,形成与当时的濂学、洛学和闽学并称的“关学”学派。他的著作浩瀚,主要有《正蒙》、《东铭》、《西铭》、《易说》、《经学理窟》及《张子语录》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本文从三个方面论他的主要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曹禺是大家熟悉的剧作家,他从一九三三年开始从事话剧创作以来,半个世纪中写下了《雷雨》、《日出》、《北京人》、《明朗的天》、《王昭君》等十几部优秀话剧,他的辛勤创作为我国话剧艺术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作品及其创作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潘军的先锋小说在文坛影响甚大,从《日晕》到《风》显示了他小说创作风格的转变轨迹,标志着他的长篇先锋小说创作的成熟。  相似文献   

13.
"生命意识"是莫言小说创作主题,从早期的《红高粱》、《酒国》到后来的《生死疲劳》、《蛙》,虽然作家的写作题材不断变化,风格不断更新,可他的每部小说都展示出原始的生命强力,表现出对生命的崇拜与敬畏。他最近的一部长篇小说《蛙》中所体现的"生命意识",可从苦难书写、民间立场、政治与生命、忏悔意识四个方面反映出来,表现了作者对于人内心深处的善恶的剖析和对自我灵魂的审视。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是新乐府诗人的代表,他的感伤类长诗《长恨歌》和《琵琶行》代表了他的诗歌的最高艺术成就。从《长恨歌》的主题和《琵琶行》的艺术上来阐述白居易对人的生存境况、人的生命世界的关注以及对人存在的感知。如果说《长恨歌》是作者从主题上感叹人生的悲欢,那么《琵琶行》则从艺术上进入到了更深的人生情感体验之中。但二者皆是作者对历史人生盛衰无常的惶惑,对生命本体存在的矛盾和痛苦。  相似文献   

15.
韩偓是唐末著名诗人,他的《香奁集》对后世影响很广,争议也很大。《香奁集》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与词非常接近。《香奁集》与词的内在特质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香奁集》的生成环境;《香奁集》的内容及其特色;《香奁集》的词化特征。《香奁集》对词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与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他一直是革命报刊的热心读者,梁启超的《新民丛报》,长沙的《民主报》和《大公报》,李大钊的《新青年》和《每周评论》,还有《教育研究》和《通俗教育报》等进步报刊一直是他喜爱的刊物。“从1911年到1927年,就是在没有走上井冈山以前,我从来没有停止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每天的报纸”。(文①,第205页),同时,他还是《大公报》、《劳动周刊》、《湖南教育》等报刊的撰稿人,亲自领导出版了《湘江评论》、《新湖南》、《湖南通俗报》,积极主持平民通信社的工作,编辑了《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建  相似文献   

17.
《双城记》是狄更斯的一部经典巨作,狄更斯被喻为现实主义者,但《双城记》中却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打破了我们对他及他的作品研究的局限。本文将从关注儿童、表达理想、抒发自我情感和追求故事悬奇情节等方面,来探讨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展现的浪漫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8.
韦瑞霖先生编撰出版了《新桂系纪实》(上、中、下册)、《赤子吟》、《实用诗韵》、《韦瑞霖诗书画选集》等著作。他一生创作古体诗词1700余首,从数量上看,为现代壮族作家之冠。他又擅长书法、国画,把诗书画融于一炉,三为一体,互相映照,相得益彰,在壮族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从内容上看,他的古体诗创作,艺术地反映了他87个春秋酸甜苦辣的人生旅履,真实地表现了他深明大义的睿智,虚怀若谷的人品,忠诚人民的操守,热爱祖国的思想,对人生际遇有独特的感受,主题思想十分鲜明深刻。他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抒写怀抱,思想感情自然流露,不事雕琢,少用典故,写得自然真切,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9.
加缪从巴斯喀哲理中发现了人生的荒谬,人并不幸福,都被判处了死刑,但是他与以往的哲学家逃遁荒诞不同,他认为应该以乐观的态度正视荒诞,反抗荒诞,而这种反抗就是人的自救方式,这其中也包含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理想。这种积极向上的反抗精神始终贯穿在他的文学创作里。以哲学著作《西西弗神话》《反抗者》,小说《局外人》《鼠疫》等这几部作品为例,来分析加缪的反抗自救意识以及他关切现实的精神,能更深地理解加缪的荒诞哲学思想及其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富兰克林自传》是一部优秀传记文学作品,详细叙述了富兰克林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以及他所做的公益事业和对社会的贡献。仔细研读《自传》中的生存文化,挖掘人生生存与发展的要义,有利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就一个大学来说,我们能从《自传》这本书中找出大学发展的路径,因为几乎每一个人,无论是大学生、教师、还是大学领导人,都能从他身上借鉴一些生存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