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华敏 《科协论坛》2007,(5):19-21
科普是一个多目标系统,但基本的目标只有一个,这就是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科普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为公众所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科普目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2.
科学传播中公众参与科学的民主模型是通过政治想象翻译成协商民主来实现的。过去二十年中,虽然公众参与科学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与公共政策中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相同的两难困境,使公众参与科学流于表面。这一困境产生的原因在于缺乏自我反省的体制化科学异化公众,进而导致在协商过程中科学家与公众政治地位不平等。实际上,科学家与公众拥有不同类型的知识,关注科学风险的不同维度。通过知识的劳动分工,公众负责决定目标,科学家负责实现目标,可以走向真正有效的公众参与科学。  相似文献   

3.
科学无疑是社会性的,但是,各种不同的科学杜会学都沿用这一原则。可以根据社会学家在多大范围内将知识本身当作社会产品,把科学社会学分为弱日程和强日程。这篇文章叙述了科学知识杜会学及主要领域、手段及争论的产生和影响。科学知识经社会构成的论点提出了一个鼓舞人心的研究计划。而这一计划已经改变了科学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迪昂论点和奎因论点二者经常并称,这两个论点却有着容易忽略的重大差异:迪昂论点仍然保留了理论可能被证伪的可能性,奎因论点却强硬地认为,命题可能是永远正确的。虽然这二个论点都批判“判决性实验”并持有整体论立场,但是迪昂论点得到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普遍接受,而奎因的强论点引发了广泛分歧和争议。迪昂一奎因论点造成的争论,实质上由奎因论点引发的争议。  相似文献   

5.
杨嫚 《科学学研究》2014,(4):481-485,492
日常生活中,由于科学的不确定性以及自身认知的局限性,普通公众通常是通过常识而非科学知识本身来判断现代科学风险的。具体而言,他们更多从科学伦理、利益归因与政府监管三个层面来质疑科学应用的安全性。但我国科学传播与公众风险认知之间存在错位,这需要主流媒体更好地承担其风险沟通功能,多角度、全方位地报道科学议题,引导广泛而深入的社会讨论,从而促进公众达成相对理性成熟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历史公案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成为邓小平理论构成中的核心论点之一,与"文化大革命"中的政治斗争紧密相关.本文考察了围绕这一论点展开论争的过程,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比照,应该认定毛泽东有过这一论述.但在不同的背景下,毛泽东对科学的"生产力"属性和"上层建筑"属性有不同的倾斜,本文分析了存在这种歧义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7.
山要 《百科知识》2011,(22):18-20
目前,公众对科学的态度十分矛盾。公众期望科技新发展能够继续提高生活水准,但他们又怀疑科学,因为他们不懂科学。——斯蒂芬·威廉·霍金  相似文献   

8.
公众理解科学的宗旨是让公众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增加公众对科学的了解和信任,促进国家的竞争力和繁荣。但在发展历程中,公众理解科学运动中出现了很多与其宗旨相矛盾的地方。对这些矛盾进行了总结,并对矛盾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公众科学”的概念逐渐受到学界关注并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但目前学界对于“公众科学”的内涵仍没有共识。为此本文追溯了实践进路和政治进路两种不同内涵的公众科学的源起、内容与影响,并对两种公众科学的形成背景、理论预设、政策影响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系统比较;同时阐述了已有研究对于融合两种公众科学进路的尝试。最后,文章提出公众科学是一种以公众为主体的新知识生产方式,并结合国内公众科学情况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是现代科技公共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关科研人员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态度的研究数量不多,且结论不一致。本研究基于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的理论框架,通过对一项全国科研人员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深入考察科研人员的反思性如何影响其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态度。研究发现,科研人员对于公众参与科学普遍持积极态度,并认为应用研究比基础研究更需要公众参与。科研人员的科技风险反思性和科学家责任反思性都能提高其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支持度,但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两种反思性的人才更可能支持负责任研究与创新所倡导的"溯源式"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科学的计件管理是降低效益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原动力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12.
钱雪元 《科协论坛》2004,19(12):42-42
在欧美发达国家,随着公众理解科学活动的逐渐深入展开,公众与科学互动的趋势正在加强。通常,科学是研究人员和科普工作者向社会的传播,但现在从社会向研究人员的传播要求日益增长。它反映了“公众”需要“理解科学”的逆向趋势——“科学”需要“理解”公众。  相似文献   

13.
公众对核电安全的质疑是现代风险社会危机的一种反映。科学传播作为科学与公众的沟通渠道,是化解这种信任危机的重要途径。风险社会中核电科学传播不再是简单地告诉公众应当信赖的科技知识,而是要建立公众对科技的信赖,化解公众对核电科技的信任危机。信任的建立要基于公众关注的核电安全问题,构建公众参与和民主的科学传播"公共领域",这是一项需政府组织、企业、科技专家、公众与大众媒体等多元主体参与互动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4.
彭艺  于传骏 《科协论坛》2005,20(9):29-31
公众科学素质不仅影响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而且影响国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和对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支持程度.以及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它引起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学术界人士的关注.他们不仅提出各种促进本国公众科学素质提高的行动计划和措施,而且还定期进行测量和调查,以便及时了解公众科学素质水平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科技新闻     
2011公众对科学的态度调查报告出炉5月2日,由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BIS)委托实施的《公众对科学的态度2011调查(The Public Attitudes to Science 2011 survey)》报告出炉。英国关于公众对科学的态度每三年调查一次,这是第4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2%的受访者认为"科学在他们生活中占有很大分量,以致于对科学产生兴趣";86%的受访者认为"对科学的发展感到吃惊",这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2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科普工作有助于营造创新环境、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也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关键所在。五年来,各全国学会积极承担对公众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责任,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推动不同地域、不同公众群体科学素质提升,让广大公众普遍享受现代文明成果。采访组走进中华预防医学会,  相似文献   

17.
透过迪昂-奎因论点的历史演变,可以清晰展现出科学论证模式的变化。在迪昂之前,判决性实验被看作是科学的指路牌,其对应的是归纳科学模式;此后,迪昂论点对应的是整体论的科学论证模式;奎因论点对应的则是强硬科学论证模式。上述梳理展现出,伴随着迪昂论点与奎因论点的转变,论证模式和理论选择的标准同样发生转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民间科学活动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反映不一、看法多样。概括而言,可将其视之为公众创造力的发展与国家科学研究体制不相适应的结果。如果公众创造力的水平没有达到目前的高度,或者常规科学研究能力不像现在这样微弱,这个现象都不会如此引人注目。笔者以为,这一现象应该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你可以支持,也可以反对,但不可漠然。可以说,它系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有必要进行严肃、认真、深入的研究,并及时、正确地做出不同层面的制度化安排。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做一初步但相对系统的探讨。一.民间科学活动的界定什么是民间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19.
陈刚 《内江科技》2013,(10):145-145
<正>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方式向普通大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教育基础设施落后,人均受教育水平较低,因此公众的整体科学素养水平比较低。此外,中国目前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国家。公众的科学素养存在很大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职业差别。因此,中国的科普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工程,较之西方的公众理解科学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包括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对科普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就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设立了科学技术普  相似文献   

2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是否能被公众正确认知成为了科学传播的关键。现代社会中,科学还是一个远离大众生活的话题,比较难引起大众的关注。从目前传播形势来看,科学技术依然是由少数科学工作者所掌握,而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往往还处于较低的层次。这反应出大众传播对于科学知识的传播还是力所不及。而在有些引起公众热议的科学话题中,因为传播方式技巧使用的不恰当,引起传播隔阂,导致公众误解科学。如何消除这种"偶然性",使之成为必然性"就成了科学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