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小燕 《新闻前哨》2003,(10):19-20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报影响力的有效实现途径,是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突破口,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原则。做到“三贴近”,对党报及其记者而言,要求更高、任务更重、难度更大。要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把党报的权威性和可读性统一起来,重要的是在寻找最佳“结合点”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要维护党报的权威性在新的形势下,要维护党报的权威性,应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大新闻改革力度,在坚持新闻指导性、服务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可读性,使党报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要增强可读性,不仅要求内容要遵循新闻规律,也要求文风轻松活泼,在版面设计上要新颖,增强可读性.并力求做到图文并重。但并不等于有了可读性,就有指导性。作为新闻自身,既然是新闻,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1994,(1)
新形势下要维护党报的权威性在新的形势下,要维护党报的权威性,应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大新闻改革力度,在坚持新闻指导性、服务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可读性,使党报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要增强可读性,不仅要求内容要遵循新闻规律,也要求文风轻松活...  相似文献   

4.
党报经济专刊是新闻版的延伸,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份.如何把经济专刊办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已成为从事经济专刊工作的采编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 党报经济专刊要落实"三贴近"原则,就必须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抓住群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王雄 《新闻知识》2005,(12):72-73
各类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中包含了大量政策引导、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信息,是党报宣传的核心内容。但在目前的党报宣传中,这类报道也包含了大量程序性、工作性等内容,形成了一种“模式”,大部分读对此不感兴趣,甚至望而生畏。因此,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除了在选材上要进一步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外,还应强化会议报道的可读性以吸引读。  相似文献   

6.
时下,党报都把提高报纸质量,作为吸引读者,扩大发行的核心竞争力。这仅仅是党报应对报业竞争的一个方面。这几年,各级党报在坚持“三贴近”上做了许多工作,借鉴都市报的办报理念和经验,更加关注民情、民生、民意,关注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党报的可读性增强了。党报在权威性、可读性都提高的时候,党报的发行仍然没有多大的起  相似文献   

7.
王建初 《新闻三昧》2003,(11):34-34
改进会议报道,是增强报纸指导性、可读性,使新闻宣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报纸质量赢得众多读者的重要举措。作为地市级党报,应按新闻“三贴近”要求,加大会议报道改革力度。其目的是,把反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的心声、服务大局与服务群众、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讲究宣传艺术结合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与党报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强 《当代传播》2005,(1):78-79
"要坚持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坚持把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结合起来,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进一步增强宣传舆论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召力"。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各级党委机关报围绕"三贴近"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和改革。其中,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闻操作理念,被党报广泛运用,成为党报实践"三贴近"过程中的一个突出亮点。 所谓的"民生新闻",就是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怎样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新闻报道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使党报的周末副刊办得既有趣味性、可读性,引人入胜,又弘扬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党报副刊独特的高品位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悉心研究的新课题。浙江日报《钱塘周末》从2001年10月以来,在报社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广泛听  相似文献   

10.
一、提高党报的新闻宣传水平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党报是党的喉舌和舆论工具。随着党的历史方位的转变,党报的新闻宣传也要与时俱进,着眼于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探索新形势新阶段的新闻宣传规律,努力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提高党的新闻宣  相似文献   

11.
在媒体中,党报领导活动报道占的比重较大。中央党报领导活动的报道由于事关大政方针,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所以人民群众都很关注。但是,地方党报尤其是地市级党报,如果不能充分体现“三贴近”,而是把会议讲话或机关文件、简报之类加上“本报讯”再简单处理一下就发到报纸上,这样做的结果一是内容空洞,二是语言干瘪,几乎没有什么可读性。  相似文献   

12.
我看副刊     
党报副刊的文稿如何策划,我的体会是:一要 坚持政治性;二要突出时效性;三要讲究可读性。 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必须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副刊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报作为宣传、教育、动员人民群众的一种舆论形式,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所以,副刊编辑首先要重视  相似文献   

13.
突出"三贴近" 更好地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调“三贴近”,目的是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报长期以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强调指导性,忽视可读性;强调权威性,忽视贴近性,因而实际上削弱了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问题。近一年来,《深圳特区报》针对这个突出问题,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是对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多出作品,出好作品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的各级党报,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我们要面向人民群众办好党报。党报新闻宣传的源泉在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党报新闻宣传的直接对象是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5.
王世华 《新闻知识》2003,(11):34-34
中央提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针对性很强,为党报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如何按照这一要求,不断改进党报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增强党报的权威性和亲和力,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理论上有一个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报新闻宣传工作,把“三贴近”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党报理论宣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报理论宣传必须全面贯彻宣传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强化理论宣传的现实针对性、贴近性和可读性,注重用理论思维的方式分析社会生活现象,透过现象进行理论高度的把握,充分发挥理论的引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作为主流媒体的各级党报,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将视角更多地投向普通群众的民生报道。众多的民生报道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群众的生活和工作,为党报增色不少。襄樊日报也作出了大胆尝试,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党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群众的报纸,这是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一张党报力得好不好,应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爱看不爱看作为检验的标准。那么,党报如何才能贴近群众呢?近年来,我们仙桃日报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把群众关注的焦点作为报道的重点 报纸要贴近群众,首先是报道内容要贴近群众,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采取主动的态度,通过报道进行积极的引导。近年来,我们坚持定期研究,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确定报道的主导思想和记者采访的题目,组织策划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治理“三乱”(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民营经济发展、城区环境卫生整顿等问题的报道,有力地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去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定,但有的执法管理部门却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使得  相似文献   

19.
面向新世纪,把党报办得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践,有许多值得认真深入研究、探索和实践的问题。其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报理论宣传,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解决这一课题的核心问题,是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大力创新,全面创新。追求和实现多样化,是党报理论宣传创新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报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党报十分注重在体现党报与群众之间的亲和力和贴近感上下工夫。那么如何体现这种亲和力和贴近感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