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教学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因为初中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学生在小学接触了比较简单的《揠苗助长》《刻舟求剑》等文章,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好奇心,初中阶段既要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又要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历久不衰的经典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学习基础。  相似文献   

2.
余琴 《小学语文》2010,(1):22-2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由此可见,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约占小学识字总量的50%,经调查这1600—1800个字在阅读材料中的出现频率约占90%。从“50%”“1600—1800”这些数据可以感受到目前第一学段学生的识字量。从“90%”又可以感受到在第一学段认识这1600—1800个字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一册增选了《学弈》、《两小儿辩日》两篇文言文课文,它对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解我国的灿烂文化、认识以往的社会生活、培养爱国情感有很好的先导作用。但由于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与学生接触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习惯在时空上有很大差距,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怎样指导学生去读通、读懂课文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古代书面语。人教版教材从五年级下册开始安排文言文,分别是《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和《两小儿辩日》。学习这四篇文言文的目的是要做好小学和初中课程的衔接,让我们对文言文这种特殊文体有所感知和熟悉,并能感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从而顺利过渡到第四学段的文言文学习。  相似文献   

5.
一、题解 本文所说“三段论”与逻辑推理中的“三段论”不是一回事,是指《语文课程标准》将小学语文教学所划分的三个学段。即第一学段为低年级阶段(1—2年级),第二学段为中年级阶段(3—4年级),第三学段为高年级阶段(5—6年级)。所论问题也并非是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而是就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三个学段的教学目标,谈一谈每一段的教学特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传承。《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从课标中不难看出,小学阶段对文言文作品内容和情感的领悟停留在“体味”的层面。由于现阶段各种版本的小学教材中文言文的编排篇目都比较少,导致了小学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重视不够,目标把握不准,教学走过场或者随意拔高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苏教版教材中,文言文的教学是从中学才开始的,小学的大纲也并没有对文言文的教学提出什么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但是七上教材中就出现了文言文《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和《论语八则》.因此,笔者认为,虽然文言文教学近些年来呈不断弱化淡化之势.但是,“朱子读书法”有“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应当增加一些浅显易懂、容易背诵的“文言文”,让学生循序渐进,早一点接触文言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纵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教科书编者只是在第三学段中安排了3篇文言文的课文,分别是第十册的《杨氏之子》、第十一册的《伯牙绝弦》和第-f‘二册的《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相对于现代文的出现频率,教材中这些文言文的数量是很少的,但是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文言文,不仅要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色,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并为中学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凌丽屏 《考试周刊》2010,(44):45-45
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由此可见学生对文言文的无奈、畏惧。究其原因.在于初高中课标要求衔接不上,导致初高中文言学习断层。义务教育第四学段(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目标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文言文16篇)。”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目标的阐述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相似文献   

10.
小学阶段是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词语的起步阶段。所以词语教学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在不同学段理解语词的要求和方法是不同的:第一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对词语教学的要求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1.
卞海燕 《语文天地》2014,(29):38-3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提出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文言文很少、很简单,所以《标准》对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求也并不太高。我们可以把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看做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起点,它对学生以后进入高中、大学甚至走上工作岗位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文言文是有很大影响的。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初中阶段(第四学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因此,很多地区初中语文学业考试中文言文阅读的试题在考查学生文言知识积累和理解的同时,都有意识引导学生联系文本进行拓展和探究,目的是从古今联系的角度进一步考查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3.
估算对学生发展数的认识,培养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数学课程标准》在三个学段都提出了要加强估算的要求,在第一学段提出了“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第二学段提出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第三学段则要求学生能够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值范围。下面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第一、二学段(小学阶段)的要求,谈谈自己对估算教学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标准》在关于写作的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都称为“习作”.第四阶段才称为“写作”,这里并没有什么深意,无非是为了体现降低小学阶段写作的难度而已。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小学生普遍存在写作恐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现在,《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部分,把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目的是降低小学阶段写作的难度,点燃学生写作的热情,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做到“我手写我口”。因此,在低年级“写话”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小学是学生的启蒙阶段,而语文学科有助于提升学生识文断字、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在新《课标》的理念之下,小学语文的习作训练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本文从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探究小学语文第二学段“感·知·用”习作训练的对象和策略,旨在提升第二学段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整体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加大传统文化内容,经典文言文篇幅由原人教版的4篇增加到14篇,学习文言文的学段也从高段提前到中段.学习文言文学段的提前、篇幅的增加、内容的增强,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好文化的传承,为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打好底色,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和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进而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数与代数"中,无论是第一学段,还是第二学段都有探索规律这一教学内容。在小学教学中,"探索规律"应该有哪些具体内容?本文试图予以阐述。小学教学教育中,"探索规律"就是要寻找数、式、形的变化。《标准》在第一学段中提出具体目标是:教学中,"探索规律"的主要内容是:探索数、式、形以及数形结合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寮物的文章,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对于这样的文章,如果能指导学生多朗读,会使他们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旨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对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比较系统的回顾、整理和拓展、延伸,使学生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为升人下一学段奠定基础。毕业复习应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各学段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的编排特点,精心设计复习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