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时期的作文练笔,只要掌握好"度、放、活、多、严"就能扎实练好习作基本功,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2.
张莉娟 《现代语文》2009,(9):134-134
作文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注意激活学生作文的兴趣,打开他们的思维,一定能够提高作文的质量。对此,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二、三、四”法,能够达到上述教学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袁静 《湖南教育》2003,(20):53-53
先提供学生作文要求或写作情景,再请几位同学上台进行三分钟口头作文(说),接下来就形成文字(写)。如教师先拿出一支粉笔,把它折断,然后抛向空中,掉在地上,踩成粉末。接着,叫大家根据这一情景发挥想像,口头作文。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上台陈述自己的看法,有的想到了生命,有的想到了镇压,有的想到了奉献,有的甚至想到了地球的引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也是基础课、工具课。小学语文必须抓好三件事,即识字、读书、作文,并应分别厘清教什么、怎么教。只有把识字、读书、作文这三件事真正抓实做好,才能真正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落实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教育目标,完成新时代语文教育现代化的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5.
李东飞 《考试周刊》2011,(24):71-71
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陷于效果差、效率低的困境,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师关心的话题。作者认为作文教学离不开"说、读、写"三个方面,只要抓住这把钥匙,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就能打开作文这把锁。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了达成这一目标,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尝试运用"五、四、三、二、一"的方法,即指导学生用好"五种感官",通过"四种渠道",利用"三个空间",坚持"两个勤字",遵照"一条原则"来写作文,走出了一条  相似文献   

7.
作文复习是教师和学生备考的重中之重。作文复习教学要做到"三有",即有纲、有序、有法。"有纲"是指进行作文复习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做到心中有依据;"有序"是指作文复习教学要有计划;"有法"就是在教学中要讲求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初中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畏难情绪遍及师生。作文是用语言恰当表达感受的过程,应该实实在在地在教学中突出三个要素——感受、语言、技法。这三个要素,教师要在生活中强化,在情境中强化。主要有三个情景:生活情景、诵读歌咏情景、"规定情景",与之相联系的是三种积累:生活感受积累、语言积累、技能积累。在反复感受与训练中形成能力,在实践中提高素养,在强化中达到质变。教师优化并强化学生的感受、语言、技法,必须善于积累,着眼长远。这三者的积累、运用、提升若能在师生所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效果会更明显,作文教学也就能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今日中学生》2006,(3):10-13
一只口头预订的小葫芦、一只准备用逃车票的钱买下的足球,一辆借出去迟迟未还的自行车,三样不沾边的东西,三个不同的故事,说的却都是两个字——“诚信”。[编按]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作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将作文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如何真正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文章从审题、立意、选材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最畏惧作文,指导小学生作文也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敏感话题。究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则是低年级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太差,导致学生产生畏惧心理。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无话可说,无从说起;二是偏离中心,没有目的;三是语无伦次,缺头少尾。鉴于此,我的对策是运用“牵、点、续”三种手法,加强指导小学生口头作文训练,称谓“三字方针”。一、“牵”———牵出引线,引出话题这主要针对于那些一见题目,无话可说,不知从何说起的小学生采用的。我先来几句开场白,用谈话法诱发学生们想说,要说,敢说,一吐为快的欲望。比如,以认为素描为题材的…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08,(7):101-101
批改作文时发现最常见、也最让人头疼的是误用“的、地、得”这三个字。而电视荧屏、书籍、报刊上同样的错误也屡见不鲜。作为助词使用时,“的、地、得”读音相同,都读“de”,轻声。下面简单探讨一下这三个字的正确用法。  相似文献   

13.
面对取材范围广、设题形式灵活、材料主旨多元的材料作文,如何准确理解材料、把握意旨,显然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具体可从三个方面着手:审清材料,明确要求;抓准材料中的中心人、事、物的特征;以问为导,确定立意。  相似文献   

14.
当前,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再加上自己平时不注意语言的积累,缺少相应的写作知识,导致小学生一谈到写作就头疼,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势在必行。在这里,就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从观察、阅读、模仿三个方面来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作文备考中,一直强调要注意立意、选材、行文,但是具体应该如何做,很多学生依然很茫然。尝试结合教学实际从立意、选材、行文这关键三步具体谈谈材料作文如何做到最大程度的切题,其中总结的小技巧希望能对备考学生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三、四年级作文训练是在低年级写话训练基础上的延续,尤其三、四年级是学生作文的启蒙阶段。我们应抓住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调动起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步入生活,开拓思维,写真情实感。从片段入手,通过"习作例文""评讲"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人的思维外现和思想表达的一种书面形式。作文教学作为小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认识世界等都有着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效益不佳,甚至呈愈来愈差的趋势,我认为,语文老师要抓实“活、真、优”三字,改进作文教学,方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施耐庵写武松打虎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观察·思考"类话题作文会越来越多。学生要写好此类话题作文,应做好几方面的准备:一是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二是多观察,多读书,多思考;三是积极关注电视、报纸中的新闻访谈类节目,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冰点"、"目击"等。  相似文献   

19.
根据学生心理的发展,十二三岁的少年正处于“少年开放期”。他们幼稚、纯真,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因而小学作文教学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写出富有童心、童真与童趣的文字,这才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真谛。文本从童心观察、童真表达、童趣添彩三方面阐述了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作文要出新出彩,令人耳目一新,必须掌握“真、细、深”三字诀。1“真”“真”即说真话。抒真情。这里的“真”不一定就是生活的原版,但也要讲求艺术的真实。那么如何才能把文章写“真”呢?那就要从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起.要善于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