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晓阳 《现代语文》2006,(6):119-119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习作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主干”,指导好学生作文,尤为重要。而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的特点是阅读面窄,知识积累少,作文水平普遍偏低,每当作文时总表现出没有写作兴趣,提起笔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不知怎么去写,不求质量,为作文而作文。  相似文献   

2.
联想教学提高学生言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续)凌玉璧四、作文:联想教学,突破表达两难关学生作文最普遍的毛病是:内容干瘪,语言干巴。学生感觉作文难,老师感觉作文教学更难。学生作文为什么内容干瘪、语言干巴呢?恐怕不外乎三种原因:一是生活积累太少,平时没有养成...  相似文献   

3.
黄芳 《现代语文》2009,(8):138-139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认识、思维方法、传达情感并反映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联系的过程,是对客观世界进行思辨分析、情感体验、审美选择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美好情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笔者以为,提高中学作文教学质量,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表现其个人生活积累和言语能力。生活是作文的来源。生活分为外在生活世界和内心生活世界两个层面。学生缺少将外在生活世界转化成内心生活世界的意识与能力。教师的作用在于解读好生活的内涵,引领学生回归生活世界,优化作文教学。其中要注意:积累素材的关键是"观察"而不只是"看";打通读写通道,以读促写;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激活思维;培育学生健全的心灵世界是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一个很广的领域,这里仅在“通过审美,进行作文教学”的背景下,谈一些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作文教学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允许学生从自己的真实感受中去提炼生活,写出个性鲜明的文章,而且要指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1.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阵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的语文素养不高(特别写作能力不强),可资借鉴的作文教学经验不多,各级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对作文教学研究重视不够(相对于阅读教学而言)等因素的影响,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尚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高考作文深度研究学生美文篇篇出彩已经新鲜出炉的《作文世界·高中版》邀请全国语文教学名师、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为特邀指导,组成强大的编辑班子,旨在实实在在提高高中生的人文素质,从容应对未来的高考。《作文世界·高中版》希望高中生和相关语文老师密切关注这些栏目:作文与高考、作文与技巧、作文与阅读、作文与校园、作文与教学、作文与社会、作文与对话、作文与心态、作文与幽默……由此衍生,林林总总、包罗万象、广无疆界,欢迎学生、老师、专家不吝赐稿。投稿无框框限制,尤以创新为宜,…  相似文献   

8.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所以作文教学作为当今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众多的师生:作文怎么教?作文怎样写?作文课成了令老师和学生头疼的事。作文课上常见这样的情景:老师在那滔滔不绝地说,学生在那愁眉不展地写。搜肠刮肚而形成的文章让人感到味同嚼蜡。作文真的让人感到如此痛苦吗?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努力拓展孩子们的写作空间,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有感可发。  相似文献   

10.
乐萌 《云南教育》2005,(16):14-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下作文教学的学生观与发展观,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语文综合能力,作文教学应注重走向情趣、走向综合、走向开放。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1990年,笔者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地、系统地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的结果表明:作文教学除了作文本身难之外,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是教师对作文指导缺乏系统性、针对性造成的,致使学生越学越难。厌烦作文的人数…  相似文献   

12.
个性是作文的灵魂,但是作文个性目标却长期被中学作文教学漠视,造成了职院新生作文缺乏个性。中学作文教学漠视作文个性教学的宏观原因主要有:“语文工具论”拒绝学生个性:“典型性原则”束缚学生作文个性:“应试教育”冷落学生作文个性等。  相似文献   

13.
张振东 《现代语文》2006,(4):107-10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教师总觉得作文教学无处着手、无话可讲、无法可想:学生写来也是思维混乱、索然无味、语句艰涩。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作文效果,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严峻任务。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要遵循作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金彩 《贵州教育》2009,(15):36-37
小学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反映客观现实、表达真情实感、培养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是学生作为主体能动地认识世界,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的练习活动。传统的作文教学一直延续着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评讲的单向循环模式。学生束缚太多、捆绑太紧,导致多数学生害怕作文,视作文为畏途,生产出的作文也是千篇一律,毫无情感波涛,毫无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历来是语文教师所追求所奋斗的目标,作文教学效益也是评价语文教学质量的标志之一。很多语文教师都有体会地说:“对语文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教学;对学生来讲,最难的语文作业也是作文。”每每遇到作文课,有些学生抓耳挠腮,东翻西找,无话可写,无感可发。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反省:怎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作文、会写作文。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写作时的最大抱怨是:“老师不关心我们!”他们感觉自己游离于作文教学课堂之外,也与老师们格格不入,好像整个世界都在逼迫他们写作文。因此,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我们需要一些时间去构建师生间伙伴关心关系,使师生在作文教学中能够进行合作互动并有一定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设计活动培养习惯丰富内容——作文教学的一点尝试李彩霞如果问学生为什么怕作文,不少学生会回答:没有内容写,或不知道写什么。其实,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内容是丰富的,他们的童心世界更是绚丽多彩,是大有文章可作的。他们之所以觉得作文没内容可写,主要是缺乏必要的观...  相似文献   

18.
《作文世界·高中版》在新的一年里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在此之前,《作文世界》已先后出版了“小学版”、“初中版”,被人们誉为中小学生“作文学习之友”。“高中版”的问世,既是“小学版”、“初中版”的自然延伸,更体现了新的理念、新的风格。我们赞成的作文理念有:1.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这有两个含义,其一是:生活是作文之源,作文不是靠教出来的,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作文技巧以后,就要靠学生自己去感悟和训练。学生应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其二是:作文应成为一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如衣食住行一样自在。在这个意义上,作文应是…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一个人的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本文从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创设良好的作文教学、鼓励学生经常进行作文实践三方面阐述了怎样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当前作文教学,特别是山区作文教学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没兴趣,怕写作文.平时作文都是勾完成任务而作,是为作文而作文。因此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的作文成就感上。在这一点上.我有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