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责任编辑的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图书质量问题被屡屡曝光,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责任编辑可以说难辞其咎。因为书稿交到出版社,责任编辑首先要对书稿进行初审,写出审读报告,要对书稿的学术水平、文字表达水平、出版价值等做出评价,并决定是否采用。然后,如决定采用,就要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解决书稿中存在的问题,并填写编辑加工记录。最后,还要通读清样和审读样书等等。可见,一部高质量的书稿,能否生产出高质量的图书,与责任编辑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2.
一本书稿在经过审读、决定采用后,就转入编辑加工阶段。编辑加工包活文字加工和技术加工,它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以求减少以至消灭书稿中的差错,使书稿符合出版要求。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还必须妥善地处理好与它有关的一些问题。现在把两者加在一起,名为“编辑加工十题”。一、如何发现问题编辑加工的第一步,是了解书稿中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加工?也就是首先要从书稿中寻找差错、发现问题,作为编辑加工的依据。书稿中是否存在问题是从能否符合成书发排的要求出发的,凡是不合要求的都是问题。寻找问题时,态度要认真、仔细、严格,要掌握并运用好逻辑学和语法修辞两件工具。  相似文献   

3.
书稿审读加工五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忌缺乏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修养.审读加工是编辑的一项基本工作,但一些编辑往往马虎对待,草率行事,其结果造成书稿问题很多,甚至错漏百出.有的编辑水平并不低,能力也较强,可是经过他们审读加工的书稿,质量却不高,存在高水平犯低级错误的反常现象.  相似文献   

4.
王丽璇 《今传媒》2016,(2):126-127
出版物质量是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出版社的实际运营层面,还是国家整体的出版管理制度层面,出版物的质量历来都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中国光辉的青铜时代》书稿为例,从撰写审读报告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稿件总评、编辑加工等方面,深入阐述对书稿进行全方位的加工,结合编辑在处理书稿中遇到的具体情况及采取的有效办法,提供编辑在书稿处理过程中解决类似问题的参考思路,以期增加文化科普性读物编辑与作者沟通交流的有效性,拓展编辑加工工作的思路,以及提高作者写作对策划意图的实现率,最终实现优质图书的顺利出版.  相似文献   

5.
近日,几位出版界同志在一起闲聊,谈到如今出版的图书越来越多,但值得阅读的图书却越来越少,有保留价值的图书更少.自然,这里的"少",是相对数量的"多"而言的.从绝对量来看,可读的书与可保留的书,也还是有一些的.不过,数量和质量的严重不对称,形成触目的翘脚现象,则是当前出版业之痛. 忽视质量,盲目发展数量,有违出版的功能.出版是一种文化的选择.由于文化走向普及,社会上能够写作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并不是写出来的任何书稿都有出版价值的.出版的功能,正是要从大量的书稿中,经过比较选择,把优秀的著作物挑选出来,编辑加工成正式出版物,加以褒扬推广;同时认真把关,不让那些劣质文化通过出版得到传播.这样有取有舍,不仅由于出版的人力物力有限,不可能将所有人写出来的书稿都予以出版;更由于着眼文明建设的使命,不宜让那些劣质文稿问世传播.如今出版物市场鱼龙混杂,"鱼"多"龙"少,高质量图书不多,低质量读物不少,在相对程度上,就是缺乏应有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6.
编辑加工是一门技术。它是编辑对审稿后决定采用的书稿或对作者修改后宜于采用的书稿,按照出版的要求进行检查、修改、润饰、标注、整理提高的过程。通过消灭差错、核对引文、统一体例、确定标题等技术手段的处理,从而提高书稿的质量水平和可读性。对于外版书稿的编辑加工来说,编辑加工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以编辑技术为基础的创意再造的过程。在编辑加工外版书稿时,编辑不仅要进行技术处理,还要架  相似文献   

7.
“三审制”的回顾与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次与外商洽谈合作项目时,外商对我们的成本核算中要支付二审与三审的审稿费用表示大为不解。他提出.既然书稿已经由书稿编辑进行编辑加工,为什么还要有第二和第三个人来做这项工作?如果需要第二和第三个人来检查才能保证书稿质量的话,说明这样的编辑加工人员是不合格的,不合格的人员出版社为什么要聘他呢?……由于国情不同.编辑工作的模式不同,因此他的一连串问题使我们难以回答。但是引起我思考的是:这些国家没有三审制,图书的质量从整体上却好于我们(除去文字特点等原因),我们有三审制,图书的质量近几年却成了一个困扰人们的问题,在图书出版引入市场机制后,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审稿制度,才能确保图书的质量?这些都逼迫我们去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编辑加工是一门技术.它是编辑对审稿后决定采用的书稿或对作者修改后宜于采用的书稿,按照出版的要求进行检查、修改、润饰、标注、整理提高的过程.通过消灭差错、核对引文、统一体例、确定标题等技术手段的处理,从而提高书稿的质量水平和可读性. 对于外版书稿的编辑加工来说,编辑加工不仅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是一项以编辑技术为基础的创意再造的过程.在编辑加工外版书稿时,编辑不仅要进行技术处理,还要架起两种思维方式、文化差异,以及阅读习惯的桥梁,让一本"舶来品"的书稿"入乡随俗",甚至要化腐朽为神奇,将一本"选题失误"或者有翻译瑕疵的书稿进行弥补和创新,达到"二次策划"的目的,从而激发出其畅销潜质.  相似文献   

9.
经过三审认定具有出版价值、基本符合出版要求的书稿,可以进入出版流程的第二个环节——编辑加工。书稿的编辑加工任务应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即本书的责任编辑承担。责任编辑拿到书稿后,不要急于开始通读,应该先检查书稿的内容是  相似文献   

10.
在编辑工作中,要评价书稿的质量,必须从考察书稿内容出发。编辑只有在全面分析了书稿内容以后,才能了解书稿的质量情况,从而对书稿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评价书稿质量的标准,一般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书稿所表达的主题是否具有出版价值。也就是说,主题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政策、体现时代精神、顺应社会进步,是否给社会、给读者带来好的影响和效应。如果是编辑自己策划、组织的书稿,由于编辑已经考虑到书稿的出版价值,一般不会发生太大的问题,只要考察书稿是否充分贯彻了编辑的意图即可。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时候,因为…  相似文献   

11.
郭红 《编辑学刊》2021,(4):117-120
审读英文书稿时,编辑要特别注意书稿里的政治敏感问题和科学规范性问题,因为这两大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所以编辑在平时审稿中要把好政治关,同时处理好科学规范性问题,让书稿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2.
结合编辑加工实例,探讨了比对验证、分析验证、计算验证、推导验证、操作验证等验证方法在编辑加工中的应用.实践表明,验证是一种很有用的编辑加工方法,通过验证可以发现书稿中存在的表层差错及潜在问题,对于提高书稿的内容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项工作,总是由基础与结构等几大部件所组成,犹如建筑工程分为基础设施,外结构和内装饰。我想编辑工作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它也有确定选题、组稿,审读、编辑加工等几个步骤。我把选题、组稿作为编辑工作的基础,编辑加工就好似内装饰。比喻未必恰当,但确定选题和组稿的工作是一部书稿质量的基本前提,是毫无疑问的。假如一部书稿的选题、组稿工作基础不好,即使是技艺高超的编辑也是无能为力的。我们不否认有些较差的书稿经过编辑的加工可以达到出版水平,但这仅是“内装饰”而已,  相似文献   

14.
按《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校对应对原稿负责,消灭一切排字上的错误。”但在实际校对书籍稿件的过程中,须要注意的事项还很多。如能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杜绝疏漏大错,起到提高书籍出版质量的作用。一、要协助编辑把好书稿质量关。按常规讲,中级职称以上的编辑审读和加工整理书稿的水平是比较高的,各出版社也正是依靠这些“台柱”,形成每个出版社独具特色的出书体系的。但是,这不等于说他们编出的任何书稿都是高质量的,都是完美无缺的。在校对书稿时,校对人员应从把好出书质量关和对广大读者负责的高度出发,严格审校。只有这样,才能挑出书稿中的毛  相似文献   

15.
编辑加工是编辑工作中的重要的环节,也是编辑的一项基本功。出版社实行严格的三审制,对每一书稿都进行认真审核,层层把关,各负其责,使书稿的编辑加工质量有了保证。责任编辑在图书出版流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要按出版要求对政治性和科学性问题做深入的检查,对所发现的错误和不妥之处加以修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和重心,那么可以说组稿工作将是编辑工作的关键和前哨。这虽然是常识了,但对其意义仍有一个在实践中注意不够和在认识上需要深化的问题。我们知道,书稿是整个出版发行工作的轴心和基础。稿件的“齐、清、定”,将直接影响编务、设计、发排、校对和印制的速度与质量。惟其如此,书稿才被认为是出版工作的中心和基础。但更深刻的原因则还在于书稿质量的高下,它决定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出版社的编辑们被牢牢地拴在办公桌上,埋首于编稿、改稿和处理稿件,累月终年地辛勤劳作,其精神和毅力固然可佩可敬,但严格说来,这无疑是一大弊病。因为它不是把精力和重心放在发现和引导更多的作者去写出第一流的书稿,而是放在了对不成熟稿件的修删提高上,甚至放在了对那些基础较差、选  相似文献   

17.
所谓审编合一,是未经三级审稿决定书稿是否采用就进行编辑加工,把加工整理环节中对书稿的审读作为审稿环节中决定书稿是否采用的审读;把加工整理过程中处理书稿的记录作为审稿后对书稿全面评价的意见,并以此作为书稿是否采用的依据。当前,在一些出版社,三级审稿制没有很好地执行,不少编辑人员为追求速度、追逐利润而搞“审编合一”,这是导致图书质量严重滑坡的重要原因。一、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是编辑工作不能混淆的两个重要环节按编辑学理论,审稿和编辑加工是两个独立的工作环节,两者是不可混淆的。从任务看,审稿的任务是从出版专业的角度…  相似文献   

18.
编辑加工是一项非常严谨细致的工作,是整个编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本图书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与编辑加工的水平有关.任何一部书稿都要经过编校人员不同程度的修改加工,才能达到国家认定的出版水平.一部未经编校过的书稿,都与出书要求有着或大或小的距离,能够一字不动照发的文稿几乎没有.为什么互联网上有那么多海量的材料可以免费下载,而读者依然要花钱购买图书?说到底主要还是因为互联网上的资料没有经过编辑的精耕细琢不具有公信力,而图书通过编辑的加工使得原稿得到提升,弥补了原稿中的不足,使稿件达到完善.这就说明,编辑加工对提高原稿的质量能起很大的作用,编辑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图书存在的价值.所以加工编辑必须时刻保持一份质疑的心态来加工稿件,用存疑的目光审视书稿中包括各种符号在内的所有句、词、字,依靠工具书和请教专家来排除种种疑点,不仅仅凭个人记忆和道听途说式的答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观点摘要     
胡国臣: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编辑管理体制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胡国臣在“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特点与创新研讨会”上说:传统的编辑工作模式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编辑同时进行选题策划和书稿加工,由于发稿出书任务重,编辑2/3的精力放在了书稿的审稿和加工上,选题策划的力度远远不够,被动选题占了较高比例,造成选题整体质量不高。许多国外大的出版公司内部的编辑人员基本上都是策划编辑,而审稿工作基本上由公司外部人员完成。而国内出版社大多还是以传统的工作模式为主,编辑既做选题策划,又做书稿加工,虽然有一些出版社实行了策划编辑制,但…  相似文献   

20.
编辑加工是编辑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不会编辑加工的编辑,即使选题策划得再好,也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编辑.编辑加工不仅是为了保证书稿的质量,而且能发挥编辑的创造性,编辑加工对于提高编辑的政治思想水平、语言文字水平,增强鉴别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好的加工,可以锦上添花,可以点石成金,甚至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