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数据数量逐渐增多,人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正在大规模的产生,不断的被人们分享,而且大数据也在重复被使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很多领域都有较大的影响,首先是商业领域,其次是公共领域,最后是新闻界。随着人们对大数据的不断挖掘,大数据分析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新闻从原有的固有模式正在向数据叙事模式快速发展。虽然报纸一直是时政新闻报道的关键方式,但是报纸报道的形式比较传统,而且过于僵化,无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此,要想发挥出报纸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就必须实现报纸时政新闻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7,(4):41-47
数据新闻也被称为数据驱动新闻,是大数据时代新闻业为了适应传媒环境的变化而探索出的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方式,数据的开放性、严谨的叙事逻辑、跨媒体的操作、可视化的呈现共同构成了数据新闻的基础。数据新闻起源于西方精确新闻报道实践,是大数据时代新闻发展开拓出的崭新领域。本文分析了2016年数据新闻奖获奖的12篇作品,从行动主体、数据来源、可视化呈现、交互应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数据新闻发展的最新特点,展现了数据新闻国际前沿动态,展望了数据新闻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面对大数据技术带来的新闻变革,媒体应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调整思路进行内容生产。  相似文献   

3.
王海智 《传媒》2021,(1):39-41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对海量数据进行挖掘运用的数据新闻大幅增加,人们对其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数据新闻在整体呈现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重数据、轻叙事",追求宏大、全面的叙事模式与读者"短平快"的阅读习惯存在冲突,以及用户参与感低等现象.本文梳理了可视化叙事在数据新闻中的作用,进而提出通过可视化叙事的方法,从叙事与数据协调发展、多线程与模块化、互动性三个方面解决数据新闻在呈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数据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技术强有力的支持下,新闻传媒从繁琐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中挖掘有意义的信息,有利数据整合,由此产生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闻产生方式——数据新闻。数据新闻丰富的调查方法和叙事手段,使网络新闻增加了真实性、客观性、可读性,但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对大数据的冲击,要求新闻传播行业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发现数据并挖掘有利信息。本文主要针对大数据时代电视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改善策略,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陈莎 《声屏世界》2016,(9):64-66
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成为新闻叙事手法之一,众媒开启了数据新闻报道之旅。本文以网络数据新闻发展为题,以网易、新浪、搜狐数据新闻为个案研究,从议题选择、数据分析、可视化呈现等方面分析网络数据新闻发展中的不足,进而提出数据新闻的操作原则。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相互交融,彼此竞争并发展着。在媒介融合的今天,"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伴随"大数据"时代而来的是数据新闻的蓬勃发展。在西方,数据新闻已经广泛应用。未来的中国媒体也必将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加入大数据新闻的滚滚洪流中。本文将就数据新闻带来的"新闻可视化"现象,深入探讨可视化新闻的具体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的广泛嵌入性和规模化处理信息把媒体报道的范围和创造性提升到新的水平,并以实践项目促进新闻职业理念创新.大数据新闻的创新维度在数据驱动的调查性新闻、数据可视化叙事、数据驱动的应用三个层面.大数据支持的新闻报道从关注社会表层现实到发掘社会深层现实,有助于媒体建立起新闻报道的透明性;媒体从信息收集者和平台搭建者到社会意义生成者,有助于提供可靠的洞见和预测;可视化新闻叙事可适应受众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整合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李萍  杨欣如  白长燕 《今传媒》2016,(10):137-138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以报纸、期刊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纷纷向数据新闻靠拢,可视化数据新闻显然已成为新闻业界的热点话题。我国主流媒体在可视化数据新闻领域发展如何?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实践为例,对我国主流媒体可视化数据新闻报道进行探析,指出国内媒体可视化数据新闻报道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智媒时代新闻的业态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时政新闻作为新闻的一种,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制作模式、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探究融媒体背景下时政新闻的叙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一系列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数据新闻是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报道形式,可视化是数据新闻呈现的必要条件。可视化数据新闻叙述方式、报道理念、呈现方式和生产流程都有别于传统新闻报道。本文以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为例,从其叙事方式的转变、深度挖掘数据、专业团队的合作和传播渠道多样化等方面探析财新数据可视化实验室的可视化数据新闻实践路径,讨论其优势并对未来可视化数据新闻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时代,数据在掀起信息领域变革的同时也引领了新闻媒体发展方向和传播形式新变化。其中,可视化新闻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新闻传播样式和报道方式,成为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领域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概念与意义、报道类型与方式及数据新闻可视化过程应避免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明晰数据新闻可视化运用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2.
出于新闻理念、稿件来源、受众关注度、时政领域采编力量等种种考虑,时政新闻往往并非都市类报纸的着力点。不过,从2012年两会报道来看,北京市属都市类报纸正在突破时政报道的创新天花板,克服时政报道易同质化、易程式化的痼疾,创新性地打造富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13.
孙佩玲 《新闻实践》2011,(10):62-64
与新媒体相比,报纸的最大优势就是专业性、权威性,而报纸的权威性又突出体现在时政新闻报道上。为了提升权威性,都市报也纷纷扩充版面加强时政新闻的报道。都市报确立主流地位的必争领域 定位“市民生活报”的都市报素以其内容可读性、形式多样性、叙事平民性、版面活泼性的特点而广受百姓喜爱,也曾因此创造了报业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4.
翟国鹏 《青年记者》2022,(18):72-73
读图时代,视觉体验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可视化新闻报道方式层出不穷,视觉符号成为媒体提高用户感官享受的手段,新闻故事化特征更加凸显。但如何提高时政新闻可视化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以新闻图像的重要性为切入点,从视觉符号、图像叙事手法及图像修辞等层面分析时政新闻可视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晚报、都市类报纸大都是以社会新闻为主打,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很多媒体都是靠社会新闻在当地迅速打开局面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全面推行阳光政务,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时政新闻。很多晚报、都市类报纸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并逐步加强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的探索。然而,由于晚报、都市类报纸的受众与党报不同,对时政报道的要求也不同。晚报、都市类报纸不仅要做时政新闻,而且要做得好看、可读,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那么,晚报、都市类报纸如何才能把时政新闻做得更可读呢?近年来,《天中晚报》在做时政新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集中探讨了大数据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创新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包括:大数据、大数据分析与大数据新闻报道;大数据在新闻报道领域的实际应用,以"据说春节"为例;时于大数据分析的探讨:大数据与新闻的矛盾、信息共产主义还是信息霸权主义、数据源的开放;以及大数据研究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晚报、都市类报纸大都是以社会新闻为主打,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很多媒体都是靠社会新闻在当地迅速打开局面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全面推行阳光政务,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时政新闻。很多晚报、都市类报纸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并逐步加强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的探索。然而,由于晚报、都市类报纸的受众与党报不同,对时政报道的要求也不同。晚报、都市类报纸不仅要做时政新闻,而且要做得好看、可读,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那么,晚报、都市类报纸如何才能把时政新闻做得更可读呢?近年来,《天中晚报》在做时政新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党报大多是由时政新闻来唱主角的。包括工作性报道在内的时政新闻(以下只称“时政新闻”)是机关报的优势,相对于其它报纸而言,有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从这一点上来说,机关报一直在受众中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其它都市类报纸难以望其项背。因此,做强做大机关报的时政报道是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意味着一切皆可被数据化,数据新闻凭借其新鲜、易读的新闻叙事方式,使新闻更加具有吸引力。国内目前对数据新闻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数据新闻和数据可视化进行分析,探究数据新闻可视化团队的特征和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李凯 《新闻窗》2007,(5):28-29
时政报道,是对时事、政治等领域题材的新闻报道,主要包含会议新闻、领导活动和重大政治社会活动等。如果说社会新闻能为一张报纸聚来人气是本地新闻重要基础的话,那么,时政新闻就会为一张报纸赢得良好的口碑和公信力,是一张报纸原创新闻的上层建筑。尤其作为一张党报,假若时政新闻偏弱,那么可以断言,纵然具有党报身份,[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