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元前5—3世纪.中国是战国七雄逐鹿中原.欧洲是希腊、罗马城邦共和。双方几乎在同一时期推行极为不同的政治改革。为各自政治制度铺垫了完全不同的基础。试就双方改革的背景、内容与结果作一比较。分析各自深远影响(14分),希腊改革家们因政绩显赫而流芳百世,  相似文献   

2.
论政治制度对希波战争双方胜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希波战争双方胜败的原因古今中外众说纷纭,本文认为不同的政治制度是导致希腊战胜波斯的最重要因素,即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对波斯君主专制的优势,使希腊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士气、策略和将领影响冷兵器战争最甚,希波战争双方在这三方面表现殊异,造成这些差别的根本原因是政治制度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07,(Z4)
公元前490年,波斯军队入侵希腊。希腊军队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镇近郊的平原地带迎战入侵者。这是一场决定希腊生死存亡的决斗。双方拼杀得非常激烈,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人数较少的希腊军队为了  相似文献   

4.
王翊 《初中生》2007,(7):119-119
公元前490年,波斯军队入侵希腊。希腊军队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镇近郊的平原地带迎战入侵者。这是一场决定希腊生死存亡的决斗。双方拼杀得非常激烈,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人数较少的希腊军队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土和家园,表现得非常英勇,  相似文献   

5.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基础课程改革时在历史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都要求学生理解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明或对城邦的影响。但是,古希腊到底位于何处?她应该包括哪些地区?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医患关系的伦理思考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患关系是重要的伦理关系。近年来,医患关系逐渐变成为特殊的交易关系,医患双方因各自的因素而误解增加,医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应该改革制度,合理保障医患双方利益;完善法规,依法解决医患纠纷;加强德育,优化医患双方的沟通。  相似文献   

7.
“特洛伊木马”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故事。公元前12世纪,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希腊斯巴达国王的妻子海伦,引起双方10年酣战,特洛伊军连连获胜,希腊军屡屡失败。第10年,希腊将领奥德修斯设计制造了一个内藏希腊士兵的大木马,诱使敌人拖入特洛伊城内,里应外合攻下特洛伊城……  相似文献   

8.
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困境及改革思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市场化改革,改变公共服务成本高、效率低、质量差的严峻现实,是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政府的共同选择,但由于中西方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各异、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起点不同,决定双方无论在改革目标的选择,还是采取的改革步骤、手段等,都会有各自的特色。制度制约、观念束缚、利益制衡是当前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三大阻力,它决定中国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建立民主、法治政府,同时尽快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为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奠定制度基础和理论根据,并选择几个市场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改革试验,以便为公共服务市场化积累初步经验,从而保证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健康、稳步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9.
波斯在雅典争霸中初期,其遏制的对象主要是雅典,采取的方式是挑拨斯巴达与雅典开战,联合与支持斯巴达,与斯巴达结盟,共同遏制雅典霸权,从而控制希腊.从中渔利。后来随着国际形势和斯巴达对外政策的改变,波斯转向推行两极遏制政策,即挑动希腊争霸双方对峙和战争,并不明显地支持哪一方。从而达到削弱双方和控制希腊的目的。波斯在斯巴达争霸期间,采取轮流遏制政策,既支持反斯巴达同盟以遏制斯巴达霸权,又支持斯巴达霸权以遏制反斯巴达同盟。波斯在底比斯争霸期间则采用轮流遏制政策。致使希腊的几大城邦分崩离析,一蹶不振。波斯的遏制政策影响和制约了希腊历史的发展走向,使得曾经一度高度发达的希腊奴隶制各城邦,竞没有一个能完成统一希腊的大业。这场古代冷战的效果不亚于现代冷战。  相似文献   

10.
1991年10月,吉林师范学院与蛟河市结成了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协作体(以下简称“协作体”)。这个“协作体”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经双方协商,并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而建立起来的。一、“协作体”双方所承担的工作“协作体”双方都要成为巩固协作关系做出自己的努力,各自都要承担一定的任  相似文献   

11.
宋亮 《教育》2012,(26):17
截止2011年底,国内许多高校实行了学部制改革。而这一切源自于10年前的一次大学校长的交流活动。当时,来自中国的大学校长及其属下的院长们被介绍给欧美名校的大学校长和院长,双方就各自所代表机构的地位产生了不同认识。在欧美,许多学院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罗马帝国时期为例,阐释基督教思想与西方哲学的关系,指出不能单纯从西方哲学发展角度看待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的关系,而应把握古代西方文化向中世纪过渡的全景,具体探讨冲突双方所处的位置及其作用。笔者认为,从基督教与希腊哲学思想交锋的最终结果来看,主要是基督教神学“解构”了希腊哲学,而不是希腊哲学“解构”了基督教。  相似文献   

13.
希腊人反抗奥斯曼土耳其人统治的战争,由于英国诗人拜伦的热心援助和亲临希腊,变成一个醒目的事件。事实上,希腊人寻求独立一事,恰恰抓住了奥斯曼帝国衰弱的大好时机;独立战争的胜利,并非由于希腊起义军的强大,而是欧洲大国直接干预的结果。英、法、俄三国派军打败奥斯曼政府和埃及的军队,其出发点是各自的利益盘算,而非"与希腊人的文化情感",更与拜伦之援助不是一回事。欧洲大国"帮助"希腊人脱离奥斯曼帝国一事,实质并不关乎"拯救文明"。  相似文献   

14.
希腊城邦与波斯帝国的交往,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峙,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碰撞,是帝国政体与城邦政体的较量。波斯帝国无限征服的欲望是其与希腊交往的内在动因,希腊城邦的殖民化运动是希腊与波斯矛盾的导火线。两者为各自的国家利益展开了斗智斗勇的博弈,也使得两者的交往在各方面都颇具特色,对以后的大国交往与大国关系提供了各方面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矛盾双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各自地位和作用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证了双方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周晓虹 《文教资料》2012,(24):72-73
地方高校和区域社会有着各自的文化比较优势,但也有不同的局限性,文化互哺是推动双方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顺哺和反哺的方式,加大地方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地方文化产业培育力度和文化资源开发力度,实现双方文化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宋金对峙,双方文学各自发展并形成鲜明的特色。历代对宋金文学的研究都将重心置于梳理各自的发展脉络上,或是偏重于对双方作家的具体研究,而对双方彼此间的文学交流多有忽略。事实上,宋金虽畛域不同,而书籍、作品及文学思想的交流是切实存在的,只有了解这种交流的实际内容和影响,才能更为客观地评价双方文学发展的路线选择以及成就和贡献。本文将提供宋金文学交流的诸多线索和材料,初步证明文学交流的存在事实,为宋金对立时期的文学研究,尤其是金代文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东西方早期文化的差异及其历史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古代希腊与中国为代表,从各自不同的地理历史背景出发,进而探讨东西方早期文化在政治体制、哲理思辨及自然科学诸方面的差异及其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并由此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创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春秋战国大变革时代,百家争鸣,法家所倡导的法治思想得到了统治阶级的重视并加以推行,而同一时期的古典希腊在民主政治的改革中也产生了法治思想,后成为西方法治之源。但由于具体历史背景的不同,东西方的法治在本质上也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文章首先分析了各自的特点。然后从内容、产生的主要原因上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法治的本质和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古代希腊和中国宗教信仰是中西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客观反映了各自民族社会生活诸因素,它们之间存在许多的异同.本文通过对希腊和中国古代宗教特征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探讨这些特征对中西文化传统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