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于男子400m跑运动员来说,速度与耐力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必须加强速度耐力训练,找寻合适的训练方法,确保能够在长时间的跑步状态下发挥自身的最大速度。本文主要分析男子400m跑速度耐力练训练方法,结合其他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从而帮助男子运动员在400m跑过程中保持较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长+短”——中长跑训练中的捷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长跑是田径运动中的速度耐力项目,其特点是长时间进行大强度的肌肉活动。我在长期从事小学教学训练实践过程中,总结摸索出了一套“长加短”的训练方法,其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3.
速度耐力是短跑运动员要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因素,通常用大强度、大数量、长距离的训练方法来培养速度耐力,但往往适得其反,尤其是训练水平还不高的运动员.而极限下强度的训练方法有其特色和优点,应不断调整两种训练方法在训练中的比例,以达到最佳组合,迅速提高短跑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1.中长跑训练要以"速度耐力"为核心当前田径竞赛水平越来越高,中长跑的趋势是向着速度耐力的方向发展。要想努力提高中长跑项目水平,就必须要提高田径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几年来我的指导思想是业余田径队运动员的基础训练,要在发展一般耐力的基础上,以"速度耐力"为核心,并在训练中不断地摸索发展业余田径运动员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为期三个月的短跑和耐力训练对青少年男子股外肌肌纤维面积、糖酵解酶(磷酸果糖激酶;PFK)和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影响。对停止训练六个月后的酶活性也进行了测定。耐力训练使最大吸氧量(VO_(2max))、慢肌纤维(ST)面积、快肌纤维(FT)中FTa型纤维的面积和SDH活性均显著增加。停止训练后,VO_(2max)和SDH活性均降低到训练前水平。短跑训练仅导致PFK活性显著增加。停止训练后也降至训练前水平。研究表明,青少年男子骨骼肌酶的变化依训练方法的不同而具特异性。其变化的性质与成人相似,只是在量度上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6.
直接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若干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力量训练方法具有较强的指向性特征,方法不同,效果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但是至今为止,仍有不少教练员由于对这种指向性特征的认识不足或者含糊不清,致使训练效果事倍功半甚至停滞不前。为此,本文拟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对力量训练方法的负荷特征、最大力量评定和肌纤维类型的测定、力量训练时间特征以及力量和耐力训练的组合效应等直接影响训练效果的四方面内容进行文献综述,以期更好地为训练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7.
三、发展耐久力方法耐力是人体长时间持续工作的能力。尤其对赛跑和多项运动员来讲要求更突出,它是取决于运动的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工作能力和肌肉代谢作用。也取决于善于省力的本领和技术情况在训练中通常分为一般耐力和专门耐力两种:1.一般耐力:是人体以中等或小的强度进行长时间的工作能力。2.专门耐力:是人体在一定的时间内,能持续进行较大强度运动的能力。没有专门耐力,不能  相似文献   

8.
77.耐力训练方法是指发展一般耐力素质的具体途径和办法。一般耐力训练方法主要分中时重复练习、长时重复练习、短时持续练习、中时持续练习、长时持续练习、法特莱克练习、极强性间歇练习、强化性间歇练习、发展性间歇练习等方式。这些耐力训练方法的特点已在有关词条中说明。显然,这些耐力训练方法对于发展不同的耐力素质各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认识和掌握这些耐力训练方法的特点和功能,是教练员、运动员提高耐力训练效果的必备条件。这些耐力训练方法在能量代谢系统的供能比例上的各自特点如表1所示。表1耐力训练方法在能量代谢系统…  相似文献   

9.
通过综述非稳定性抗阻训练方法、原理及作用,发现中度不稳定状态结合抗阻训练的效果最好,中度状态下较低负荷是激活和募集核心肌肉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机体的稳定性、躯干核心力量和肌纤维的协调用力;高水平运动员的相关研究证据较少,需进一步研究确认。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将来的研究应着重于明确不同程度的"非稳定状态"与训练效果之间的关系、非稳定性抗组训练改善本体感觉的生理机制以及验证非稳定性训练是否有助于提升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表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少年基础期大运动量中等强度游泳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泳是耐力性项目,许多游泳强国认识到大运动量训练是提高少年基础期游泳耐力的必须途径。打好耐力基础定要采用中长距离自由泳的训练方法来达到量的积累。实践证明,量的积累还要与适当的强度训练相结合,才能达到预定的耐力训练目标,从而为耐力素质的飞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肯尼亚长跑运动员的成功并非偶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环境因素、生活条件、传统习惯、高原训练及政府资助等。制定的训练方法除与之相适应外,重点强调运动员自身的“感觉”如何。训练方法要点如下: 1.进行长距离的耐力跑(20—25公里),以发展有氧耐力。少年运动员的长跑训练计划也通常每周达到100公里。 2。根据传统的负荷变量原则,进行5—10公里的法特莱克跑。  相似文献   

12.
正短跑运动员的加速度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保持最高速是训练的重点,这也就是所说的速度耐力,速度耐力距离的选择一般采用接近专项距离,或者等于,或长于专项距离,但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加长距离为宜。对于不同水平的运动员首先应该有个量的积累,在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逐渐缩短间歇时间,提高练习密度,同时提高练习强度。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优秀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员Ⅰ型纤维的百分比明显占优势,而速度性项目的运动员则Ⅱ型纤维的百分比显著要高。一部分学者认为运动员肌纤维类型的上述特点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是经过训练后肌纤维产生适应性变化所致。笔者认为:肌纤维类型可以相互转变似乎更加符合生物进化的客观规律。并指出肌纤维类型的转变是一个从量到质的转变过程,具有量和时间两方面的因素。只有达到一定强度并同时持续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导致肌纤维类型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4.
周期性耐力项目专项体能训练有效强度负荷区间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现代周期性耐力项目高水平专项体能训练的实际出发,以一般训练学为理论依据,提出了周期性耐力项目专项体能训练有效强度负荷区间概念.在分析周期性耐力项目核心竞技能力体能结构的基础上,基于有效强度负荷区间概念,对发展"速度一耐力二元复合素质"的极限强度负荷区间训练法、强度逼近训练法、逆向负荷结构训练法等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就训练类型来讲,由于肌肉中肌纤维比例的不同,属于"耐力型"的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中的速度,常常接近他们的无氧阈速度,他们必须在平时努力提高自己的无氧阈水平,尤其是在运动成绩出现徘徊的时候,提高最大摄氧量就显得尤为重要。"速度型"运动员则相反,他们不需要提高他们的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速度。对"耐力型"运动员来讲,乳酸的产生会提高他们肌纤维中  相似文献   

16.
耐力是长时间负荷时抗疲劳的能力。青少年的耐力负荷水平是由生物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两个因素决定的。根据生物变化过程和持续时间,哈恩将一般的耐力性工作能力分成速度耐力、力量耐力、短时间耐力、中等时间耐力和长时间耐力几种。儿童又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不同的科学领域有  相似文献   

17.
薛胜利 《中华武术》2006,(10):46-47
耐力素质是有机体长时间工作抗疲劳的能力,它分为心血管耐力和肌肉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氧气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其目的在于提高机体输送氧气能力,促进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相似文献   

18.
一、耐力的概念(一)耐力的概念各国运动训练学和生理学的学者对耐力所下的定义不尽相同,如我国沈阳体育学院《现代训练80题》中提出“耐力即长时间的不疲倦的继续工作的能力”.美国格罗斯在《耐力》一书中对耐力所下的定义是:“耐力的概念广义来讲是指保持作长时间活动的能力”.苏联《运动生理学》中的耐力概念是:“人长时间完成某种脑力活动或身体(肌肉)活动的能力”.综合上述,耐力比较全面的定义可是“抵抗生理、心理疲劳,连续工作的能力”.从生化机制的观点看,耐力就是充分  相似文献   

19.
肌球蛋白重链是决定肌纤维收缩特性的主要因素,运动训练可造成肌球蛋白重链多种多样的改变,从而影响他们的速度或耐力。阐述了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对肌纤维转型、肌纤维肥大、肌纤维增生的影响,及肌纤维特性改变的时相等大家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91年美国人Dr Levine提出"高住低练"训练法后,许多研究者在肯定这个新型训练方法的同时也在研究其他的新方法,通过对高原训练及"高住低练"的学习和研究,发现通过"高练低住"与常规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同样能在减少低氧暴露时间的同时,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