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选取2000-2011年使用SCL-90量表调查普通中学教师的76个研究,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报告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全面考察21世纪前12年我国普通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及其发展变化与亚群差异.结果发现,普通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极其显著地低于金华等的全国常模,躯体化、焦虑、恐怖得分非常显著地高于唐秋萍等的合并常模;后6年,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得分显著上升;女教师焦虑与恐怖非常显著地高于男教师;除人际敏感与偏执外,兼任班主任的教师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非班主任.可见,普通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须特别关注女教师与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健康;金华等1986年的常模与21世纪的教师已不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职工教育》2014,(22):67-68
本研究随机抽取吉林省四个地区11所学校509名中小学教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表明:绝大多数(83.69%)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在SCL-90总分和多项因子得分上高于全国常模,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教师;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班主任教师。  相似文献   

3.
汶川大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汶川地震灾区85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SCL-90症状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即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成人常模。(2)女教师恐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教师,男女教师在SCL-90其它症状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主科教师与剐科教师,班主任与非班主任在SCL-90症状总均分以及部分因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主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副科教师,班主任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班主任。  相似文献   

4.
采用(SCL-90)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96名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在躯体化、强迫、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五个方面的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正常人常模: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普通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在躯体化、焦虑、恐怖、偏执等方面的因子分明显高于老年组;女教师在敌对性和偏执两个方面的健康水平明显低于男教师.  相似文献   

5.
应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佛山科技学院150名参加足球选项班进行学习的大学生测评.结果表明:研究对象SCL-90得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方面与全国常模因子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练习足球年限与练习者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独立学院的贫困生与非贫困生进行部分抽样调查。通过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贫困生多项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差异显著;非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情况优于贫困生,除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外,其他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恐怖差异显著;贫困生中男生心理健康情况优于女生。教育措施:完善资助政策;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班级心理委员制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河南省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文章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与自编的"河南省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压力问卷"对河南省部分农村中职学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第一,与全国常模相比,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各个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说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第二,恐怖、躯体化、强迫症状和抑郁是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第三,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职业认同、经济、职称评定等方面。由此文章建议建立农村中职教师心理健康的多维教育、预防和维护体系,以提高农村中职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了解粤西地区某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现状为目的,采用SCL-90和EPQA问卷对1402名学生进行测查。研究发现,新生除恐怖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外,其他因子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在地域、专业类别等方面的差异显著,该校大一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4所中学的152名教师进行测试,探讨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高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初中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男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师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人格特征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EPQ和一般情况问卷对5270名新生进行测试。结果:除恐怖因子外,高师新生SCL-90其余各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内外倾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显著低于全国青年常模;人格特征、对专业的满意度、生源地、体育运动、是否开设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缓交学费、学科类别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高师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人格特征及环境、教育等因素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3089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依据。运用SCL~90对3089名新生进行团体施测。新生的各因子分都显著高于国内青年常模;女生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5项因子分以及总分显著高于男生,而敌对因子分则明显低于男生;文科新生的强迫、敌对和精神病性三个因子分显著低于理科新生,而恐怖因子分则显著高于理科新生。新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低于全国青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了解师范类专科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及量表施测的方法,对陇南师专754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第一,专科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分均值普遍高于同年龄组常模,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二,问卷调查显示,对专科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学习压力,这与SCL-90量表施测结果是一致的;第三,量表各症状中,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上,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大学生。师范类专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偏低,学校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3.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90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90名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与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对性别、生源地、家庭不同群体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我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问题突出;女生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症状比男生突出。农村生源与城市生源学生除了敌对,其他因子均差异非常显著;家庭不和谐学生心理问题比家庭和谐学生严重。应及时对大一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并有针对性地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以提高90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生命愿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生命愿景量表对不同年级28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生命愿景整体水平略低于男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消极生命意义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各个年级在焦虑、恐怖和偏执的因子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大学生生命愿景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但消极的生命意义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经采用SCL-90问卷,对112名享受助学贷款的贫困大学生和479名非受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1)享受助学贷款的贫困大学生在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两项因子的得分上显著高于非受助大学生,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发生率上这两类大学生无显著差异;(2)享受助学贷款的贫困大学生中女生在恐怖因子的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发生率上女生与男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调查我国部分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探讨心理压力的成因,为改善和提高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国部分高校的1800名女教师进行心:哩测评。结果不同任教科目、不同职称、不同工资水平的高校女教师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教龄的高校女教师在躯体化、强迫、敌对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尽早加强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中小学教师的各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常模,其中在人际关系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都呈现极显著差异(P<0.001);中小学女教师SCL-90测验分值均高于男教师,在抑郁因子得分和阳性项目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恐怖因子得分上差异较为明显(P<0.01),其余无显著差异(P>0.05〕;边远地区、城市、县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测验分值依次增高,城市和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除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及阳性项目数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差异均不显著(P>0.05),县镇农村较城市、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测验分值高出明显,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差异极其显著(P<0.001),县镇农村和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焦虑、恐怖因子差异也极为显著(P<0.001)。结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不佳,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较男性稍差,城乡差别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安徽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1名农村特岗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18.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农村特岗教师SCL-90总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2)不同性别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中男性在敌对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3)不同学历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中本科学历教师在敌对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专科学历教师;(4)不同学科的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特岗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差异,其中独生子女的教师在强迫症状、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以及心理健康总分上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教师;结论: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SCL-90量表对我院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本省高职学生常模水平,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偏执、焦虑、敌对和抑郁方面得分都高,且有显著性差异。我院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水平。女生分数均高于男生,且在除敌对和偏执的其他7个因子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