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吴刚 《中华武术》2018,(3):37-39
投掷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是指投掷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最高专项成绩或战胜对手的能力。主要由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竞技状态和比赛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应变适应能力、身体状态的动员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等因素构成。中学生投掷运动员的比赛能力与职业投掷运动员相比差距明显,由于比赛的机会较少,临场比赛的经验较少,造成比赛经验缺乏,使很大一部分中学生投掷运动员在比赛中没有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应有水平。本文将就如何解决由于比赛次数减少而造成了比赛经验相对少,成绩没有提高等问题,通过一些模拟训练手段,提高训练的成果,丰富比赛的经验,提高运动成绩。本文还就引用模拟训练手段来提高中学生投掷运动员的比赛经验,以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运用德国SIMI公司的Simi Scout测试软件对201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的八分之一、四分之一、半决赛以及决赛的12场比赛(除部分运动员退赛)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运动员比赛的胜负和移动距离、平均速度以及最大速度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跑动距离和最大速度的模型建立对比赛的胜负具有预测作用;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跑动距离与比赛胜负呈负相关,最大速度与比赛胜负呈正相关;跑动距离和最大速度对比赛胜负的预测作用与运动员及其对手的实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比赛压力是每一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过程中都要面对并且起着重要作用的要素。运动员必须正确理解、正确面对比赛压力,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控制比赛压力的能力。在如何对待比赛压力,首先要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比赛压力的直接原因是害怕失败和丢面子。我们是否害怕获胜?  相似文献   

4.
赛后恢复是指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将自己的思想和体力恢复到比赛前的正常状态。恢复是运动员训练比赛的前提,科学的训练和比赛都是在运动员机体得到休息与恢复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应根据训练比赛负荷的不同,合理安排运动员的赛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采用《比赛焦虑调查表》于比赛前1个月对212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导致比赛焦虑的来源,对运动员进行心理疏导。结果,运动员在担心拿不到金牌这一比赛焦虑程度最高,其次是担心未来前途,男女运动员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6.
随着游泳运动的发展,游泳比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经常见到有些运动员,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突出,时常超水平发挥出自己的训练实力。同时也听到一些教练员埋怨自己的运动员比赛能力不强,不能发挥应有水平,或比赛失常,本应游出的成绩常表现不出来等。就运动员的临场表现而言,除本身训练水平、技战术水平、竞技状态、比赛环境、比赛任务、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运动员的应激控制能力及自身潜能的调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运动员体质的不断增强、设备不断完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中长跑技术已日趋成熟和完善,故而在各种层次的比赛中,参赛运动员之间水平已相当接近,形成强强之争的局面。所以在比赛中不但要求运动员有最佳的竞技状态、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合理有效的比赛战术,以便在比赛中战胜对手和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8.
拳击、举重、摔跤等重竞技运动员以及散打运动员在比赛时按照体重参加不同级别的比赛,因此,运动员在比赛前希望获得比较明显的体重控制,争取参加较小的比赛级别,从而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然而,赛前体重控制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9.
世界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比赛心理战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林 《体育与科学》2005,26(2):68-70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调查访问和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典型事例,分析研究了世界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比赛心理战术,阐明了中长跑运动员比赛心理战术的重要性.丰富了中长跑运动员比赛战术的理论与方法,为我国中长跑运动员在重大国际性比赛中获得最佳运动成绩和名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冰壶高水平竞技比赛具有应激性特征,冰壶运动员比赛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是其参赛能力的重要标志和其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冰壶运动员比赛压力特征及成因,探讨了冰壶运动员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和获得途径,指出冰壶运动员应对策略是冰壶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从树立信心,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建立认知对策库,提高冰壶运动员比赛认知能力和快速适应比赛的能力;制定冰壶运动员个性化的应对训练程序,实施个性化的应对训练方案,评价应对效果等方面,阐述了冰壶运动员的比赛应对策略,旨在促进冰壶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指导冰壶运动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11.
曾欣  张弘 《体育世界》2007,(6):86-87
本文通过艺术体操运动员每次参赛的准备工作:比赛之前;比赛期间;比赛之后进行分析,对比赛的准备工作如何合理的安排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5-2006年国际体联蹦床世界杯系列赛第一站比赛于5月30日-6月5日在保加利亚索非亚举行,本次比赛也是国际体联实施新规则后举办的第一次国际比赛。共有来自18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了网上、单跳和小蹦床三个项目的比赛。其中参加男子网上比赛的运动员有49名,女子网上运动员36名。从比赛的规模上看,参加比赛的国家和运动员人数不多,一些强队如德国、加拿大及一些知名选手没有参加本站的比赛,  相似文献   

13.
王蕾 《新体育》2008,(2):48-50
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上,网球比赛占据着球类比赛的重要地位,直到1924年夏季奥运会,网球比赛金牌历来为欧美网球运动员争夺的重点项目。不过,当时的奥运网球比赛仅仅设立了男子单打和双打比赛,女子运动员不得进入奥运赛场。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比赛能力的现状 在对全国十个游泳较好城市的基层游泳教练进行了问卷和电话访谈之后,每位教练在近五年之内都曾有过至少3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存在比赛能力较差的问题。大多数运动员是由于心理压力较大,比赛经验不足,以及发挥不出应有成绩等问题影响了比赛的发挥,造成成绩不理想或信心不足。大部分运动员训练水平都相对较高,比赛成绩却常常不如训练时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羽毛球运动员临场发挥的心理因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羽毛球运动员临场心理素质对比赛胜负影响极大,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临场发挥心理障碍,使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比赛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6.
运动员比赛过程的情绪变化与有关人物环境的外在情绪影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大赛时,当一些运动员出现紧张失常情况时,常会看到许多观看者厉声指责该运动员心理素质太差,不可救药。这多少有些冤枉这些运动员。造成比赛心理失常的原因的确有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差的问题,我们曾应用先进检测技术追踪研究有关国家队运动员比赛心理失常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和焦虑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运动员的比赛过程具有个体生理、心理变化差异。但是,对  相似文献   

17.
准备活动直接影响田径运动员是否能发挥出实力的关键问题,对比赛中训练水平的发挥和比赛能力的表现有着直接关系,它将对比赛成绩产生很大的影响。有效的准备活动是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理想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减少运动员因准备活动失误而导致比赛失败。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比赛期间营养的合理补充可消除运动性疲劳、改善运动能力、防治运动引起的机体功能紊乱等。认为比赛的环境、比赛的强度、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和自我保护意识是影响运动员比赛期间热能过度消耗的主要因素。提出碳水化合物的补充应采用少量多次的饮用方法,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适量补充钙、钾、镁钠等矿物质,及时的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不建议在比赛中补充脂溶性维生素),以及水、运动饮料、特殊营养品的合理补充方法,帮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能力,加快运动员疲劳状态的恢复,同时防止运动员在比赛中营养流失。  相似文献   

19.
第三届武术散打世界杯男子决赛搂抱情况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第三届武术散打世界杯男子决赛中运动员运用摔法技术的数据统计发现,合理运用搂抱摔技术已成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分取胜的有效手段。通过观看录像资料,对比赛中运用技术进行统计,并加以比较,文章通过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摔法在比赛中的作用,针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使用的搂抱摔技术加以分析,将比赛中五种得分率较高的搂抱技术动作进行对比,分析其技术特点,得出结论:合理的运用搂抱摔技术已成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分取胜的有效手段。以使现代散手训练更加直观和有针对性,以期为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日常训练和比赛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长跑运动员比赛战术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春香  张亚辉  钟霖 《体育与科学》2002,23(2):50-52,22
中长跑是典型的速度、速度耐力、速度力量与技战术相结合的周期性的体能类项目。运动员需要具备高度发展的战术谋略水平,从战术谋略方面提高中长跑运动员临场比赛的经验,促进他们在比赛过程中表现出最佳竞技状态,去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通过对中长跑运动员比赛中战术特征的比较分析与研究,丰富了中长跑运动员比赛战术的理论与方法,为我国中长跑教练员和运动员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得最佳运动成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