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1848年席卷全欧的革命风暴中,创办了“革命无产阶级最好的机关报”①——《新莱茵报》。《新莱茵报》的全称是《新莱茵报·民主派机关报》,虽然举的是民主派的旗帜,但“它到处,在各个具体场合,都强调了自己的特殊的无产阶级性质”。②随着革命与反革命决战的临近,报纸的语调变得叵猛烈和热情。最初不能一下子写在自己旗帜上的无产阶级性质,在决战时鲜明地写下了。在革命年代,《新莱茵报》是德国最有威力、最有影响、最善于鼓舞无产阶级群众的报  相似文献   

2.
“耳目”与“喉舌”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是对无产阶级党报作用、功能的传统概括。当第一张马克思主义报纸——《新莱茵报》在1848年欧洲民主革命高潮中诞生时,马克思就提出:报刊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千呼万应的喉舌”。即对反动统治的罪恶进行“孜孜不倦”的揭露,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奋起;对革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愿望、呼声作热情的表达,鼓舞他们英勇地投入斗争。  相似文献   

3.
1848-1849年的《新莱茵报》是马克思主编的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机关报。它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和实践的源头。那时,中国还不知道报纸为何物。1903年,报纸的名字从日本传到中国,可能只有极少的人看懂是什么,因为根据南方语音音译,叫“新意希野额西特”,而且被理解为杂志。1922年李汉俊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唯物史观讲义中,首次在党内介绍了马克思的“《新莱因新闻》(Neue Rheinische Zeitung)”,提供了准确的德文报名、德文出版地“Köln”,汉字160个(其中5个字无法辨认)。  相似文献   

4.
1848~1849年的《新莱茵报》是马克思主编的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机关报。它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和实践的源头。报纸上所有编排的内容,均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哲学-经济学理论和新闻职业意识的体现。《新莱茵报》通过全文发表草案文件、引用统计数据等多种方式贯彻了政治纲领的两个要点,提供“明显的、无可争辩的事实”,在事实的选择与报道中体现报刊的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3,(19):75-76
<正>《新闻报》是马克思按照正式合同,为之撰稿的三家报纸之一。该报是奥地利自由派德文日报,1848-1896年在维也纳出版。1848年7月该报由奥地利政论家、资产阶级自由党人奥古斯特·赞格创办。1848年维也纳十月起义失败后,一度被查封,因而有"反对派"报纸的声名。六十年代因在对外政策问题上持反波拿立场以及发表了关于反对奥地利政府的反动对内政策的言论,颇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是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革命实践传统的起点,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报纸,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指导德国革命而创办的一份大型日报。近一年的时间里,《新莱茵报》面对变幻莫测的革命形势,能够尊重报刊内在规律,通过娴熟的报道技巧和创新的经营策略,甚至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以较短时间取得“大报”规模的发行量,赢得良好的声誉,为无产阶级报刊留下了宝贵的新闻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和《社会民主党人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民主党人报》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于1879年9月28日在瑞士苏黎世创办的中央机关报。它在“反社会党人非常法”生效期间,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协助党贯彻正确路线和策略,同党内机会主义作斗争,无情揭露和批判俾斯麦政府的反动政策,成为白色恐怖中飘扬在德国大地上的一面旗帜。恩格斯后来称它是“党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报纸”,是“德国党的旗帜”,并指出,“在它的篇幅上极其明确地和坚决地阐述并捍卫了党的原则,编辑部的策略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正确的”。(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2/89-90。斜线前面为卷数,后面为页码。以下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字样省去) 《社会民主党人报》之所以能够成为这样一份出色的党的机关报,除了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等党的左翼领导人的实际领导和编辑人员的努力外,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指导与帮助是  相似文献   

8.
廖金英 《新闻界》2024,(4):4-15
《新莱茵报》政治纲领的两个要点的确定和贯彻,对于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办刊原则具有重要意义。恩格斯1884年纪念马克思和《新莱茵报》时提醒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工作者:“任何一个工人政党每当背离了这个策略纲领的时候,都因此而受到了惩罚。”这里值得注意的字眼是“策略”。《新莱茵报》能够留下丰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遗产,不仅在于其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刊物,更重要的是,唯物史观就在新闻实践中被展开,“策略纲领”就是症候和产物。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采取的策略包括:接受运动的实际起点、坚持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德国统一方案、以全欧洲大陆为视野确定报纸纲领、克制而有立场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9.
李斌  季为民 《新闻大学》2023,(1):1-15+118
主持《新莱茵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唯一一次完全掌握了报纸编辑权和经营权的新闻实践,在1848年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莱茵报》一直面临着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压力,如果只强调政治环境的影响,则不能完整理解该报的处境和立场。文章从报刊经营的角度去考证解读,以此作为研究《新莱茵报》的有益补充。面对资金短缺、激烈竞争、盈利压力等市场问题,马克思以市场规律制定经营策略,并得到市场认可。这是报刊在政治上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0.
回音     
正石磊:《档案春秋》2018年第6期封底《马克思档案选萃》图片中,封底右下的插图说明"1848年3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有误。在此致歉并作如下改正:1848年3月,马、恩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翟铭荣:贵刊曾刊文探讨过"假领头,的服饰变迁,在这里提供一个线索,早在1930年代,上海就有"假领头"。"假领头"实际不假,是西式衬衫的领头,有领头、领片、领甲和衬衫的前胸和后背,只是非常之短。我保存着一张珍贵剧照,那是1935年电影《马路天使》中的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1912—1948),山东先后创办各类报纸470多种,其中有官报、党派报纸、群众团体报纸、民办报纸、军队报纸、画报和外文报纸等。这些报纸中,有340多种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有130多种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区出版。 “五四”新文化运动揭开了山东报业史新的一页,使报业的发展进入现代阶段。在这个历史时期,山东各地报业有了较大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无产阶级报刊《山东劳动周刊》便在这一时期诞生。该周刊在共产党人、社长王烬美和总编辑王翔千主持下,大量报道各地组织起来的工人与帝国主义、北洋军阀和中外资本家及其走狗的英勇斗争,揭露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军阀、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号召工人团结起来,为争取解放而斗争。《山东劳动周刊》的诞生,标志着山东工人阶级的觉醒,并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继此,一批由共产党地方组织和共产党人创办的无产阶级报刊先后在全省各地出版。据不完全统计,从1920年至1937年“七  相似文献   

12.
全面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含义,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这对于提高我们新闻队伍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保证我国的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具有鲜明的党性党性观是关于无产阶级新闻媒体性质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以及在自身办报实践中,反复强调无产阶级报纸应该成为党的旗帜和无产阶级利益的忠实捍卫者,应该无条件地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列宁不仅明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报刊…  相似文献   

13.
当一名报纸通讯员很光荣,责任也很重大。那么,通讯员都有哪些责任呢?从我们党报纸通联工作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讯员的历史责任感 通讯员是无产阶级报纸工作的特殊产物,是伴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报纸工作的开展而诞生的, 对于通讯员的重要作用和历史贡献,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曾高度评价俄国无产阶级党报——《火星报》的杰出通讯员巴布什金为“人民英雄”。 通讯员肩负着历史的重托,就是要不失时机地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介绍无产阶级各个历史阶段的革命经验;传播各种推动革命和时代前进  相似文献   

14.
党性原则是随着无产阶级党报的诞生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无产阶级政党诞生的初期以及此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党的新闻事业主要是指党报。因此,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实际上也就是党报的党性。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们,在创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过程中,创办、编辑和指导过许多党的报刊,他们是无产阶级报刊工作党性原则的最初制定者。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全面地论述过新闻事业的党性问题,但是在他们中晚年时期的“党报思想”中已经孕  相似文献   

15.
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在无产阶级新闻工作中,党性是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原则。新闻工作的党性特征报纸、广播、电视是社会舆论工具,它们在反映社会舆论的时候,无不具有一定的政治倾向。这种政治倾向,是由它们站在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立场上,带着一定的目的性来观察和处理问题所决定的。恩格斯在《工人阶级的政治运动》中曾经指出:“绝对放弃政治是不可能的,主张放弃政治的一切报纸也在从事政治。问题只在于怎样从事政治和从事什么样的政治”。(《马  相似文献   

16.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现通译为《共产党宣言》)第一次以单行本的形式在伦敦问世。这是一个德文版本,其书名的英文译名则是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但我们通常称之为The Communist Manifesto。它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翻译出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中叶,欧洲工人运动兴起,开展的如火如荼,马克思、恩格斯亲自领导了这场工人运动。1847年11月,国际工人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在英国伦敦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参加了会议并发言,阐述了他们的革命理论。会议经过充分辩论,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思想并委托他们起草一个公开发表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纲领定名为《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底在英国伦敦以德文正式出版。至1893年,《共产党宣言》在欧洲已经用德、俄、英、波兰、意大利文等多种文字出版。从…  相似文献   

18.
新闻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它关系到新闻工作的政治方向、观点、立场。马克思是新闻党性原则的奠基人,他从“人民报刊思想”、“无产阶级报刊思想”发展到“党报思想”;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党报思想,第一个提出了新闻党性原则的概念;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党性原则的思想,把党性原则作为新闻工作的“首要的一条”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飞花拾零     
党是“领导核心”的早期提法1850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中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变成工人联合会的中心和核心。在这种联合会中,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利益问题应该能够进行独立讨论而不受资产阶级影响。”1927年7月中共六大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提纲》中指出:“支部是群众的核心,党团  相似文献   

20.
1848年6月1日,由马克思任总编辑的《新莱茵报》,在德国科伦正式创刊。在编辑部成员中,有一位年青的德国诗人格奥尔格·维尔特。维尔特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忠实朋友和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