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市杨村一中心理辅导教师周玉波日前对本市初、高中阶段的528名在校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只有9.85%的学生选择了“当你有烦恼与忧愁时,找父母谈心”栏,而且大部分是女生。这一数据也恰恰说明了中学生心理上对父母所产生的距离和不信任。“知子莫如父”这一传统观念正在受到挑战。造成这种距离和不信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中学生强烈的“心理断乳”倾向外,不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和传统的家长专制作风也是另一重要原因。通过调查分析,在能主动与父  相似文献   

2.
人们经常说:“知父莫如子。”就是说,一个好孩子应该非常了解、理解自己的父亲,知之越深,爱之越切。你知父亲有多少?现在我检查一下。  相似文献   

3.
“他是一个极丰富极复杂的人,他很真诚。他有很多缺陷和弱点,但是他没有罪孽。”曹禺的女儿,当代作家万方如此评价他的父亲。常人说:“知子莫如父。”反之,我看也能成立,那就是“知父莫如女”。万方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读到了曹禺写于一个小本子上的一  相似文献   

4.
父教如山     
黎淼 《湖南教育》2014,(4):45-45
或许从“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和古语“相夫教子”中我们可窥见母亲教育的重要性。时至今日,虽有人在开始关注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但是仍让人觉得父教是多么缺失。前几年,一项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新浪网对父教的调查显示:60.7%的网友认为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26.3%的人觉得不好说;只有13.0%的人认为父教并不缺失。  相似文献   

5.
问起一位连续多年评为优秀班主任的老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有什么“绝招”时,他不加思索地说:“有哇,因为我能说出每个学生的许多长处和优点来。”他怕我不甚明白,接着解释道:“知子莫如父,知生莫如师.一个班主任能数出每个学生的许多长处和优点来,不容易、不简单哩。没有爱生如子的感情,没有对事业高度的责任心,怎么能做  相似文献   

6.
教育资讯     
《家长》2004,(9)
上海逾5%中小学生曾想自杀,主要因素是为“情”根据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医院与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在全市8个区、超过2500名中小学生中的最新调查显示,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而自杀未遂者达到1.71%。绝大多数的父母却对此一无所知。专家指出,造成孩子想自杀最重要的因素其实是青春期的性教育不足,而学习压力不过名列第三。值得注意的是,“知子莫如父母”如今已不再是真理,不少孩子根本不将这种想法告诉父母,而只是深埋在心里。由此导致许多父母在孩子走出危险一步时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心中那个乖巧听话的儿女居然会有“自杀”的念…  相似文献   

7.
北京某区曾针对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作了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让人担忧,只有不到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近七成中学生表示“反感父母”或“极度反感父母”。还有一项专家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蔑视父母权威的现象比较普遍,有70%以上中小学生的父母认为与孩子沟通有困难。一些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至今仍然不会上网、使用QQ,而且看不懂“海选”。“PK”。个别孩子还说他们的父母“太老土了,我和同学聊天的时候他们压根儿就听不懂。”认为自己的父母特别符合青少年问流行的“蛋白靥”娄型一“傻蛋+白痴+神绎质”.  相似文献   

8.
据调查,西方国家的青少年70%以上有心事愿意向父母倾诉,家里的大事多与孩子商量决定,孩子的事由孩子作主;中国青少年只有30%将心事告知父母,孩子的事基本由父母包办代替,然而大多孩子并不领情。劳心劳力的父母与衣食无忧的子女之间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  相似文献   

9.
父与子     
1993年,台湾第一届广告语评选中,有句颇令人思量的话,“孩子,我要你将来比我强。”在中国,父母对于孩子,一向是望子成龙,望妞成凤。按理,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生活,就有知子莫如父的说法。偏偏多有例外。在美国,一位担任汽车公司高级主管的人,对儿子沉湎于表演艺术极不赞成,他对儿子的忠告是:“也许你应该学一门手艺,比如焊工。”许多年后,当儿子功成名就,以大师的身份,站在诺贝尔领奖台上,说出父亲当年的这句话的,台下只是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10.
信息窗     
一项儿童调查惊人:“父母让我们真心烦”在孩子心里,最让他们烦心的是什么?济南市青少年宫对济南的少年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200名年龄在3岁到12岁的小朋友道出了让大人们吃惊的答案。问到在家中最烦心的事时,49%的孩子认为“父母唠叨”最让人心烦;20%的孩子认为“大人常打牌、麻将”让人心烦;19%的孩子为父母“很少让自己出去玩,或不让其他孩子到自己家”而心烦;15%的孩子认为“父母经常抽烟、喝酒”让人烦;14%的孩子对父母“让自己多做作业”感到心烦。即使感到心烦,仍有40%的孩子不敢给家长提意见。给大人提意见会怎么样,他们能接受吗?3%的孩子认为“大人根本听不进”;40%的孩子认为“大人有时能接受”。  相似文献   

11.
翔翔 《家长》2013,(10):35-35
有句话叫“女孩的心事你别猜,猜来猜去也不明白”,而猜测处于青春期女孩的心事更是难上加难。青春期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一个既微妙又至关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女孩正值心理与生理发育最快的时期,充满巨大好奇心的她们很可能禁不住外界的诱惑,误入歧途。同时,这个阶段的女孩也正处于张扬个性的时候,她们朝气蓬勃、无所畏惧,再加上觉得自己长大了,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对父母百分百听从、充满崇拜。可是有些父母不理解青春期的女孩,更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而女孩本身也不好意思或是不知道怎样跟父母交流,  相似文献   

12.
唐娟华 《当代教育科学》2007,(5):104-104,108
北京某区曾针对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作了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让人担忧,只有不到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近七成中学生表示“反感父母”或“极度反感父母”。还有一项专家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蔑视父母权威的现象比较普遍,有70%以上中小学生的父母认为与孩子沟通有困难。一些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至今仍然不会上网、使用QQ,而且看不懂“海选”。“PK”。个别孩子还说他们的父母“太老土了,我和同学聊天的时候他们压根儿就听不懂。”认为自己的父母特别符合青少年问流行的“蛋白靥”娄型一“傻蛋+白痴+神绎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向来有“父不夸子”的传统,直到现在.也有很多父母恪守这一传统,既不在别人面前更不在自己孩子面前夸奖孩子.把对自家孩子的欣赏和肯定藏在心里.“背后偷着乐”。  相似文献   

14.
一、情境导入人们经常说:“知父莫如子。”就是说,一个好孩子应该非常了解、理解自己的父亲,知之越深,爱之越切。你知父亲有多少?现在我检查一下。1.父亲的年龄、生日,你知道吗?2.父亲爱吃什么菜、爱听什么歌、爱做什么事?3.你知道他现在的心愿和梦想吗?4.你了解他坎坷的经历和辛酸的生活吗?(让学生思考,举手回答,提问面要广,教师要跟踪与之交流)二、七嘴八舌话父亲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没有父亲不成家”,你从小到现在,在父亲的爱抚下,父子之间、父女之间一定有许多叫人忍俊不禁或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哪一件事你现在想起来就感动不已。(提…  相似文献   

15.
刊中报     
微笑高一吴黎炜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忧伤,因为她们有太多心事,老师不知道,同学不知道,父母不知道。只有星星知,月亮知,还有她们的日记知道,因为这是一群天生爱作梦的群体。  相似文献   

16.
所谓父性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充满父母角色特性的教育。或通俗地说,由父母来实施、体现父亲人格的家庭教育。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类似的概念,有“父爱教育”、“父职教育”等。但我认为,用“父性教育”应该更准确一些。父性,代表了父亲这一角色的全部人格与特性。  相似文献   

17.
经常听到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做题和考试的时候马虎”、“写字磨蹭”等等,父母在诉说这些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做出如下的总结:你说他怎么就不知道努力呢?他怎么就是不改呢?总之父母认为是孩子的学习态度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刘清 《家教指南》2003,(10):28-29
孩子长成了小大人,作父母的该高兴吧?完全不是这么简单!作父母的猛然惊觉:那个整天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那个每天拉着妈妈找鸟蛋的孩子已经不见了。他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父母面前他变得沉默寡言,接到同学的电话他却总是滔滔不绝。父母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想要什么,不知道他的心事,何谈对他进行教育?想要让你青春期的孩子继续在你面前唧唧喳喳,主动与你分享他的成就与愉悦,真心与你探讨他的失败与困惑吗?本文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父母是否拥有一颗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抛开“大人”、“父母”等身份,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眼…  相似文献   

19.
同姓名趣说     
曾参是孔门高足,孝行第一。一天,他的母亲正在织布,突然有一个人慌慌张张地闯进来嚷道:你的儿子杀了人!曾母镇定自若.手不停机。知子莫如母,她的孩子怎么会去杀人呢?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跑来告诉她.曾参杀人了。曾母手中的梭慢了  相似文献   

20.
我们都说“知子莫如母”,但有这样一位母亲,曾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了解孩子,对他失望、讨厌甚至想过放弃,断绝亲子关系。当时在她眼中,孩子已经坏得无可救药。然而今天的她,却成立了一个“坏孩子妈妈联盟”,专门为那些所谓的“坏孩子”们鸣冤扶正,在她眼中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