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瑞生 《考试周刊》2012,(46):47-47
初中文言文教学往往注重字词的落实而远离学生的生活体验、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世界。而初中入选的文言文都是经典,既有规范人行为道德的伦理价值观念,又有中国式的智慧,蕴涵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传承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经典文本,通常是指那些经过历史沉淀、实践检验、大众认同而最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原创性、奠基性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产生过广泛而积极影响的文化产品。经典文本是人类智慧与创造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发展轨迹和程度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人类曾经达到的生命境界和思想高度,是人类一切文化传承和创造的基础和参照,具有独创性、典范性和永久性等特点。作为中文专业教学领域中的经典文本主要指文学经典文本和文论经典文本,同时也包括相关的文化典籍和人文著作。经典文本在中文专业教学中具有人格境界与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示范意义,本文结合写作课程教学来探讨一下经典文本阅读在中文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贺瑞 《陕西教育》2005,(1):42-42
英语教学不将传统的语言教学与文化结合起来,将难以有效履行起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的使命。把传统的语言教学与文化结合起来,在英语教学中即是指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移入所学语言国相关文化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过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一般也叫作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讲授语言中蕴藏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问题,而且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原则。这样,可以有效克服传统英语教学内容的缺陷,从而进一步提高运用和掌握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经典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绮丽瑰宝。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让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诗文的诵读教学,既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也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超越。如何让小学生喜爱诵读经典诗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随着各种文化思想的涌动,不少学生淡化、漠视了我们厚重的传统文化。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注重传统文化教学。一、扩展阅读范围,诵读国学经典新课标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诵读古代国学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从而提高  相似文献   

6.
美国堪萨斯中南部教育服务中心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组织等三方面构建了一种以中国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既尊重汉字的教学规律,又注重发掘汉字的文化底蕴;既重视人伦日用的反复练习,又强化传统经典的朗读背诵;既重视经典的学习,又重视经典的力行教育。这一汉语教学模式对促进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在加强学生的背诵,强化汉字教学,以及在教材编写中加大中国文化的融入力度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 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的良好发展。基于此,本文浅要阐述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存在 问题,并分别从诵读经典,润物无声;渗透经典,强化理解;联系 生活,融入经典等方面,提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 透策略。  相似文献   

8.
传统语文教学课程或者阅读课程,多是把单篇的经典文章或经典作品中的语段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往往又偏重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缺乏对作品文化层面的解读,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也不强。从经典文本阅读的角度,指导学生多读经典作品、读懂经典、读活经典,以帮助学生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情况下,绝大多数的语文作文教学当中,都有着很多的功利化的现象存在,也有着一定程度的速成化的现象存在。这种问题的普遍存在,对于语文教学的长期发展的影响是非常不好的,因此,在大多数的语文课堂当中,都存在着一种普遍注重教学的操作技巧,却忽视了对于作文素养的培养的情况,因此,使得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出现浅薄化的特点,因此,在作文中渗透进入传统文化,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王浩 《江苏教育》2023,(14):62-65
语文课堂是汉字教学指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挖掘文化主题,增强文化体验,触摸文化脉搏;在写字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感受书法的实用美、艺术美,领略从写好笔画到写好篇章的文化意涵;在用字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积累经典语言,并感受汉字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传统语文教学课程或者阅读课程,多是把单篇的经典文章或经典作品中的语段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往往又偏重语文知识的学习、理解、运用,缺乏对作品文化层面的解读,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感也不强。从经典文本阅读的角度,指导学生多读经典作品、读懂经典、读活经典,以帮助学生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力。  相似文献   

12.
高考高分作文尤其是满分作文中有一类佳作特别引人注意.我们姑且称之为“文化作文”。所谓“文化作文”.一般指充满文化内涵的一类文章,其特征是根植于文化的土壤.在经典文学、经典艺术中汲取营养.让作文散发出文化的芬芳。记叙文在深刻剖析题意的基础上,应用经典艺术或成功人物的经历等构思情节.准确地表达文意:议论文也是应用经典文化或艺术材料.将论题和情思指向幽微之处.引向人心世事的核心方面。住考场急就的作文中.“文化作文”显得中尔不群.有的甚至是奇思妙想.令人为之神往!有鉴于此,我们觉得有必要探寻“文化作文”的写作艺术.追踪作者阅读的现实指向.这对高中作文教学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3.
经典文化一直扎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被传承。教师应在教学中致力于引导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让学生明白要珍惜"年少"的宝贵,并带着他们去细细品味"文化"的积淀,让中国宝贵的经典文化去充实学生们的快乐童年。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沙地文化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是生成作文的优质资源。教师可将沙地文化课程资源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观赏、体验、品味中获得沙地文化的熏陶和启迪,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而发,展示生命的原生态,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5.
教师可以尝试在日常碎片化阅读、经典阅读、文化热点现象、教材教学中寻找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材料,然后尝试添加写作任务,进而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更新了传统文化考查方式的同时,也丰富了写作内容,拓展了写作空间.  相似文献   

16.
经典诵读教学的文化价值意蕴非常深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认知价值,文化选择、保存价值,文化内化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文化经典的教学,应当与时俱进,去粗存精,把握时代脉搏,汲取文化经典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养分,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提纲挈领,横纵比对,大胆取舍,指导学生快速有效地领会文化经典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以便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段建宏 《现代语文》2007,(8):120-122
“文化作文”是近年来大量出现在高考满分作文行列中的一类作文。所谓“文化作文”,就是指那些“富有文化色彩与浑厚的文化底蕴的作文”。“文化作文”主要选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诗文曲赋、经典名著等文化含量很高的材料作为写作内容;行文中多采取引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语言华美。“浑厚的文化底蕴、丰沛的文化内涵、较高的文化品味、深刻的文化认知是文化底蕴文章写作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江典秀 《学语文》2008,(4):52-52
名人名言往往具有哲理性,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恰当而巧妙地运用名人名言,无论是新课教学、作文练习,还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都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