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姜广平(以下简称姜):与你对话一定是很困难的。你很富有智慧,也有语言的机辩,能使语言飞起来。语言的狂欢在你那里达到了中国作家的极致,而我则显得有点口拙。  相似文献   

2.
姜广平(以下简称姜):陈思和的文学史说到先锋作家时谈到你对民国题材特别迷恋,而且由此影响了很多作家。他认为这里面有着一种低迷与颓废。但我却非常喜欢你的作品。有时,我觉得即便是在文学上也还是有着一种宿命的东西的。譬如,我读你的《花》系列,就觉得这些篇什应该是与叶的名字连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3.
姜广平(以下简称姜):看了你在《文学界》上的访谈,你道出了文学的本质,于我心有戚戚焉。我们这个时代,像你这样去理解文学本质的人不多。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社会老师姜老师,江湖上号称幽默大师,他的独门绝招就是搞笑。姜老师博学多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副800度的眼镜就是最好的证明。每次上社会课,姜老师就使出十八般武艺,逗得我们开怀大笑,本来很乏味的历史知识经过他的演变马上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令人回味无穷。记得有一次我们学到《新中国成立》一课时,姜老师操起了湖南口音,学起了毛主席,振振有辞地念道:“今天,中华人民共国和成立了……”嘿,你别说,还真有点像呢!可以后他却习惯成自然了,连平常说话都带着湖南口音,我们笑他说做“主席”都做出瘾来了。但姜老师也有严肃的时候。一次,…  相似文献   

5.
姜广平(以下简称姜):与你对话是我积久的心愿。今天得偿心愿,非常感谢你的合作。  相似文献   

6.
唐刀 《快乐阅读》2021,(7):18-24
在和时越分手后的第15天,姜拟答应了一个男生的邀约。只是,姜拟没想到男生会约她去玩密室逃脱。在进入密室之前,男生向姜拟介绍:"看过电影《昆池岩》吗?这家密室逃的主题可是跟电影1:1还原的,很真实。"姜拟摇了摇头,她很少看恐怖片。男生勾起嘴角,牵住她的手,说:"不要怕,我玩过密室逃脱,里面都是假的,我会保护你的。"  相似文献   

7.
“丁铃铛,你作业写得好马虎哦。”乔芬对小铃铛说。“我这叫行(xing)书。行书就要连笔,这不叫马虎。草书才叫马虎呢。”小铃铛还在诡辩(gui bian)。乔芬说:“你的行书给姜老师欣赏(xin shang)好了,姜老师会让你知道什么叫楷(kai)书的。”“姜老师,丁铃铛的作业写得马虎。”姜老师刚走进教室,乔芬就向姜老师告状。  相似文献   

8.
杨萍 《学语文》2012,(3):75-76
潘军是一位很会说故事的作家。在他的文字中,你总能感受到一种张力,真实与想象的交融,环境与时空的消解,确定性与不确定的互置,形成形式上的先锋特质。但在其先锋形式叙事的背后,所表达的情感与体验却是极其真实的。  相似文献   

9.
趁着假日,闯关小先锋们来到了奥秘精灵家。一到门口,小先锋们就看到关主痴痴地抬着头望向天空。小灵通好奇地问:奥秘精灵,你在抬头看什么呢?我在看云呢,你们看天边的云,很奇特吧?这是我用最新型的造云机制造的云团。  相似文献   

10.
姜广平:我们先说你的自选集《越来越遥远》。《姐姐和弟弟》写得很有抒情性。在阅读这篇小说时,我读到了一些非常美好的句式,譬如:“我和他相处的日子并不多,可是非常‘亲爱’”、“他近乎快乐了”、“我非常地难为情了”……这些句子使我想问:你的阅读史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你是否曾十分迷过冰心和林海音?或者张爱玲、三毛她们?  相似文献   

11.
午饭后,姜旦旦回到小书房,又翻开作文本,看他那已经看了几次的评语:“姜旦旦同学,你的‘说’字为什么都是秃着头?你要知道,大多数‘说’字是要戴‘帽子’的。”姜旦旦还是没有看懂那评语的意思。他想:“同学们都说作文老师写的评语很有意思,我怎么就看不懂呢?”然而,姜旦旦还是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轻声地自言自语起来:“‘说’字秃着头?要戴‘帽子’?戴什么‘帽子’?……”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说”字不放。他看着看着,那“说”字一颠,闪动了几下,从作文本上站起了一个小小的秃头“说”字人!那“说”字人一站起来,就朝着姜旦旦哀求说:“旦…  相似文献   

12.
姜广平(以下简称姜):很多人都认为你是新写实流派中的旗手型作家,与《烦恼人生》时期的池莉是新写实中的双子星座。你如何看待这种定位?当然,我知道这种分类法,你不一定接受,更不一定喜欢。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小读者,一说起共产党员,尤其是优秀共产党员,你的脑海中闪现的也许会是电视上看到的先锋模范人物。其实,作为一个拥有近8000万成员的组织,党就在我们身边。你的爸爸妈妈,你的老师,你的邻居,居委会的大爷大妈,警察,工人……也许,他们看起来都很平凡,他们都默默无闻,那么,在他们身上,有没有让我们感动、值得我们学习的故事呢?这不,上海市少先队员积极行动起来,积极寻访身边的优秀党员。通过他们的采访稿件,相信你们一定会对优秀党员有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300多户人家的山东省龙口市后店村,有100多户种大姜。70多岁的殷守元是有名的“老姜把式”。一年年过来,村里人种大姜都比着他的“墨线”星。 偏生有个高中毕业生在他跟前“尥起蹶子”,说要创大姜高产不能再守老套套,必须增加“科技含量”。这个高中毕业生是谁?——殷守元的小儿子殷积树。 那还是1994年,小殷高中毕业回乡也种姜。这父子俩的两块姜田靠在一块。老殷问儿子:“你说的‘科技含量’指什么?”小殷道:“就是新法种姜,铺盖  相似文献   

15.
写作实际上是虚与实的较量——苏童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者:苏童你好!你有一篇小说叫《仪式的完成》。陈晓明有一篇论先锋文学的论文叫《最后的仪式》。今天,我面对你,也应该算是一种仪式。  相似文献   

16.
张文娟 《教育文汇》2012,(11):26-26
"张老师,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去年5月的一天,我正站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发呆",姜老师拍拍我的肩膀,一脸严肃地说道。我随口回应:"就来,什么事?"姜老师微微一笑:"你来了就知道了。"多大事啊,他这么神秘兮兮的。我随着姜老师来到他的办公室。他拉开抽屉,拿出一封信说:"早上我去收发室帮你领回的。是不是  相似文献   

17.
【编辑推荐】你知道知名的司母戊鼎有一个假耳朵吗?你知道孟姜女姓姜不姓孟吗?你知道汉代穿深衣的人所穿的裤子是露屁股的开裆裤吗?你知道最古老的同心结是什么样子吗?你知道黄帝战蚩尤的真相吗?你知  相似文献   

18.
刚才何部长宣读了省委的决定,红梅和越华同志做了很好的发言,特别是姜省长的讲话,很有指导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偏心的老师     
当你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时,一定会怪我太没礼貌了,怎么能随便说自己的老师“偏心”呢?请你不要过早地评论我的是与非。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新学期,我们班由全校“偏心”得出了名的姜老师当班主任,他个子不高,头发根根直立,一脸严肃劲儿,乍看上去还真有点像“鲁迅先生”呢。②(抓住了人物的特点,突出了与众不同之处。)有的同学得知这个消息后欢喜得不得了,因为有了他,我们可以全面发展;而我却满脸愁云,因为早就了解了他的底细,他对待学生的做法简直让我无法接受。③(间接地写出了人物的个性。)但谈起工作来,大家都很敬佩他。姜老师…  相似文献   

20.
有人这样认为:姜广平这个家伙好像并不如他自己所讲的是抓住了两个世界,很可能是三栖的,更有可能是四栖的。他写教育教学论文,写小说,写散文,写文学评论,每一样都写出了样子。年前,媒体上有一些朋友到宁波来,与我交谈时,也问我:广平,你究竟是一个几栖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