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神童之殇     
华裔张世明曾是马来西亚的一个传奇少年:13岁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15岁开始在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20岁毕业获得博士学位,留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但4年之后张世明就悄然回到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2.
领悟压力     
经常有家长对孩子说"压力也是动力"。可是并非所有的压力都能变成动力,那些不能变成动力的压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起到负面作用。马来西亚有位名叫张世明的华裔"神童",天资特别聪慧,12岁就跳级读上了大学,15岁就到美国读博士。这件事曾在马来西亚引起过巨大轰动。然而,张世  相似文献   

3.
先看两则新闻: (1)据新华社电国家主席习近平4日在马来西亚国家皇宫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哈利姆。(2013年10月6日《羊城晚报》)  相似文献   

4.
倘若大家的头脑仍未生锈的话,应该还记得当年(1988年)举国(马来西亚)瞩目的11岁神童——张世明的罕见个案,那时张世明是传奇性“神话式”的聪颖幼童.后来举国上下为其募款,助其前往美国三级跳,就读著名大专的精英班。  相似文献   

5.
据国际教师组织网站(ei-ie)2013年3月6日报道,马来西亚中小学生保险新方案于今年年初开始全面实施,马来西亚政府已为所有搭乘校车的中小学生购买保险。据悉,政府斥资4000万林吉特(约合8000万人民币)用于购买通勤学生今明两年的乘车保险,约有150万名  相似文献   

6.
浅析岛屿之争的军事地理因素桑秀英\沈阳市大东区政府督学室丁宝泉\沈阳炮兵学院据外电报道,在我南沙平时露出水面的岛屿中,菲律宾占据着8个,其中的7个就设有军事设施。3.马来西亚侵占南沙概况马来西亚在1966年7月28日颁布《马来西亚大陆架法》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7.
信息     
郭熙教授应邀赴马来西亚作学术演讲2006年8月6日,马来西亚董教总教育中心举办“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发展形势与教学问题”讲座会。暨南大学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主任郭熙教授应叶新田主席的邀请,担任讲座会主讲人,就马来西亚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问题发表演讲。(刘潇潇)宗世海教授应邀在印度尼西亚大学作学术报告2006年5月22日,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宗世海教授应国立印度尼西亚大学邀请参加该校举行的关于汉语教学问题及汉语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的专题研讨会。他报告的题目是“外国学习者中级汉语写作写长教学法试验”;同时他还向印大师生简要报告…  相似文献   

8.
据马来西亚财经日报——《马来西亚储备报》(The Malaysian Reserve)网站2012年3月1913报道,欧盟驻马来西亚大使文森特·皮凯特透露.欧盟将与马来西亚开展合作.帮助马来西亚实现成为区域和国际高等教育中心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数字看点     
马来西亚大学生男女性别比例达35:65据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7月20日公布的消息,政府将在中学重点推介大学设立的职业技术等课程,吸引更多男生进入大学。马来西亚目前男女大学生性别比例为35比65。高等教育部部长卡立诺丁接受采访时说,必须从中学这一源头着手,解决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出国     
《出国与就业》2009,(10):12-13
申请马来西亚读本科 需先读一年预科 7月27日,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发布通知:自2010年1月1日起,前往马来西亚各私立高校修读本科专业的中国高中毕业生或高中在读生,需要修读马来西亚大学预科课程一年,成绩合格后,才能进入马来两亚大学第一年专业课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据新加坡最近的新闻报道,该国总理吴作栋形容年轻一代国人时国家的历史无知得“惊人”。他引述一份报章的调查向记者说,很多新加坡人不知道新加坡独立日,以及为何在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独立等基本事实。当地晚报《新报》在庆祝国庆日来临之前,向50名16—25岁的新加坡人进行测验,询问关于这个国  相似文献   

12.
动态     
《上海教育》2013,(6):4-5
中国 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设立分校 据马来西亚《星报》报道,继去年马来西亚政府正式承认中国820所大学的文凭之后,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近日再度确定,中国厦门大学将在吉隆坡国际机场附近的沙叻丁宜设立分校,预计在2015年9月开始运行,而这也是中国首个在海外设立分校的大学。  相似文献   

13.
华语情结     
其四我听很有特点的马来西亚华语,是在一个不到20岁的小伙子口中。他叫K.L.,华裔.马来西亚怡保市人,刚从中学毕业。瘦瘦的,静静的,眼睛清彻透明,整天埋头干活,一抬头,见有人在看他,立即脸红。这是华人传统观念中最老实本分的“乖孩子”,可是无论在大陆,在台湾、在香港,乃至在新加坡,都不很容易找到了,冷不丁从马来西亚走出来一个,我十分惊奇。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向读者详细权威地介绍留学马来西亚的情况,我们专门采访了马来西亚驻华使馆一等秘书陈文宙先生。他一看就是个标准的东南亚人,而且是一个幽默的马来西亚人,当我采访结束感谢他接受采访时,他笑着说要写好一点哟。马来西亚有很多华人,陈先生说他祖籍福建。他是在马来西亚长大的第三代人。怪不得,他流利的中国话应该比许多中国的南方人还要好得多。问:去年到马留学的中国学生有数字统计吗?答:去年发放签证的数目是11000  相似文献   

15.
国外信息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和马来西亚国家与农村发展部社会发展处共同举办的亚太地区第六届扫盲后教材编写研讨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总办事处、马来西亚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日本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合作下,于1988年9月21日至30日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政治中心古晋举行。来自亚太地区孟加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老挝、马尔代夫、马来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菲  相似文献   

16.
正2月4日,省教育厅印发2013年工作要点。2月5日,厦门大学与马来西亚新阳光集团关于共同建设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的合作协议书签字仪式在马来西亚首相府举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与马来西亚首相纳吉共同出席并见证签  相似文献   

17.
脸谱:朱丽倩,1966年4月6日出生于马来西亚。1985年参选马来西亚"新潮小姐"获季军名衔。1986年朱丽倩赴香港在朋友介绍下认识华仔。1991年开始有二人相恋新闻传出。  相似文献   

18.
《留学生》2006,(12)
如今,中国在国际社会已经享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中国逐渐被世界认知,中国文化的持久魅力会对世界影响越来越大;国外学习中文的热潮也方兴未艾。在马来西亚,对中国感兴趣的人有很多,学习中文的需求也很大。除了一些在中国投资的人士想学习汉语;一些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小孩学习汉语;为将来做一些知识储备。我有位美国籍的马来西亚朋友叫TOM,他为自己起的中文名字是李小龙。他是为了做生意才到中国来的,他刚来时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而现在和别人用中文交流根本没有问题了。据了解,他在马来西亚有许多朋友对中国都很感兴趣,他们经常通过上网或电子邮件了解他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一八年五月二日,三十五岁的苏曼殊病逝于上海广慈医院,临终前,除了两个交往一般的熟人,身边没有其他的亲人,也没有朋友.这情形倒的确象是他一生的总结??在生前,尽管曼殊获得了各式各样的称誉,赢来了??多女子的青睐,曾经有过许多显赫一时的朋友,但是在他的自我感觉中,他从来也没有忘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持锡托钵四海化斋的僧人,他从来也没有,也不愿意摆脱自己的孤独. 在苏曼殊短暂的三十五年生涯里,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东亚、南亚、东南亚这一片辽阔的地区,他被称  相似文献   

20.
画家爷爷     
我的爸爸有一个马来西亚的画家朋友,他叫叶逢仪,是马来西亚著名的画家,我叫他画家爷爷。去年12月,画家爷爷来蒙自举办画展,我第一次见到了画家爷爷。爷爷有七十多岁了,看上去精神矍铄、和蔼可亲。爸爸告诉我,爷爷不仅是大画家,还是插花艺术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