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晓杰 《文化交流》2012,(7):51-54
2012年4月,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传来让所有杭州手工艺人都大为振奋的好消息——杭州成为以"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这意味着,杭州传统的手工艺和民间艺术有了新的发展空间。两个月以后的6月上旬,我们迎来了自2006年来,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  相似文献   

2.
自21世纪以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经济、新产业的中流砥柱,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创意产业承担着引领新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使命,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该文首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和分类进行阐述,然后对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总结了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以数字文化为重点,提升文化产业高质量品牌,建立文创产业人才智库,推进广州与粤港澳大湾区各地文化产业合作发展等建议,以期增强广州文化产业发展实力和影响力,为相关管理部门发展创意产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钱塘江畔,连绵青山包围之中的"之江文化产业带",已经成为杭州一张亮丽的金名片。以富阳大桥到杭州经济开发区江段为轴线,向两侧延伸,范围几乎覆盖半个杭州城的之江文化产业带已基本建成。2018年6月,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规划正式发布,提出把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主引擎、全国文化产业重要增长极,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发展领先的国际文化创意中心。  相似文献   

4.
刘容 《中国名城》2020,(4):28-33
文化创意城市发展模式对全球城市应对后工业化困境功效卓著。首先,描绘国外文化创意城市概念从“萌生”到“成熟”的路径衍化。其次,总结了国内外著名文化创意城市,维也纳、哥本哈根、巴黎、伦敦、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的发展经验。再次,从目的、方向、路径等方面通过比较视角梳理国内外文化创意城市建设的差异。最后,总结对我国文化创意城市建设的启示,认为应将文化创意城市发展融入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大力促进当前“双创工作”深入开展,并在充分尊重城市历史文化基础上凝聚市民大众共识,形成文化创意城市发展方向,来促进我国文化创意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科 《文化交流》2010,(1):5-11
2009年国务院公布实施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明确了“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中的一个属类,和影视、出版、动漫相并列。这就厘清了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逆势而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6.
叶华 《文化交流》2012,(11):44-47
美国会展业大亨艾德森说:"好的展会,应该是有性格的。" 10月12日开幕的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跨界传承.设计.创新"为主题,寓意文化与科技、生活、艺术、旅游相融合。几天的时间里,我跑遍了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世贸展览中心和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国际会展中心三大会场,找寻了三种主题各异、特色独具、互为补充的性格。而这些性格似乎可以用我对文博会上相遇的几位颇有代表性人物的访谈来表述。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产业近年来飞速发展,这也是各国政府希望重点发展的领域。近年来,文化产业不仅起到了宣传地方文化的作用,同时形成文化产业集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成为国内外竞相开发的领域。我国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已步入正轨。本文从文化创意产业概述分析入手,详细梳理顺德文化创意的发展历程,积极探究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化河源视域下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事关河源的未来发展,事关客家文化的保存、弘扬和繁荣。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释义,阐明了加快发展基于"客家古邑"的创意文化产业的背景和必要性,提出了河源市基于"客家古邑",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镜鉴,进而就推进客家古邑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卢山山 《职业圈》2011,(35):149-149,151
“十二五”期间。中央政府更是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新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的功能和作用在一些经济区域凸显。已经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并且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缺少由当地政府主办的能够整合和优化各种资源,并且降低文化创意产业交易成本的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0.
正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下,经历了10年的快速发展,杭州文创已经在全国占据了应有之地。G20杭州峰会上,出自杭州文创企业的丝绸伴手礼、国宴用瓷、文艺演出……大放异彩。文创带来的变化不仅发生在城市、在美丽乡村,还发生在科技、旅游、金融等不同领域。"文创+杭州"的组合正在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离不开文化创意所带来的精神享受和物质改良。而其中不乏一群年轻的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