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而产业振兴需要人才振兴.乡村产业快速发展对乡村人才的类型、数量、质量呈现精准化要求,管理型、技术型、文化型、领军型、劳动型人才成为急需.当前乡村吸引人才的有利条件尚未形成,乡村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依然严峻.要解决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问题,需要政府担当作为,通过开门引才、兴贤育才、精准用才、拴心留才等路...  相似文献   

2.
蓬莱区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切入点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价值功能的理论角度分析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及蓬莱乡村产业发展优势,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高质量、可持续的振兴,需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规划,在人才队伍、科技创新、长效机制、融合发展等方面,培育乡村新动能,激发乡村内生动力,探讨出蓬莱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否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关键在支部书记。从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队伍的角度出发,必须把着力点放在本土人才的培养上。基层电大如何发挥电大本身的优势,助力到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工程,广元广播电视大学提出了"村党组织带头人学历提升计划",得到市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本文对项目的设计、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地方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为乡村振兴培养乡土人才.要供需对接,订单定向,为乡村振兴精准输送乡土人才;要校地合作,校校联动,精准提升乡村人才技能;要拓展职能,项目导向,精准帮扶乡村人才成长.乡土人才兴,则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与学校发展是一个双赢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构想。研究广西沿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建设的利益博弈关系,目的在于复兴乡村经济,推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巩固国家边境地区稳定。首先,分析乡村振兴内涵,并构建乡村振兴博弈模型,分析得出:在实现乡村振兴建设中,只有建设主体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实现乡村经济发展。其次,分析广西沿边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由于受到人才引进难、产业融合低、筹资能力弱与劳动力外流等方面的发展阻碍。最后,为广西沿边民族地区的构建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即:"产业集聚模式、城乡一体化模式、边境贸易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招远市九曲蒋家村成功地探索出自己的经验做法。促乡村振兴要抓经济建设,坚持因地制宜;促乡村振兴要抓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促乡村振兴要抓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促乡村振兴要壮大集体经济,共享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主要从体育赛事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索体育赛事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以此来彰显城市特色,激活城市发展潜力,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体育赛事旅游产业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乡村振兴视域下体育赛事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体育赛事旅游产业发展的整合度不足;品牌效应不足;赛事组织制度欠缺,运行不规范。优化路径包括:深挖地方文化内涵,打造体育赛事旅游品牌;拓展社会参与方式,多维度推广体育赛事;建设体育旅游景点,打造知名体育旅游线路;优化产业运营体制,推动赛事供给侧改革;加强地方资源融合,提高城市品牌影响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充实体育旅游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8.
新疆红色文化资源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研究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逻辑,分析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产业、生态、基层党组织、人才和乡风文明等五个方面的效用,掌握目前发展的不足,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人才培养,创新乡村特色品牌产业,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培育创业型职业农民是应时代发展和国家建设要求的必然措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才培育必须要了解乡村建设与农民的发展现状,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创业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本篇文章首先进行乡村振兴战略下对创业型职业农民培育推行意义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的分析,并结合目前创业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一些乡村人才振兴、培育创业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乡村新闻官制度诞生于广东清远,乡村新闻官用本地方言生动宣讲上级政策法规,讲好本地事,助力农户脱贫致富。为了使乡村新闻官制度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增强实际效果,可以从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设施、夯实新农人的培训、强化融媒体的增值属性等方面进行优化。乡村新闻官制度在激发乡村内在动能、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一个生动样板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