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报林求索》2012,(10):39-39
<正>2012年8月,宿迁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酒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白酒之都"称号。宿迁"酒都"之名来之不易,但属实至名归。评审专家指出,评选"白酒之都"有很多考核指标,最为重要的是该地酿酒历史是否悠久、独特的环境是否适宜酿酒,而宿迁均具备明显优势;其次为规模,而洋河现在的规模很大,在行业内排名第一,首当其冲;第三是白酒企业对地方的贡献,至今年7月份洋河税收已超过40个亿,占宿迁财政收入的1/5,对地方经济贡献巨大。诸如所述,宿迁荣为白酒之都,当之无愧。唯一拥有两大中国名酒的产区洋河、双沟所在的宿  相似文献   

2.
1996年9月20日,《宿迁日报》正式创刊。目前,宿迁报业传媒集团(报社)已经形成报刊采、编、印、发体系完备,《宿迁日报》、《宿迁晚报》、数字报、手机报、宿迁新闻网和《都市风》、《宿迁传媒》、江苏省人民出版社宿迁分社"四报一网两刊一社"的媒  相似文献   

3.
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最近在省档案局向宿迁市委、市政府肯定2010年宿迁档案工作的致函上作出批示:"感谢省档案局的鼓励和支持!再接再厉做好我市的档案工作,为宿迁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市档案局接到张书记批示后,及时召开全局会议进行学习传达。大家表示,市领导高度重视和关心档案工作,是对全市档案工作者的鼓舞。2011年全市档案工作要唱响宿迁档案"存史资政"的机关品牌,开展馆建深化推进年、档案知  相似文献   

4.
由宿迁市档案局创办的“宿迁档案信息网”于10月1日正式开通,该网站为“网上宿迁”二级站点,域名为daj.suqian.gov.cn。网站目前共设有20个一级栏目和若干个子栏目,其中与档案业务有关的栏目有工作动态、档案业务、局(馆)简介、接收征集等,反映地方人文环境等特色的栏目有宿迁名人、宿迁名胜、宿迁名品等。同时,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清理整顿简报的决定,将《宿迁大事记》改为电子版每月对外发布,网站还专门设立了《大事记》版块,作为《大事记》电子版的发布平台。宿迁档案信息网站开通@张玉宏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22至24日,《宿迁日报》在A1版重要位置推出了该报朱陆、孙正龙采写的系列报道《财政突破百亿启示》。报道由《领先全省的宿迁速度》、《独树一帜的宿迁精神》和《拔山举鼎的宿迁力量》三篇组成,计8500多字。报道刊登的第二天,宿迁新闻网上就热议如潮,网友高度赞扬这组报道题材重大、视野开阔、分析深刻、文字精准。  相似文献   

6.
宿迁一瞥     
虽是冬日,雨后天晴,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今年1月10日下午,参加江苏省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的同志,分南北两路参观宿迁的乡镇广播。汽车把我们去北路的同志首先带到离市区80多华里的侍岭乡。这个乡地处沭阳、宿迁、新沂三县交界,街上很热闹,摊点很多。悦耳动听的乐曲  相似文献   

7.
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是省委、省政府实施“区域共同发展”“加快苏北工业化”“实现宿迁更大突破”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是苏州宿迁两市紧密合作共建的新型工业园区,是两市政府间最重要的合作项目.2006年11月1日,两市正式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11月21日签订商务总协议,12月11日苏宿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正式启动.园区规划总面积13.6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8.
(一)李干成,原名李慈,又名李干臣,1908年11月8日出生于涟水县红窑镇龙兴村。在扬州读完中学后,他考入上海建设大学。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两次担任中共宿迁县委书记,经历了宿迁白色恐怖下的地下党斗争和抗战胜利前夜的根据地建设工作,为宿迁当年党组织的发展壮大、根据地武装斗争和各项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地方纸质平面媒体如何应对挑战,借助新兴媒体的力量,将新闻价值最大化,大幅度提升报纸质量,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这是地市报应认真研究与探索的新课题。2004年初,我们宿迁日报和宿迁晚报与宿迁新闻网进行了对接与融合的尝试。2006年3月,在广大网友经常跟帖对“两报”上新闻进行评析的基础上,适时在A1版的显要位置,开设了“网报互动”栏目,连发读者在宿迁新闻网“留言版”、“BBS论坛”和“网友评论”上对宿迁新闻的评论。日报B版的五大周刊:经济、法制、教育、城市、房地产等纷纷把这个栏目利用起来,尤其是经济周刊每一周都有“网报互动”的稿件见报。在延伸和扩大报纸新闻效应的同时,宿迁新闻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越来越高。网报互动取得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据史书记载,宿迁已有2000多年历史。清初运河漕运发展迅速,借助黄金水道的优势,宿迁城区相当繁荣,城内祠庙云集香火鼎盛,被誉为庙城。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东大街是宿迁商业文化史的记录。如今的东大街到处是低矮的空间,狭窄的道路,高低不平的地面,店招、电线、遮阳棚杂乱无章。祖居东大街的人们渴望还东大街本来面目。本来的面目是怎样的?覆盖在厚厚的瓷砖、水泥和油漆下,历经400年沧桑的东大街容颜模糊。2010年8月15日  相似文献   

11.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武汉、上海、九江等地的宿迁籍中共党员蔡少衡、管伯良、蔡志尧、杨金声、陆品山等人,受组织派遣随攻占宿迁的北伐军先后于1927年6月到达家乡,从事建党活动。1927年8月间,直鲁联军孙传芳等部反攻,再次占领宿迁,北伐军南撤。时任宿迁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的蔡贡庭随同国民党宿迁县党部退回南京,后去上海,此间张原石、王芝瑞介绍蔡贡庭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中共江苏省委  相似文献   

12.
随着淮海战役展开,宿迁接近前线,成为解放大军的兵马走廊,京杭运河及海郑公路、宿新公路成为后勤运输通道,支前任务尤为繁重。宿迁党政军民由繁忙的恢复生产,转为紧张的支前行动。宿迁既要做好前线的物资运输供应,又要保证伤病员的抬运救治,同时承担外地物资的接运、转运、囤存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宿迁日报社加盟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协议签约仪式10月17日在南京举行。江苏省委副书记任彦申为新加盟的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宿迁日报社揭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生出席仪式并讲话。据了解,省级报业集团和市委机关报实行报业资源整合,在中国报业是一个创举。宿迁日报是中共宿迁市委机关报,1996年创刊,并于2001年整合了宿豫报、泗阳报、泗洪日报和沭阳日报等4家县报,是一份富有活力的报纸。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服务导报、南京晨报、江苏经济报、经贸导报、《新闻通讯》、新华报业网站等强势媒体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宿迁晚报》时评版面专栏的研究,分析《宿迁晚报》时评版面的特色,探索如何有效利用时评营造舆论场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5.
龙年岁尾之际,一场由《宿迁晚报》引发的爱心浪潮席卷宿迁大地。一方是生活困难需要帮助的群众,一方是乐善好施主动伸出援手的"温暖志愿者"。晚报人自始至终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下感人的一幕幕。这就是由宿迁报业传媒集团(报社)牵头主办的"凝聚爱心·温暖冬天"2013困难群众新年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宿迁建市15周年,为全面展现建市以来宿迁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宿迁市档案局馆编撰出版《见证——新  相似文献   

17.
最近,《宿迁日报》的头版头条似一片繁花,呈现出宿迁大地万紫千红的勃勃生机,令人赏心悦目,目不暇接。随手摘几条2000年10月底以来的几个头版头条的标题:“巨龙腾飞正此时——龙集镇大力发展水产业纪实”、“大舞台显身手——看茆圩农民如何走向结构调整的前沿”、  相似文献   

18.
江苏宿迁所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一直被视为医改“市场派”的代表,也是医改“政府派”们一直批评的一个焦点。最近李玲教授的一份调查报告.使人们再次关注宿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江苏省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促进江苏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图书馆的职能,由省图书馆学会继续教育委员主办、宿迁学院图书馆承办的信息咨询研修班于2011年6月15—18日在宿迁学院成功举办,省内62家高校图书、公共图书馆等100余名专业馆员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20.
2016年,是宿迁建市20周年.宿迁市委书记魏国强提到,历史长河中20年只是沧海一粟,但也是宿迁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20年.今年,是宿迁在建市20周年基础上再出发的一年.600万宿迁儿女用辛劳和智慧,继续在“西楚大地”上绘就新的壮美的发展蓝图. 在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宿迁市档案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尤其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宿迁市档案局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深入践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宗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档案事业实现了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