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是我国外宣工作的重要窗口,承担着“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的任务,其当前的工作重点和“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计划被广电业内广泛关注。本刊“广电人物”专栏近期采访了国际台总工程师王联,请他对国际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记者:李台长,您好!党的十六大举世瞩目,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充分发挥广播优势、外语优势和外联优势,出色地完成了党的十六大报道这一贯穿全年、重中之重的对外宣传任务。李台长,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国际台在十六大宣传活动中有哪些特点和亮点? 李丹:国际台按照中央的要求,集中优势兵力,打好十六大对外报道的外宣大仗,开创了国  相似文献   

3.
河北电台做好广播外宣是对国际台的支持。你们所提供的大量优秀稿件和优秀节目不仅是对国际台外宣的支持,也是支持了国家的外宣。[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夏吉宣,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副台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同年分配到国际台,担任英语节目采访、翻译和制作工作。1987年公派赴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攻读文学(新闻)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后回到国际台工作,先后担任英语部《时事报道》节目主编、英语部副主任和英语环球广播中心主任等职。2001年被任命为国际台副台长,分管财务、技术、节目海外落地和在线广播建设。曾获中央组织部等六部委颁发的“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中直机关颁发的“优秀青年干部”称号。国际台担负着用43种语言向全世界广播的任务,是世界主要国际广播电台之一。近些年来,国际台广播数字化、网络化取得了很大进展,数字化程度已经达到80%以上,其“国际在线”网站在“最具知名度的国际广播电台网站”的排名中,已经超过美国之音、BBC等西方主要国际广播电台的网站,名列全球第一(据美国Alexa网站2005年初统计)。我们与夏副台长的这次访谈就是从广播数字化开始的。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国际台)自1941年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这项光荣的使命。70多年来,国际台每天用汉语普通话、方言和几十种外语通过短波和中波向海外播出节目,吸引了世界各地大批听众。作为国家级媒体,可以说,对外宣传是国际台的主要任务,海外市场是国际台的主战场,做好国际传播是国际台的安身立命之本。由于短波广播具有无远弗届的优势,所以,"直到20世纪90年代,短波广播仍是国际广播主要手段之  相似文献   

6.
国际台是我国唯一一个对外宣传的国家电台。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国家电台都是支柱。我们国家对外宣很重视,特别是十六大以后,长春同志代表党中央到国际台视察时提出了“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的战略目标,国际台的发展翻天覆地。就拿今年来说,胡锦涛同志三次给国际台做批示,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长春同志、云山同志,包括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对国际台每一个举动都有具体的指示,非常支持。  相似文献   

7.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国际台于2001年6月与南非MIH公司签署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南非MIH公司节目转播协议》。根据协议,国际台已于2002年5月21日起,通过南非MIH公司的数字卫星电视系统(DSTV),用C波段,每天播出18个小时的英语、汉语普通话、斯瓦希里语、豪萨语、法语和阿拉伯语节目。国际台多语种频道的节目可覆盖整个非洲大陆的约50个国家及部分中东地区国家。这一落地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地扩大国际台节目在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台)的对外广播事业近年来迅速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重大报道需求,从而对我们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节目制作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国际和国内新闻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也给国际台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是,随着广播电视、计算机以及网络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线广播、网络视频、手机电视等新兴媒体的纷纷出现,这些新的传播形态也为传统广播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节目的技术制作水平,创新直播等节目形式,是摆在每个技术人员面前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9.
从1949年的开国大典,到1984年的35周年大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华语直播台都设在天安门城楼的前排位置。而今年国庆报道,国际台的华语和英语直播台都被安排到了天安门城楼东侧后排。围绕着  相似文献   

10.
张晖,1967年11月出生,1990年毕业于广州暨南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被分配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曾先后在国际台国际部任编辑,在时政部任记者,在英国任驻外记者。现任国际台时政部主任,时政报道首席记者。擅长国际新闻报道和时政报道,作品多次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优秀对外新闻奖等国家级奖项。  相似文献   

11.
薛宝海 《视听界》2011,(4):118-118
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邀请,我参加了国际台新闻中心2011年下半年对外宣传报道策划会。在这次策划会上,我主要针对时政新闻的报道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我的总体思路是:提高公信力,注重公众兴趣点,手段就是“从有智慧的角度入手”。我讲了几个境外媒体关于中国的时政报道,给大家以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最近,国际台学会和《国际广播》杂志编辑部组织了一次座谈会,讨论外国广播电视在社会协商对话方面采取的报道形式。参加座谈会的有:国际台驻国外归来的记者,长期在国外学习工作过的同志,以及学会的部分理事。本文就是根据这次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的。党的十三大报告把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提出来,表明了全党增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决心。在新的形势下,在建立我国的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方面,怎样发挥广播电视传播工具的独特作用,外国的一些做法,对我们也许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和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传统的无线广播已不能完全满足受众的需求。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把国际台建设成为集无线广播、在线广播和多媒体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新型媒体是大势所趋。在奥运会期间,国际台利用自身语言优势,采用数字红外同声传译系统,开展了对多国残奥代表团的网络视频直播访谈,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相似文献   

14.
一个黑白分明、绘着靶心的小纸片,被南联盟的男女老少戴在头上,贴在胸前,傲视着呼啸的战机和狂飞的炸弹。感谢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国际台等媒体的前方记者,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发回了这些时效快、现场感强、生动传神的报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正是通过这些画面的报道,体会着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我们的媒体和我们的人民不能不居安思危,更多地关注我们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视频拍摄的方式被颠覆,视频的格式、拍摄的手法、所使用的设备多种多样,如何预测未来视频拍摄与制作的潮流,如何能节省节目制作的成本,提高节目制作的效率,国际台在这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本文是在数年探索的基础上对未来传媒集团在视频摄制方面应该如何预判和走在时代的前列所提出的一些思考和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惟一一家向国外进行广播的国家级电台。每天使用38种外语和汉语普通话及四种方言,对世界五大洲广播。作为一种传播媒体,国际台和其他新闻媒体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宣传对象不同。国际台的受众对象主要是外国人、海外华人、华侨,分属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国内听众比起来,有很突出的内宣和外宣之别。其次是宣传手段不同。对外广播现在主要还是依靠短波跨国界长距离传送,要求必须富有短波广播的特点。国际台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外广播新闻稿的写作,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和通讯稿、报纸稿、对内广播稿都有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我国唯一的对国外广播的国家电台,它与中央和地方的电台、电视台有着许多区别。国际台以国外听众为对象,听众分布在世界各地,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里,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经济状况、生活境遇,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国际台广播使用的43种语  相似文献   

18.
《军事记者》2009,(10):31-31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简称国际台)移动国际在线16日在北京正式启动。这是国际台发挥外语优势面向移动互联网推出的新业务。移动国际在线是面向移动互联网而设计的多媒体网站.是一个英文信息平台,节目形态广泛适用于摩托罗拉A3100、苹果Iphone等智能手机或其他手持终端。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已有中央电视台的13套电视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国际台的40套声音广播节目以及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广播电视节目通过卫星向全国传送。中央电视台和国际台的电视、广播节目还通过国际通信卫星向全世界五大洲传送。国家教育部开办的中国教育电视台节目也通过卫星向全国播出,部分省也通过卫星开播了本省教育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20.
大国关系正在进行新一轮调整,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关注中国的同时,中国更需要关注世界。和往年的春天一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简称国际台)工作园区里的樱花开得还是那么灿烂。但和往年不一样的是,一看到樱花,就会让人想起刚刚经历了大地震、海啸袭击的日本依然没有摆脱核泄漏给自身乃至全世界带来的不安和忧虑。就是在这样的春天里,国际台环球资讯广播在今年3月实现了合计长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