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勍  何大顺 《科教文汇》2012,(22):146-148
翻译过程中的对等涉及读者反应及语言、文化背景等问题;新闻的独特性又决定了其翻译需有别于文学翻译等其他文本翻译。本文从新闻翻译实践出发,探讨如何在动态对等理论指导下,通过增译、减译和重组信息后的改译等策略,使译文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文所传递的信息,同时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有最大趋同的认知感受。  相似文献   

2.
基于外宣文本翻译的传播性特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其中包括语际信息转换是否恰当、译语是否通顺流畅、译文是否符合目的语读者审美视野等。"变译"是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在特定场域下为特定读者而译的一种翻译行为。本文在分析外宣翻译异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外宣文本中所采用的"变译"策略对实现翻译过程中语际转换、文化传递、信息传播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纽约客》中“皇室的烦恼”这一章,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分析文本特点,在翻译实践中,探索英汉互译中词汇翻译策略和技巧,最终达到译文和源文本在词汇、句法和文体上的有效对等。  相似文献   

4.
吴英平 《科教文汇》2012,(11):135-136
高校网站作为对外传播信息的窗口,英文译文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等获取信息量的正误,影响传播效果。在翻译时要遵从读者的阅读要求和习惯,将译文变通为读者易理解的文字。变译是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要求对原作进行变通和翻译,适用于科技信息翻译、新闻翻译等实用文本翻译。网站有明显的宣传特点,属于实用文体,适用变译理论。本文用七种变译手段中的"增"、"减"、"编"、"缩"、"并"来说明这些策略是如何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的。  相似文献   

5.
叶玲 《科教文汇》2007,(11X):192-192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有两种方法“归化”和“异化”。为了准确传达源语文本的信息,笔者提倡异化和归化的交替使用的。这就要求了译者熟知不同的文化,不单把文本意思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更要有效地传递文字里隐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6.
刘励  刘珊 《中国科技信息》2007,(10):220-221
幽默带给人们欢笑,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翻译幽默,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操不同语言的人们互相之间得以分享幽默。好的幽默翻译,不仅应当译文地道,而且能够准确地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使译文读者理解幽默的内涵。本文首先探讨了幽默翻译的目标,即语用等值,以及关联理论对幽默翻译的启示。并将幽默分成普遍幽默,文化幽默和语言幽默三种情况。通过分析英汉互译的幽默实例,着重论述了注释和归化两种翻译策略。这两种策略在幽默翻译中是可行和值得提倡的。无论使用哪种方法,使译文读者理解幽默内涵是幽默翻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翻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枫红 《科教文汇》2008,(30):235-236
在翻译过程中,文本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译者的前理解,译者对翻译过程中的创作自由度是有限的,须以原文文本为依据:译者还要相信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文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文学接受过程中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在阅读欣赏时的主观能动性,翻译活动应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8.
史诗奇幻文学中的地名承载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信息,对奇幻作品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其几乎全为虚拟的生造词,翻译起来十分棘手。如何克服中西文化的隔阂和差异、准确传递原著的文化信息并降低阅读的陌生感,使译文读者收获到与原著读者相同的阅读体验是地名翻译的重难点。《冰与火之歌》的中文译本对地名的处理方式体现了译者的翻译主体性,亦有一定客观翻译规律可循。文章将以《冰与火之歌》中的地名为研究对象,总结出西方史诗奇幻文学中地名的一般性翻译方法和基本翻译原则,为奇幻小说的地名翻译指明主要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般有两种方法"归化"和"异化".为了准确传达源语文本的信息,笔者提倡异化和归化的交替使用的.这就要求了译者熟知不同的文化,不单把文本意思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更要有效地传递文字里隐含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0.
乔迎新 《金秋科苑》2010,(22):136-136
在翻译中异化翻译方法尽量保持源语的信息,以原文读者为中心,能够把源语的文化最大限度传递到译入语当中,丰富译入语的文化。而归化是以译入语的读者为中心,遵守译入语语言文化和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在翻译界对这两种翻译方式哪一个为主的问题也进行了较有深度地论辩。本文从翻译策略的角度,对异化、归化进行了重新思考。笔者认为采用哪种翻译方法要看文本的类型,对这两种翻译方法应该进行最大限度的整合,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青 《科教文汇》2013,(11):85-86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手段之一。翻译界也引进了西方语言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语言的各个层面分析以及对语义的分析来确定译文的确切意义,并根据不同的情况转换成适合语境的目的语。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一般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正迁移是助长性的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能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在翻译中注重方言的运用,可以使译文更加生动。  相似文献   

12.
袁琴芬 《科教文汇》2011,(2):125-126,147
语篇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它从语言学的角度或用语用学的方法研究语篇的产生、分析和理解。对篇章的理解首先是对意义的理解,因为翻译说到底是语篇的翻译。就翻译思维学而言,在翻译的理解阶段,必须切入语言(原语)与其使用情景(语境)之间的关系,理解"使用中的语言"的语篇(Discourseislanguageinuse),透彻把握其语篇性(textuality),然后构建译语语篇,并再现源语语篇的各种显在的和隐在的语篇特点,制作出理想的译品来。  相似文献   

13.
Recently,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within the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research community. However, since most recent works regarding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have been done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re are accordingly not enough sentiment resources in other languages. Manual construction of reliable sentiment resources is a very difficult and time-consuming task. Cross-lingual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aims to utilize annotated sentiment resources in one language (typically English) for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of text documents in another language. Most existing research works rely on automatic machine translation services to directly project information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However, different term distribution between original and translated text documents and translation errors are two main problems faced in the case of using only machine translation.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we propose a novel learning model based on active learning and semi-supervised co-training to incorporate unlabelled data from the target language into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a bi-view framework. This model attempts to enrich training data by adding the most confident automatically-labelled examples, as well as a few of the most informative manually-labelled examples from unlabelled data in an iterative process. Further, in this model, we consider the density of unlabelled data so as to select more representative unlabelled examples in order to avoid outlier selection in active learning. The proposed model was applied to book review datasets in three different languages.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our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ross-lingual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and reduce labelling efforts in comparison with some baseline methods.  相似文献   

14.
文化的交流以语言为媒介,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传统的翻译研究历来比较重视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而对语言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则研究不够。成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信息,普遍存在于社会风俗,宗教文化,历史典故,传统习俗等等文化体系中,是一个民族的文明,文化积累的精华与结晶。同时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翻译要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传递成语中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于是在此试图从文化翻译学的角度,从语用学的顺应论角度,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顺应来研究成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5.
周以 《科教文汇》2014,(14):101-102
翻译的根本任务是求得译文和原文的对等,这就要求译者将原文"忠实"地译成目的语。因此,在翻译作品中,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译者是影响和决定翻译的最大因素,而其素养也就成了决定译文优劣的关键之一。本文以中国三大翻译高潮为线索,梳理了不同时期不同翻译标准下对译者素养要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张家军  马婧 《科教文汇》2014,(17):100-101
翻译不是逐字死译,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为了确保翻译更加忠实有效地传达原文交际目的,应当跨越文化间的鸿沟,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用译语再现原文本的交际目的。本文通过翻译实例,提出了文化翻译中的三个翻译原则,揭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如何用以上三个原则处理好文化间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国萍 《科教文汇》2012,(31):125-126
文化信息等值一直是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所追求的.然而,文化差异总是导致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原文文化信息的丢失、扭曲的发生 翻译等值问题一直是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但是,大家对翻译等值概念本身的界定,以及对其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价值和作用的认定却不尽一致,有的甚至相差甚远,由此引发的争论似乎也未见停止.本文对文化差异引起的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信息不等值的几种情况,以及因文化差异而对一些翻译进行相应的调整等问题进行了浅谈.  相似文献   

18.
陈莹 《科教文汇》2014,(25):159-160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在所有语言要素中,与文化联系最为密切的是词汇,而文化负载词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篇文章立足于文化翻译的角度,对两部英译本中的典型示例进行比较评估及详尽分析。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译者应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采取多样的翻译策略力求最大程度地再现源语文化的特色,以便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等值翻译,这便要求译者在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的前提下翻译文化因素时尽可能多地使用异化策略。必要时,适当地采用“中国英语”而非“中式英语”对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9.
王秀芬  陈文娟 《科教文汇》2012,(16):137-138
当今社会背景下,对外宣传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对外宣传的诸多环节中,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目的语受众的接受程度以及传播预期效果的实现。但目前国内研究热点多聚焦在官方外宣材料。本文重点讨论民间外宣材料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并结合"Map"双语杂志进行实例评析,以促进民间外宣翻译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