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想象游戏能够促进儿童创造想象、创造性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人格化玩具是促进儿童开展此类游戏的重要心理工具。它能帮助儿童自我识别和表达,并形成人类世界的关系和概念。实验证明,人格化玩具比其他功能性玩具更有可能促进儿童想象游戏,其心理和教学评估标准的提出也具有必要性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游戏和玩具在儿童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现代儿童玩具对儿童的自由游戏产生了种种束缚:限制了儿童游戏的场所,剥夺了儿童想象的空间与自由,过于注重“教育性”对“游戏性”有所削弱,使得儿童游戏产生孤独化趋向。要走出这些束缚就需要:引导儿童游戏回归自然,鼓励儿童自主找寻和制作玩具,玩具设计要体现多元化的功能与价值,把玩具作为情感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童年时期,每个儿童都有许多玩具陪伴左右,可以说,玩具是儿童的教科书,玩具是儿章游戏的工具,玩具更是儿童的亲密伙伴。正如儿童与游戏不可分离一样,玩具在孩子的世界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玩具之于儿童如同生命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游戏是儿童生活经验的反映,游戏内容离不开儿童的生活。因此,追求主题的新、奇,规模的大、全,玩具的真、美,超出了儿童的经验,不利于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必然使游戏的表演性替代了创造性,失却了创造性游戏的特色。创造性游戏的核心是儿童的想象,在发展再造性想象的基础上,促进创造性想象的发展。因此,游戏的主题和内容必然是儿童熟悉而有兴趣的,游戏的材料和玩具  相似文献   

5.
玩具是儿童游戏的物质前提,倡导幼儿动手制作玩具是保障儿童游戏权利、促进儿童发展的需要.在幼儿自制玩具活动中,教师往往采用直接指导方式,不利于幼儿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的发挥.为充分发挥幼儿自制玩具活动的价值,教师应多采取以环境刺激的引发策略、平行介入的影响策略、适度适当的指导策略、榜样示范的暗示策略等为主的间接指导方式,同时注意根据幼儿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获得应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玩具是儿童的伙伴,是儿童探寻人生和世界的第一本教科书。鲁迅先生曾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同的玩具对儿童的作用不同,如娱乐玩具能使儿童身心愉快,保持良好的情绪,教育玩具能使儿童学到更多的知识,建筑结构玩具能发展儿童的空间想象力。研究儿童对玩具的选择,对我们研究儿童的心理,利用玩具促进儿童的  相似文献   

7.
陆春燕 《山东教育》2012,(18):37-38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和重要的教育途径,作为游戏的工具,玩具材料成为教师教育意图的载体,在满足幼儿游戏愿望、培养孩子想象创造、促进幼儿快乐主动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搭建幼儿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平台,宣传和推广自制教玩具的经验,激发广大幼儿教师的创作智慧,江阴市有关民办幼儿园联合开展了优秀自制教玩具展评活动。可以说,由幼儿教师自己制作的教玩具,主要以剪、画、缝、贴等多种形式制作而成,不仅新颖有趣、各具特色,更体现了教师的教育观和儿童观。这些自制教玩具,集中展示了老师们日常工作中的创意设计,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鲁迅曾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玩具不仅能促进孩子各种感官的发育和知识的增长。还可以活跃孩子的思维,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中都有玩具的影子,玩具是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伴随着孩子快乐成长———玩具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玩具是儿童游戏的支柱;玩具是儿童的教科书;玩具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桥梁;玩具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工具。本期,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孩子的玩具。  相似文献   

10.
对于幼儿来说,玩具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创造性地使用玩具,在想象和表现中获得愉悦。没有玩具,儿童就缺乏触摸世界的手,缺乏从儿童世界通向现实生活世界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马卡连柯也曾说过:“玩具是游戏的中心,没有中心,游戏就玩不起来。”可见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开展游戏的必要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2.
玩具是专门供给孩子游戏的物品和材料。许多家长、老师认为,玩具是孩子的“良师”,是孩子的“益友”,只要给孩子玩具玩了,自然而然地就能促进孩子的发展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玩具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载体,玩具既可以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他们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也可能会阻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形成许多不良的心理行为习惯。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研究:如何通过玩具这种载体来更好地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了使玩具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根据…  相似文献   

13.
普拉斯基做过一些实验,其中一个是以玩具为变量,比较两种结构不同的玩具对儿童游戏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简单的游戏材料,如积木、泥、简单的娃娃,比完全逼真的(与物品极相似的)玩具更能激发儿童的想像。因为这些简单的玩具可以有多种用途,留有很大的想像余地,不易使儿童感到厌倦;而结构性强的玩具则有功能的局限,留给儿童想像的余地较小。  相似文献   

14.
在童年时期,每个儿童都有许多玩具陪伴左右。可以说,玩具是儿童的教科书、儿童游戏的工具,更是儿童的亲密伙伴。现在商场里的玩具可谓琳琅满目、种类繁多,为家长给孩子购买玩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可能。但在实际生活中,家长的玩具观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如价格成为家长选购玩具时的主要参照因素。据一项调查研究,对于孩子喜欢而价格较贵的玩具,家长选择购买的比例高达93.6%。  相似文献   

15.
崔群 《山东教育》2008,(12):7-8
在幼儿园观察过程中发现,不管是小班还是中班、大班的幼儿在游戏时,手中都会有一个或多个玩具。此处所谈的玩具借用陈鹤琴对玩具的广义理解:它不只限于商店里出售的供儿童玩的东西,凡是儿童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的东西都可以做玩具。马卡连柯曾说过:玩具是游戏的中心!没有中心,游戏就玩不起来,可见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开展游戏的必要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正>何谓玩具?百科全书的定义非常宽泛,解释为“可以被人用来把玩的物品”。考古学家说,远古时期由于劳动工具较为笨重和复杂,儿童不能直接学习使用,于是古人发明制作了微型的生产工具——“玩具”,帮助儿童在游戏中练习掌握使用工具的基本技能。教育学家说,玩具是游戏的工具。游戏不是儿戏,是学习;玩具不是玩物,是一本“教科书”。  相似文献   

17.
玩具对于游戏就像水对于鱼,空气对于人一样重要。即使没有现成的玩具,儿童也会想尽办法去寻找代替品。于是儿童的家长或其他长辈都尽量给儿童需要的玩具,满足儿童对玩具的需要。原来玩具基本上都是家长自己做或者儿童自己做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玩具由原来自己做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变成了一种消费品,变成了商家赚钱的工具,甚至变成一种儿童互相攀比的奢侈品。本文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玩具的心理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而言,玩具是指供儿童玩乐的东西,应具有娱乐、教育的功能,同时兼具安全性。从古至今,玩具都是儿童的伙伴,是他们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婴幼儿的第一本教科书。优秀的玩具可以锻炼儿盖的体魄,训练儿童的感觉器官,启发儿富的思维,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对儿立心理的深入研究,玩具对儿盖心理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了解玩具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对玩具的选择、使用、制作等方面率有积极的意义。玩具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认知和个性两个方面。一、玩具对儿童认知发…  相似文献   

19.
《家教指南》2006,(6):34-35
儿童游戏的需要产生了玩具。在简单玩具和玩具缺乏的年代,儿童将身边的东西无意中转化为玩具,这一过程本身就融入了技巧、力量和创造性的思维,可以看作是儿童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而时下儿童玩具市场,唱主角的多是运用声、光、电、集成电路等高科技的玩具,真正体现劳动和儿童参与的很少。因此,现代玩具几乎完全以成人的技术来代替孩子的创造,儿童只能在虚幻世界中拥有主动,而往往会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显得无所适从。儿童心理专家指出,这是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给儿童身心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另外,儿童游戏的空间也日益受到限制,儿童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与大自然的距离远了,缺乏与周围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陈鹤琴先生对幼儿玩具非常重视。他曾说:“游戏是儿童的生命,玩具对于儿童有直接的关系,很有讨论的价值。”他还说:“玩具这种东西,不仅仅供儿童玩笑、快乐,实在还含有科学游戏的性质。”廿年代陈先生在创办鼓楼幼儿园时,就对儿童玩具进行研究,他亲自设计,找木工制作了许多适合幼儿的玩具,还从国外引进并加以改进了一些玩具。1940年陈先生在江西创办幼师时,办了一个玩具工厂,江西的竹子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