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代国际举重比赛的发展,大约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举重运动已经分化成了三个相对独立的竞赛项目,即竞技举重(又称奥林匹克举重,通称举重)、力量举重和健美运动。以竞技举重来说,目前规模最大的国际比赛是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举重比赛和一年一度的世界举重锦标赛。截至1983年已举行过16次奥运会举重比赛和37届世界举重锦标赛。近百年中,从竞赛规则到运动技术和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举重运动管理体制改革及其发展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举重运动要朝着管理体制社会化、竞赛制度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把健美比赛和举重比赛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举重比赛的观赏性,激发大众参与和观看比赛的兴趣,是举重运动能否产业化的前提,也是举重运动能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近代国际举重运动的发展,大约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举重运动已经分化成了三个相对独立的竞赛项目,即竞技举重(又称奥林匹克举重,通称举重),力量举重和键美运动。以竞技举重来说,目前规模最大的国际比赛是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举重比赛和一年一度的世界举重锦标赛。截至1984年已举行过17次奥运会举重比赛和38  相似文献   

4.
《湖北体育科技》2017,(11):1029-103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态以及改善方法进行探讨。对举重运动员比赛中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就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良好心态和改善方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力量举     
一、力量举重概况力量举重是举重运动的另一支系。它包括用杠铃进行的下蹲、卧推.硬拉等三个动作。国际力量举重联合会(IPF)规定这三个动作为国际力量举重比赛中的三个项目。七十年代以来,国际力量举联成立,制订了力量举重比赛的国际规则,按照这个规则进行世界性和国家之间的正式力量举重比赛。国际力量举联还对在正式比赛中所创造的力量举重各项世界纪录予以承认。 1973年在美国举行了有欧美亚非拉地区,包括美、英、加拿大、瑞典、波多黎各、赞  相似文献   

6.
刘伶  赵洪 《精武》2012,(7):10-11
随着举重运动技术和体育科学的不断发展,举重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身体素质差距越来越小,但比赛时的成绩却相差悬殊。在技、战术水平相近的情况下,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正常发挥主要是由自身的心理素质高低决定的。因此,如何提高举重运动员在比赛前及比赛中的心理素质,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是当前举重训练工作中需要给予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由于女子竞技举重运动在世界上的开展日趋扩大,并在世界举重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84年国际举联(IWF)正式批准了女子举重比赛,此外还考虑在适当的时间举行第一届世界女子竞技举重比赛。本人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第27届奥运会女子举重比赛总成绩前三名和第九届全运会女子举重比赛总成绩前八名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的统计分析,阐述中国女子举重在第28届、29届奥运会上所处地位。  相似文献   

9.
1kg倍数新规则对举重比赛战术与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重运动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国际举联都是采用以2.5kg倍数规则进行比赛,而在2005年5月改用了1kg倍数,这一新的竞赛规则可能会对举重战术和比赛成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至今国内外仍未见有关报道。本文针对1kg倍数规则对举重战术和比赛成绩的影响做一研究,旨在为举重运动训练战术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举重比赛就列入比赛项目。那时,举重比赛不分级别,可用任何姿势、进行单手举和双手举。从第一届奥运会到现在,举重的竞赛方法进行了多次改变,技术也随着时间不  相似文献   

11.
一、举重比赛运动员心理分析 举重比赛与平时训练不一样,平时训练没什么精神负担,而到了比赛期间,就会有心理紧张等因素。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68名优秀举重运动员比赛中最佳心理状态形成的有关个心理因素以及考察这些影响因素与比赛最佳心理状态的关系入手,寻找举重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最佳心理状态因素,试图为举重项目的训练和控制运动员比赛最佳心理状态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发声与举重运动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娇 《体育世界》2011,(1):82-84
在运动过程中大力发声被认为是提高肌肉力量的重要手段。为了解世界高水平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发声作为助力手段的应用现状,本研究使用录像分析法对参加2008年奥运会举重决赛的男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声总体状况、不同动作阶段的发声特征以及发声与比赛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举重训练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近几年的举重比赛中有很多优秀的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在挺举比赛中的上挺过程出现了成功率偏低的现象。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单项成绩和总成绩,也影响了项目的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一些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并给运动员心理造成了很大压力。本文通过对2002年黑龙江青少年举重比赛的93名运动员上挺中预蹲的深度、预蹲的方向进行研究,找出共性的东西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六运会一声惊雷,响震国内外举坛。广东何灼强,在五十二公斤级抓举比赛中,以117.3公斤成绩打破他本人87年4月17日在日本(讠奇)玉县举行的第19届亚洲举重锦标赛中创造的116.5公斤世界纪录,以265公斤成绩打破了保加利亚运动员特尔津斯基1984年8月24日创造的总成绩世界纪录。开创了中国举重运动员从未在比赛中创造总成绩和个人在一场比赛中连创两项举重世界纪录的先例,并成为中国和亚洲举重运动员第  相似文献   

16.
在竞技举重比赛中,优秀运动员之间运动成绩差距也越来越小,体现在第1名和第3名以及前8名之间的成绩。有的往往只相差2.5kg,有的甚至成绩相等,但名次的排列却截然不同。举重竞赛是按运动员的体重不同,分级别进行比赛的项目,只有属于同一体重级别范围内的运动员才能在一起比赛;竞赛规则规定在同一级别比赛中,当两名或两名以上的运动员成绩相等时,则判体重轻者获胜,而现在称量体重的精确度为0.01kg。中、小级别女子举重运动员减体重参加轻级别的比赛是举重比赛最常见的现象。如果中、小级别女子举重运动员体重减得科学、恰当,就有可能在较轻级别中创造优异成绩,取得更好的名次,甚至打破纪录。反之,体重减的不好,可能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中、小级别举重运动员比赛体重因素对名次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举重竞争日趋激烈,水平相近,这就要看谁做到无懈可击,做到面面俱到,做到至善至美。有些举重运动员没有重视或忽视在训练中的某些细节,而比赛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比训练,导致在比赛中因为一些小事影响了比赛的结果,成绩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举重健儿在23届奥运会上获得了4块金牌及两块银牌的好成绩。由于世界举重强国苏联与保加利亚没有参加比赛,23届奥运会的举重成绩与世界最高水平的比赛(如“84—友谊”赛)还是有较大差距的。为帮助我国举重健儿了解88年奥运会举重成绩的可能趋势,我们对过去10年间世界举重成绩的发展趋进行了一些分析并对88年奥运会的可能成绩进行了初步预测。供有关领导与教练参考。我们以1976—84年各个级别的举重世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梳理我国举重项目发展的历程,以2000年-2008牟间世界举重锦标赛和奥运会举重比赛成绩为依据,综合分析我国举重项目整体实力,以促进举重项目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国第一次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于1981年5月23日在爱奥华的滑铁卢举行。参加这次比赛的有29名运动员,代表14个俱乐部。以前美国曾举行过多次女子力量举比赛,但用抓、挺两个标准动作进行举重比赛的,不但在美国是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