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特级教师宋运来以上语文课的方式上了一节数学课。这的确是课程改革形势下学科融合的一个另类。但是,如果能以语文课的方式上数学课,那么政治课的方式、自然课的方式、社会课的方式、英语课的方式、音乐体育图画等课的方式也应该能上了吧?反之,数学课的方式也能上语文课了吧?其他课的方式是不是也可以上语文课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各种各样的示范课、研究课精彩纷呈。这些课一会儿不用多媒体就不算精彩,一会儿没有小组教学就不算好课。我们一线教师有时有点无所适从。时下的语文课该怎么上?笔者有幸听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顿时豁然开朗,这才是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黄月英 《广西教育》2007,(11B):14-15
人们不是常说:“教室的四壁不是水泥的隔离层”么?不也常说:“语文就是生活”么?可是具体到一节节的语文课,有些课怎么就不像语文课啦?显然,作为课程的语文和呈现为课堂的语文是有差别的,抽象的想法并不一定等同于具体的方法。那么,语文课堂教学有没有个“度”呢?当然有。那么语文课堂的“度”体现在那里呢?  相似文献   

4.
小启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改革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语文课到底怎么上?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在教坛上“之乎者也”了十五六年的我,对此心中也是一片茫然,不好作答。因为“教无定法”嘛!但我总结这些年来的教学经验,分析了这些年来的教学得失,自认为奏响如下部曲,是一堂好的语文课所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语文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们的教学思想空前活跃,教学方法也日新月异,课堂教学现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然而,欣赏过后,我们也常听到一些教师的质疑和批评:“这还是语文课吗?”这节课的语文味儿不浓!”的确,目前很多语文课表面热热闹闹,学生一会儿唱,一会儿画,一会儿看录像,一会儿听音乐.又是辩论,又是表演,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语文教学琐谈之一知一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还能上成其它课?其实不然。我1983年大学毕业初上讲台,教研组一位资深的老教师帮我设计了一个“开场白”;同学们,卡吾文课上了七八年了,什么是“语文”呢?同学们定然说话文就是语文呗。那时,你再...  相似文献   

8.
怎样的语文课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怎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有效的?怎样的语文课才是有利于学生可持续成长的?长期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困绕着我和我的课堂。听了《春酒》一课,我认为有效的语文课一定具备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节语文课充满了激情,那就意味着这节课成功了一半!但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充满激情呢?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语文课改课要教什么?怎么教?很明显,“教什么”放在首位,“怎么教”位居其后。换句话说,一堂语文课,首先考虑的绝对应该是教学内容而非教学方法。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内容、正确的教学目标,无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玩什么花样,搞什么创新,都不能说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另外,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其他课程学的不是文本本身.而是文本所负载的内容,惟有语文课,主要不是学习文本内容,而是文本本身。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何谓语文的本色,又何谓本色语文?杨再隋先生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是什么?不同的人可以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无论哪种答案都有三种不容忽视:第一,语文课是以学生语文学习活动为主的课;第二,语文课是由人来组织、生成、建构和推进的课;第三,语文课是最具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特征的课。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语文课是教师生命流淌的地方,学生生命创生的地方。它应该是鲜活的,  相似文献   

13.
有不少学生告诉笔者,他们不喜欢上语文课,越大越不喜欢上语文课,笔者问他们为什么,学生说语文课没意思,枯燥乏味。这引发了笔者的沉思,语文课怎么了?它什么时候成了单纯的知识技能课了。  相似文献   

14.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怎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怎样的语文课称得上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笔者有感于语文教学中的“讲课”、“演课”与“评课”,在此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开学第一节语文课,上什么内容好呢?“习惯篇——坚持写日记、爱护图书”,“第1课——我给江主席献花”,抑或是“交流寒假见闻”?正在我思忖未决之时,一个新奇的构思在脑海中闪现:可不可以尝试在这开学第一节语文课中,抓住课本的目录,来点别样的整体阅读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是由教师、学生、编者和文本的对话所构成的。由于个体生命的独有性和文本存在的独特性,按理说,不同时空、不同师生、不同文本所构成的语文课应该是个性化的,众彩纷呈的,然而现实中“千人一课、千课一面”的现象却十分普遍。从表面上看这仅是课与课之间的区分度不大,而从深层次来分析,是这些语文课没有充分激活个体生命的活力,没有深入开掘文本的内涵,没有凸现语文课的本质特征和艺术魅力。严格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能算是真正成功的语文课。语文教师怎样才能缔建具有个性生命特征的课堂呢?在我看来,首要的是改变心灵策略,从自身出发,从具体的教学境遇出发,迎着未来教育的曙光,“我种我黍”。  相似文献   

17.
更新教学观念强化三个意识市教育局教研部李春旺语文课实质是语言文字训练课,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所决定的。要强化训练意识,可以从五方面考虑:1.明确训练内容。这课书或这节课,主要训练什么,达到什么程度?除了重点训练项目之外,非重点训练项目进行什么?首要...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是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小学语文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如下的三个“味”来考虑怎样把语文上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9.
师:同学们,今天刘老师来给大家上什么课? 生:语文课?  相似文献   

20.
为了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合21世纪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语文课是中职教育的基础学科,是中专生入校后首先要学习的文化课,从课程设置上看,语文课课时比例大、设置时间长,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从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看,中专语文课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