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永 《西藏科技》2001,(11):51-52
游离皮片移植做为外科封闭创面的主要方法,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我科自1996年以来行游离皮片移植32例,疗效满意,分析认为这与高原低氧环境所造成的皮肤毛细血管增生,以及空气湿度低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张振香  陈云芳  郭平凡 《学会》2001,(11):43-44
本文总结了对 4 2例主髂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患者手术治疗前后护理的体会。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全面了解其重要脏器功能状态 ,对患肢进行细心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出血情况 ,防止局部血栓形成 ,加强肢体活动 ,恢复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伤流液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及其与地上部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系在植物整体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探明杂交水稻根系生理优势的内在物质基础,我们于1983—84年,分析测定了大田杂交水稻和在不同育秧方式下的伤流液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籽粒蛋白质氨基酸组分及伤流液游离氨基酸的昼夜变化。根据试验要求,选用我省广泛推广的杂交水稻汕优6号(珍汕97A×IR 26)为材料,  相似文献   

4.
<正>许多做过截肢手术的残疾人会受到幻肢痛的折磨,截肢者感觉被切断的肢体仍然存在,并且在失去的肢体处伴有剧烈的疼痛。这种虚幻的疼痛已经是医学上的难题,让医生们感到非常困惑。然而,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却可以治愈幻肢痛,更出人意料的是,这种方法所借助的工具也很简单——仅仅是一面镜子。幻肢之痛20 04年6月,加拿大人斯蒂芬·萨姆纳在意大利锡耶纳市的一场车祸中受重伤。他在骑单车的时候被一辆疾驰的摩托撞飞,不仅摔  相似文献   

5.
带有短肢剪力墙的建筑结构在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抗震设防等级不大的地区较为流行,因为该类建筑室内没有柱子,空间布局比较方便,又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应用逐渐广泛.对短肢剪力墙及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判别方法讨论,归纳总结了规范对短肢剪力墙的规定,根据短肢剪力墙的特点,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教文汇》2005,(1):9-9
皮肤深度烧伤后的植皮对患者来说可谓”拆东墙补西墙”,即便如此也难以完全恢复原有的皮肤外观和功能。现在这类传统的自体皮移植方式有可能被可爱的蚕宝宝分泌的丝蛋白来取代.就是说蚕丝中的丝素和丝胶将通过科学家的妙手“变出”皮肤、骨骼和血管。  相似文献   

7.
轻黄疮疡散是作者从1966年6月研制成的一种治疗疮疡及皮肤粘膜细菌、病毒感染性溃疡的特效中药制剂,经34年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疗效,已通过二期临床试验,进入申请生产阶段,34年来用之治疗各种感染性皮肤粘膜、肌肉组织溃疡及炎症50余种,收到药到病愈的好的疗效,现将所治愈的部分疾病  相似文献   

8.
陈勤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176-177
我院经过临床多年的探索,研制了专治白搬风的外用洗剂愈白风液,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56例白癜风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对象为来自我院门诊的病例,诊断标准根据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会色索性皮肤病学组1993年第1届全国学术研讨会及1994年学组委员扩大会议制定的《白癜风的临床分型及疗效标准》,将本组白癜风确定为寻常型肢端性白癜风,即白斑初发于人体的肢端,如面部、手足指趾等部位,而且主要分布在这些部位,少数可伴发躯体的泛发性白斑。治疗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最大48岁,…  相似文献   

9.
王磊  王桂兰 《西藏科技》2000,(5):48-50,55
目的:探讨1996年6月至2000年6月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方法 对30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31.25%。主要指征依次为:妊娠并发症46.7%,宫缩乏力20%,胎儿窘迫13.3%,相对性头盆不称10%,臀位6.6%,珍贵儿3.4%。其中藏族9例30%,汉族21例70%,62.5%的妊高征孕妇选择了剖宫产,中、重度妊主同征占总数的96.7%,新生儿发病率和病 率分别为6.25%和0%。结论 必须重视剖宫产在高原地区的应用,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新生儿及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行全椎板切除,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充分减压,使手术达到理想效果。方法:局部麻醉,病人取仰卧位,取腰2-骶1棘突纵切口,显露腰5全椎板,咬除黄韧带及腰5椎板全部,显露保护硬脊膜及神经根,显露确认间盘突出部位及椎间隙,以髓核凿完全取出髓核,行侧隐窝扩大,使神经根充分减压,留置负压引流管闭合伤口。48小时拔出引流管,卧床3周,1个月出院。结果:术后随访病人8个月至4年,病人术后腰腿疼症状均迅速减轻或消失,无间歇性跛行,肌力、感觉明显恢复或全部恢复,36例病人达优秀;只有1例病人存在患肢皮肤麻木症状末消失;3例病人部分疼痛症状残存。结论:腰椎是盘手术病人应严格选择适应症,行全椎板切除,有利于术野的暴露及术中操作。术中应常规行侧隐窝及神经根管探查,有狭窄者应充分减压,同时行神经根管松解,以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04年6月住院确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15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属Ⅲ-Ⅳ级,且排除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肺水肿者及合并原发性肝.肾功能不全者,将115例分为常规组50例和参麦丹参组65例。  相似文献   

12.
科技博览     
成人脑干细胞可以死而复生 世界上第一例成人神经干细胞自体移植手术最近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完成。一位40岁的女性患者被锐器刺入脑内深达10厘米,造成了严重的颅内伤。研究人员抽取出病人脑内的异物后,冲洗异物上附带的碎片脑组织,进行克隆、分离,在病人体外培养出病人的脑神经干细胞。为了保证临床移植的安全性,研究人员还在猴子的脑内进行了类似移植试验。之后,神经外科医生采用核磁共振扫描导向的立体定向技术,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为患者进行了创伤很小的神经干细胞移植,500万个干细胞从不同的注射点移植到患者脑内。病…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6例肾移植患者应用CSA为主的三联法免疫抑制治疗的临床实践,探讨了CSA的使用方法,并对移植后出现的合并症及CSA的毒副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绝大部分恐龙的化石都只是恐龙的骨骼,但是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恐龙身体上的其他部分也会保存下来,让人们对恐龙有更多的了解。最近,南非科学家在中国辽宁的一具恐龙化石身上,发现了石化了的皮肤。以前,科学家也曾找到过恐龙皮肤的化石,但那些都是皮肤的表层,这次的发现不仅包括了表层皮肤,还包括了真皮组织。于是人们终于对恐龙皮肤的厚度有了了解。  相似文献   

15.
转子间骨折又叫股骨粗隆间骨折 ,患者多为老年人 ,男多于女 ,青壮年发病者较少。伤后局部疼痛肿胀明显。患者不能站立和行走 ,患肢明显缩短内收、外旋畸形 ,大粗隆部皮下可见广泛的瘀斑 ,压痛点多在大转子处 ,X线可确定诊断 ,本人在乌盟卫校附院临床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1 2例 ,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2例病人中 ,均为门诊转入我院 ,其中男 5例 ,女 7例 ,5 0~ 5 9岁 2例 ,6 0~ 6 9岁 8例 ,70~ 79岁 2例 ,平均 6 3岁。1 .2 致伤情况 :暴力致伤 1例 ,滑跌 9例 ,车祸伤 2例。1 .3 骨折类型 :顺转子间…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我院7年间收治的重症腹部闭合伤352例,就其急救、治疗及死亡因素进行分析。重症腹部闭合伤病人以男性为主,平均年令34岁,交通事故致伤占50.2%,多发伤69%,创伤性或失血性休克83.8%,本组死亡88例,死亡率25%。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围手术期积极有效的抗休克治疗,及时果断地剖腹探查术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文献记载的断肢成功病例,缺血时间最长为36小时.我院收治一新腕患者,缺血时间达54小时再植成功。患者女性.16岁.1982年12月31日因左腕被菜刀砍伤致腕部完全断离.份后90分钟抵达某医院,见腕至前臂砍伤七力,每刀距离平均1.2厘米.在每个刀口平面,肌腱.神经、血管.骨皆已切断.完全离断的平面在腕近侧3厘米,该院认为左腕呈多节完全和不完全性离断,组织破碎.不能再植.即进行了左腕近侧残端清创缝合,将离体的断手遗置室外窗台上。  相似文献   

18.
修饰猪血红蛋白用于兔心体外延时保存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文芳  蔡谨  王梅  黄元伟  袁中一 《科技通报》2003,19(3):183-186,191
采用修饰猪血红蛋白为氧载体构建心脏保存液,并用于体外低温保存家兔心脏组织.通过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比较了Krebs-Henseleit保存液及其经3,5-二溴水杨酸双延胡索酸酯修饰猪血红蛋白(DBBF-pHb)及3,5-二溴水杨酸双延胡索酸酯(DBBF)和聚乙二醇双重修饰猪血红蛋白(mPEC-DBBF-pHb)改良的保存液。结果显示,mPEC-DBBF-pHb改良保存液的保存效果最佳,保存24h后心肌细胞核形态规则,肌节清晰,肌丝排列整齐,线粒体结构略有肿胀,但与对照组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球结膜移植覆盖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各类翼状胬肉46例50只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球结膜移植覆盖法治疗,术后常规滴眼药水1个月分析疗效。结果“46例50只眼术后观察12—25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4%。结论:翼状胬肉切除球结膜移植覆盖法是治疗翼状胬肉防止复发的有效疗法之一。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采用翼状胬肉切除球结膜移植覆盖法治疗多类患者,46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肢体电损伤的修复一直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由于肢体在电击伤中常常是电流的出入口,电流总是沿着电阻最小路径传导,而神经是人体电阻最小的组织器官,因此,电击伤患者基本上都伴有周围神经的损伤。只要有创伤就会有疤痕形成,创伤的组织修复就是疤痕形成过程,创面的愈合就是疤痕愈合。所以经受电击伤的肢体周围神经先后经历了电休克、热传导、周围组织早期水肿和后期疤痕卡压的多重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在首期清创覆盖,创面愈合后3到6个月返院进行整复和功能重建。神经损伤修复理论认为:运动终板在失神经后半年便会彻底消失,此过程不可逆,而神经的生长速度为1~3毫米/日。所以等到电击伤患者二次入院进行功能修复时,往往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只能进行神经移植和功能重建,没有为受损神经提供自身修复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