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对象及特征:研究对象为上海E大学2001年9月入学的全部2990名学生中剔除不满17岁的学生、体育系的学生及汉民族以外的学生后,余下的2524名(男838名,女1686名)大学生。研究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1)社会经济因素与体格的关系:男、女生身高、体重均为城市学生大于农村学生,有显著性差异。对于BMI,男生有显著性差异,女生没有显著性差异。另外,这些城乡因素之差,男生比女生更明显。男、女生身高都是沿海地区偏高,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生体重也都是沿海地区偏重,男生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女生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生身高、体重均随着…  相似文献   

2.
《湖北体育科技》2018,(1):24-27
目的研究陕西省城市中小学生身高体重发育的客观规律,为学生科学锻炼、膳食营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对陕西省2 758 553名城市中小学男女生的身高、体重数据进行整理,运用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t检验。结果 7~16岁男生身高、体重均要高于女生;16岁以后男女身高、体重的增长逐渐减缓直至停止。结论 7~18岁是学生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而7~16岁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快速期与敏感期,男生、女生、男生与女生,身高、体重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正> “六五”期间,辽宁省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取得了大面积的丰收。从1985年与1979年体质调研的材料对比来看,同龄学生的身高均值,男生增高2.71厘米,女生增高2.41厘米;体重均值男女生都分别增加1.99公斤;胸围均值男生增加3.09厘米,女生增加2.43厘米。7—18岁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全国各省市相比,总分均占第一位。1986年达标率为92.19%,优秀率为25.69%。在第三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六个组别的团体比赛中,辽宁获五个组别的第一名,另一个  相似文献   

4.
黄柳倩 《体育科技》2011,32(4):105-114
目的:通过1991~2010玉林师范学院19~22岁的汉族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动态分析,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探讨改善和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和途径。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与数理统计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城乡男女生的身高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城乡男生的体重大幅度增长,而女生的体重增长不明显。城乡男生的胸围增长明显,城女的增长不明显,乡女的则出现负增长。城乡男女生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素质均呈下降趋势,但自2000~2010年以来,女生的1min仰卧起坐成绩逐渐回升,男生的引体向上成绩下降不明显。城乡男女生的肺活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近5年来,学生肺活量水平都呈现大幅度的提高。城市男女生的营养水平保持稳步上升,乡村男女生的营养水平近5年来才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城乡男女生的身高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体重、胸围存在城乡、性别差异;身体素质发展极不均衡,整体上出现下降趋势,呼吸机能水平整体呈现下降。城市男女生的营养水平保持稳步上升,乡村男女生的营养水平近5年来才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5.
受试者是从清华80与82两届学生中,随机抽取的13个班,男314人,女61人,从80年9月至87年6月,7年中共对皮褶厚度等进行了6次跟踪测试。对其研究目的得到了如下初步结果。一、身高、体重虽均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增长,但增长值及增长速度逐年减少,总增长值很小。男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身体素质、去脂体重及指数均比女生高,而皮褶厚度、体脂%,体脂肪量及指数则明显低于女生。男生的皮褶厚度、  相似文献   

6.
运用比较研究法,通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践,结果表明:男女学生身高随着年级递升略有下降,男生体重随着年级递升而逐渐增加,女生体重随着年级递升而逐渐下降,男女学生较低体重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率,低年级学生心血管机能水平明显好于高年级,二年级男生和四年级女生肺功能水平较好;男女学生下肢爆发力、男生柔韧性和女生前臂力量的峰值出现在二年级;并对身高标准体重的评价标准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方言信箱     
《篮球》2000,(16)
湖北荆州市荆中路紫金巷棉纺任宅刘亮:参加悉尼奥运会的中国男篮同美国梦之四队相比,在身高、年龄及体重方面有哪些优势? 答:客观上讲,上述三项数字统计两队之间差别不大,中国队平均身高1.99米、体重98.6公斤、年龄27.2岁,美国梦之四队平均身高2.02米、体重100.5公斤、年龄28.3岁。仅从身高比较看,中国队平均身高比美国队矮3厘米,但是中国队内线第一高度2.25米的姚明同美国队第一高度2.14米的邓肯的身高相比,还是占有明显优势的(见下表)。 福建晋江市季延中学K-6班曾国榕:NBA教头中,…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和营养的改善,台湾6-18岁的学童体重、身高年年创新,高龄的学童高且重,一改过去台湾平均身高较日本人低的记录。按统计,1991学年度台湾6-18岁的在学青少年,男生平均身高较五年前增加24厘米,女生增高17厘米,在体重方  相似文献   

9.
2001~2004年鞍山科技大学学生体质状况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1年和2004年鞍山科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体质测试,结果表明:三年间,大学生除女生体重明显增长外,男、女生的身高和男生的体重变化不显著,但大学生的体形匀称度得到明显的改善;男、女大学生的肺功能都有明显的增强,但心血管系统功能却出现分离的现象,男生略有增强,而女生却明显下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4年和2005年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全国大学生体质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陕西高校城市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及皮脂厚度总体上均优于乡村;速度、爆发性素质明显优于乡村男生,耐力、力量性素质明显低于乡村男生;速度、耐力和力量性素质明显好于城市女生,腰腹力量低于城市女生;与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平均水平相比,陕西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指标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身体素质指标方面,陕西高校男生的力量性素质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耐力、柔韧性素质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女生的速度、腰腹力量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柔韧性素质比全国平均水平的低.城市学生的超重与肥胖率呈逐年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了解广西瑶、壮、汉族7~18岁学生的体质状况,获取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等信息,探讨改善和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和途径.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与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质的相关数据进行t检验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瑶、壮、汉族学生的身高、体重基本保持增长.汉族男、女生的身高、体重增长普遍高于瑶、壮族的;瑶族男、女生的胸围普遍出现负增长,壮、汉族学生的胸围有升有降.汉族男、女生胸围发育水平优于瑶族,壮族男、女生发育水平欠佳;瑶、汉族男生50m跑成绩基本保持稳中有进,瑶族男生普遍好于汉族男生,壮族男生较差,汉族女生有升有降,瑶族女生则普遍呈下降趋势,壮族女生下降最明显;汉族男、女生(15岁除外)的立定跳远成绩呈正增长,瑶、壮族整体呈负增长,而瑶族略好于壮族;壮、汉族女生的仰卧起坐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汉族学生普遍好于壮族,瑶族学生则有升有降.瑶、汉族学生的斜身向上基本保持增长,瑶族男生上臂屈肌群力量优于汉族男生,壮族男生相对较弱;耐力素质整体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壮族男、女生的耐力下滑较为严重,汉族男、女生次之,瑶族男、女生下滑较小;汉族男、女生的肺活量有升有降,壮族男、女生下降幅度普遍小于瑶族.研究结论:广西瑶、壮、汉族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各有差异,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耐力继续呈现下降趋势,速度素质有回升的迹象,肺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分析、测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贵州大学近3万名在校大学生在2015年和2016年的两次体质测试数据为依据,先对测试数据以年级分类来对比分析该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再将测试数据以年度分类来比较分析仪器测量的优势.分析结果表明:男女生身高均随年级递增而增加;男生体重除大二有所降低外逐年略有递增,而女生体重则趋于平缓下降;女生体重指数在指标数值和等级比例上均明显优于男生;女生肺活量水平优于男生;学生总体在坐位体前屈方面的柔韧性处于及格水平并且女生柔韧性比男生好;男女生的立定跳远测试平均值随年级呈上升趋势并且女生下肢爆发力比男生好;人工和仪器的测量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且仪器测量更能反映学生体质的真实状况.分析结果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贵州喀斯特山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技工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体育课考核项目与评分标准,为学生体育课成绩考核提供了客观标准。在几年的实践中,我觉得这个标准对大部分学生是适用的,对小部分学生在具体执行上存在一些困难。因为在同年级学生中,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条件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在一个班内差距也很大。例如我校九○级电工专业的一个班,男生平均身高171厘米,平均体重54公斤。而其中最高的是182厘米,最矮的只有155厘米;最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中专学生体质和营养状况,作者随机抽取上海市公共卫生学校六个教学班212名男女学生,测定身高、体重、皮褶厚度以及Zn、Cu、Fe、K、Na、Ca、Mg等七种体内微量元素,测定结果:见表。体质营养状况趋于本市城市学生之下,乡村学生之上,女生略高于男生,而血清铁女生低于男生。表Ⅰ、Ⅱ、Ⅲ。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学体育课实行男女分班教学的最佳期在初二至初三年级。一、分班的解剖、生理、心理学依据中学阶段,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生长和各器官机能都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女生发育较早,12—14岁身高、体重等指标往往超过尚未发育的同年龄男生。14岁以后,男生开始发育,身高、体重、肌肉力量等开始迅速赶上并超过同年龄女生。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科学》2015,(5):112-120
研究目的:了解留守儿童、随迁儿童和城市儿童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江苏省南京市、安徽省砀山县和萧县9-13岁留守、随迁和城市儿童共1,936人(男生1,069人,女生867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比较留守儿童、随迁儿童和城市儿童的营养状况。研究结果:1)体格方面,总体上城市儿童男生身高、体重和BMI在三组中最高,其中身高比随迁儿童(最低组)高2.5cm,体重和BMI比留守儿童(最低组)分别高出4.2kg和1.3kg/㎡;女生身高、体重和BMI最高同样为城市儿童最高,比随迁儿童(最低组)分别高2.7cm、1.6kg和0.4kg/㎡;2)营养不良检出状况:城市儿童、随迁儿童和留守儿童,男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0.4%、1.2%和1.9%,女生分别为0.5%、1.7%和2.6%,消瘦方面,男生分别为9.8%、8.9%和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生分别为9.0%、11.6%和15.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城市、随迁和留守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方面,男生分别为17.9%和10.6%、10.4%和8.9%、10.0%和3.3%,其中城市和留守儿童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3%和4.1%、5.6%和2.6%、2.6%和5.7%,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4)生活习惯方面,城市儿童一日三餐摄取状况,食物的摄取频率均好于随迁儿童和留守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城市儿童在身高发育等方面好于随迁儿童和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营养不良比例(主要为消瘦)高于城市和随迁儿童,城市儿童超重和肥胖比例则高于随迁和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习惯和食物摄取方面相对较差,其营养状况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委、卫生部、国家体委、国家民委和国家科委去年共同组织实施了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监测对象是汉族7-22岁大、中、小学生及17个少数民族7-18岁的中、小学生,监测人数达242669人。监测结果表明,与1985年相比,我国学生的身高和体重都有明显的增长,省会城区汉族7-22岁城市男女学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1、80厘米和1、15厘米,体重分别平均增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2005年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辽宁省2005年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现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城市大学生身高、体重、胸围高于乡村大学生;除体重低于2000年平均水平外,总体高于2000年平均水平,在身体形态上优于2000年。城市学生超重与肥胖现象较农村学生多,超重与肥胖现象较2000年总体减少。辽宁省城市大学生心肺机能优于乡村大学生,男生肺活量优于2000年,女生下降显著。但肺活量指数显示大学生呼吸机能状态令人忧虑。辽宁省农村大学生体能总体上优于城市大学生,但体能状态下滑严重。  相似文献   

19.
<正>我校初三(1)班有一名男生,身高174厘米,体重137公斤,他叫周敏敏。第一堂体育课上,我让每个学生介绍自己,他第一个大声讲道:"我叫周敏敏,以前大家都称我为‘铁胖’,我也喜欢打篮球  相似文献   

20.
研究对象:扬州大学2003级、2004级学生中随机抽取2216名,其中男生1106名、女生1110名。研究方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结果与分析1.当代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经统计,男、女大学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71.6cm和159.94cm,平均体重分别为61.25kg、52.25kg。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偏低,男、女生体重正常比例只有33.28%和39.01%,体重较低比例分别为49.57%和47.81%的,男生超重、肥胖比例为4.38%和8.50%,明显高于女生的2.70%和2.24%,而女生营养不良比例7.67%,明显高于男生3.36%。这些都与平时学习压力、生活习惯、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