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长影,著名的音乐指挥家尹升山曾被称为“银幕上出现名字次数最多的人”。做为新中国第一代电影音乐指挥家,他的名字已同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一起载入电影史册,同他担任音乐指挥的电影一起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  相似文献   

2.
司思 《东南传播》2014,(4):35-37
本文简要论述了从音乐电影的产生到现代音乐电影的现况,音乐电影是以音乐为题材的一种电影艺术形式,它是由普通电影和音乐糅合而成的电影表现形式,音乐片现代发展为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歌舞片。本文通过对好莱坞、宝莱坞音乐电影的对比,分析我国音乐电影的市场空白和发展现状,最后基于我国国情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今后我国音乐电影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崔天怡 《今传媒》2023,(5):101-103
民族音乐是电影音乐的重要构成部分,对电影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提高电影音乐艺术的创作水平,让观众获得不同层次的视听体验,本文以电影音乐的构成和特点为切入点,围绕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展开论述,明确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将民歌、民间歌舞、器乐、戏曲等元素应用到电影音乐中,从而充分发挥民族音乐在深化电影故事主题、烘托故事氛围以及塑造电影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电影音乐伴随着电影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笔者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六十余年电影音乐的时代划分、内容、风格演变以及新时期的特点及文化内涵进行回顾、探究,旨在对过去六十年的电影音乐发展进行小结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电影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电影音乐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艺术不可或缺的一个异常活跃的元素,然而对它的理论研究依然匮乏。本文就电影音乐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一、音乐如何进入电影;二、电影音乐给电影带来的变化;三、电影音乐的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6.
音乐进入电影艺术的创作之后,与电影艺术的其他元素形成了多种存在关系,并逐渐成为其创作的重要表现元素.本文将着重讨论音乐与电影的关系,对电影音乐如何参与影片创作、如何参与影片造型尤其是音乐造型的观念问题进行试探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杨天宏 《青年记者》2012,(15):77-78
电影音乐是电影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被人们称为"画面音乐".它一方面具有抒情性、表现性、节奏性、韵律性等音乐艺术的特性,另一方面又有互动性、综合性、画面性、造型性等电影艺术的特性.每一部影片都有一个特定的主题,影片中音乐的运用能够将音乐与电影主题结合起来,帮助观众记住并识别出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8.
马霞 《中国传媒科技》2012,(14):222-223
笔者就在前人对电影音乐研究的理论基础上,选取电影音乐叙事功能这一角度,以具体的电影作品《迷墙》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力求对其中的音乐叙事功能做出较为深入的解读与探究.  相似文献   

9.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其丰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但作为电影配乐而存在的音乐就要听命于电影这个主题,为其服务。一部好的电影,不仅在画面上给观众直观的感受与冲击,更能运用音乐调动观众的感官,推动整个剧情,体现主人公的情感。徐静蕾自导自演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一首纯音乐的《琵琶语》贯穿整部电影,生动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突出了电影主题、打动了无数观众。  相似文献   

10.
袁钺 《声屏世界》2022,(1):46-50
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艺术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与电影作品中的视觉代码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电影《归来》的音乐创作者与导演格外注重影片的精神特质与人文情怀,体现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在这种克制、隐忍的叙事风格中,电影音乐对渲染时代环境、刻画人物形象以及营造影像意蕴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声像档案》2005,7(6):57-58
上世纪30年代初期,随着《歌女红牡丹》、《虞美人》、《雨过天青》、《歌场春色》等中国最初一批黑白有声电影的问世,电影歌曲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导演孙瑜是电影音乐的先行者,被誉为“中国电影音乐的开山鼻祖”。  相似文献   

12.
王成 《兰台世界》2015,(4):21-22
《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等著名中国电影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电影音乐之魂,其创作者是有着"中国电影音乐之父"之称的雷振邦。雷振邦将民族音乐创作以最适当的形式和最好的方式融入电影、传播四方。  相似文献   

13.
影视作品中电影音乐运用好坏取决于音乐创作者和影视编导的编辑水准和对音乐的选材、认识,运用什么音乐形式,要按照影视作品情节需要、人物内心世界渲染去设计电影音乐,影视作品配乐的过程就是电影音乐影响作品的过程,电影音乐会受到影视作品特点和性质制约。所以,创作者必须要具备驾驭音乐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段的能力,在研究把握好声音、影视语言、画面关系之外,还应该从整体结构对音乐音响等进行精心设计,这样才能够把握好不同影视作品中电影音乐的特征,才能配好音乐,电影音乐也才能更好为影视事业服务。主要讲述了电影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影响,即突出电影的主题、烘托环境的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的内心。  相似文献   

14.
崔赫 《传媒》2023,(20):35-37
作为电影修辞学的声音符号在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中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贾樟柯之所以选择运用这些电影音乐既是因为其具有流行音乐史意义,又是因为这些声音符号是贾樟柯电影美学的补充,在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强化纪录风格、营造怀旧氛围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故乡三部曲”中,音乐和电影实现了美学和思想的视听互洽,并具有文化认同和文化批判双重媒介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鑫 《现代视听》2015,(2):40-43
电影是一种音画结合、视听兼备的艺术,视听语言的构建对理解导演意图,探究电影主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摄影师出身的库布里克极其重视视听语言在影片中所发挥的作用,在其作品中,他极力追求画面的精美、光线与色彩的搭配、音效的妙用,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文章选取库布里克代表性的作品,从镜头、光色、音乐和旁白四个方面对其视听特色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对手戏是迈克尔·曼电影的灵魂。但《迈阿密风云》中却完全没有,整个电影有些散架了迈克尔·曼是电影评论家们公认的动作电影大师,他善于运用色调、动作、音乐以及城市景观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一般是两个男性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他用鸟瞰式的俯视镜头营造出城市的割裂感,而且善于在灯火连片的画面里捕捉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那种对男性特有的深沉和落寞的描写,以及伤感的宿命论,很能打动人。或许正是由于这种期待,《迈阿密风云》多少有些令我失望。这种失望直接源于迈克尔·曼自己撰写的剧本过于薄弱。这部电影改编自上…  相似文献   

17.
影视剧给我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而音乐——这一人们表达感情的最原始而又最具活力的艺术形式,使影视艺术不再是单一的视觉表达,它在视听上满足了我们的更多需求。一、表达主题参与叙事电影音乐按照在电影中的出现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实性音乐,也叫做客观音乐、画内音乐或有声源音乐,  相似文献   

18.
李小野 《大观周刊》2011,(14):122-122
《天上的草原》是以蒙古族为题材的一部电影,影片揭示了蒙古民族质朴宽厚的本性。这部电影的音乐分为五个部分(主题,打狼,离家,迁徙、终曲),本文针对第三部分“离家”的音乐做一些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族电影《鲜花》是近年来少有的几部出色的民族题材的电影,影片在音乐、主角身份的变化、矛盾的设定与故事情节的设计上都有许多独到之处,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1959年特吕弗拍摄的《四百下》掀起了法国新浪潮的波澜,这种以表现少男少女青春成长期的影片成为世界电影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特吕弗之后又使用《四百下》中的同一个演员,随着他长大跟踪拍摄了主人公安托万从少年到青年成长的四部系列电影。成为电影史上唯一的自传体式的系列成长电影。成长电影始终以人的情感、心灵和思绪作为表现的主体。淡化情节和人为的性格塑造,重视人物性情的自然发展和意识的非理性流露,讲究心灵的节奏,追求画面与音乐的浑然天成,形成了与好莱坞商业电影的类型片完全不同的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电影形式。在亚洲,受法国新浪潮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过台湾电影新浪潮,香港电影新浪潮、日本电影新浪潮,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掀起的电影语言革命性突破的浪潮。在这些波澜中,成长电影始终是最灿烂的浪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