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永红 《新闻前哨》2022,(21):20-22
立足行业,深度挖掘身边的精彩和伟大,是企业宣传工作者和行业新闻人的职责所在。视采访为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行家”;借采访走“四方”,让自己成为一个“行者”;跳出行业看行业,让自己成为一个冷静的“瞭望者”;将采访当“追星”,让自己成为一个“粉丝”;变采访成“查访”,让自己成为一个“侦探”;隐“采访”于无形,甘做一个历史的记录者。如此扎根,才能获得行业新闻人的职业基础,如此于日常中深挖,方能真正拥有新闻的富矿。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1995,(4)
记者见证了历史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记新华社高级记者王兆麟卜元题记“人在景中不知景.记者见证了历史,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有一个永远不会改变的事实,就是记者无限记录自己的历史。”(香港记者张圭阳语)这是一个性格内向的“老学究”式的文化人,古板而缺乏幽...  相似文献   

3.
在“逃离北上广”成为网络流行语之时,早有一部分精英,在一线城市历练多年之后,主动选择“战略转移”,在二线城市中打理自己的人生。于他们,新城是重新安置生活与理想的居住地;于新城,这些移居者会带来更多附丽。人与城,在新的历史时间点,努力兑现着彼此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在如何处理二战后期即将战败的德国和日本的问题上,美国的政策明显不同:一方面是不遗余力地摧毁德国的“文化特殊性”,使其不可能成为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进行辩护的理由;另一方面,又以“文化特殊性”为托词,以保留日本的天皇体制以及大部分帝国时代的行政机构。换言之,德国民族的心理结构在被摧毁之后再按照“西方”的模式重新建构起来,即德国人开始以“西方”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历史,发现那是一段罪恶史;但日本民族的心理结构并没有被摧毁,日本人更多地以自己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历史,结果总是发现自己无罪。但在所谓“民族特殊性”或“文化特殊性”之外,有国际社会的共同行为规则和道德规范。新日本的深处依然保留着一个旧日本,这使日本人总是自闭于国际社会的共同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当认罪的德国人劝说不认罪的日本人“转变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时,我们看到,德国人已完成了其对历史的反思,以国际社会的一个负责任的成员身份重新出现于国际舞台。而日本之所以见斥于国际社会尤其是亚洲社会,是因为它至今也没有完成这一过程。程巍  相似文献   

5.
和五年前喊出虚妄的“35岁退休”的IT界精英们不同,这两年在都市中兴起的“悠客”族群不仅来自于不同职业、不同层次,而且他们开始明白,人生应为了快乐去工作,而快乐往往来自于放弃而不是拥有。 “悠客”,指的就是都市中这样一种人:他们主动从高速运转的职业状态中暂停或减缓下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给自己放一个大假,  相似文献   

6.
叶涯 《声屏世界》2005,(3):37-37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从众”。其定义为“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好恶深藏于内心,在行为上与群体多数人保持一致,这就是所谓的从众。  相似文献   

7.
娄和军 《青年记者》2016,(19):14-15
“我们从枪林弹雨中来!”这是大众日报社社歌的第一句. “为大众服务,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必要因素之一,成为他们自己的喉舌.”这是77年前,大众日报发刊词中的誓言.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我们一定要自由,我们一定要胜利.”这是76年前,毛泽东同志为大众日报创刊一周年题词中的期许.  相似文献   

8.
名家与编辑     
名家总是一个楷模,总是一种风范。对于编辑行业来说,名家的言行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不消说,更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思想资源。 名家如此说编辑 邹韬奋称“熟练于编辑技术的”为“编辑专家”。有人说“编辑专家”一词,这是第一次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出现。 那么编辑专家是不是仅仅“熟练于编辑技术”就可以了呢? 鲁迅曾鼓励刚做了编辑的赵家璧:“这是一种非常需要而且很有意义的工作,我自己也是搞这一行的,其中也大有学问啊!”孙犁说:“编辑必须有学问,有阅历,有见解,有独到之处,应该成为学者或作家。”看来,编辑应该有学同是一个基本的要素。  相似文献   

9.
钱钟书先生说:“历史是一面铜镜。”我们只能在影影绰绰的影像中,看见历史事件的大致轮廓,而真相究竟如何,是我们不得而知的。不同的人写不同的历史,他们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和提炼事实,在这些事实之上构建历史,而这“历史”只是历史真相的一小部分,并非完全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1日.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e点儿巴黎桑贝漫画展”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个年轻的记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桑贝为什么在法国成大师.这么多年经久不衰。我们国家就没有这样的大师?”这深深刺痛了在座的漫画家们,尤其是老一辈的漫画家,勾起了他们对自己漫画生涯的回顾。伴随着历史的足迹,漫画经历了萌芽、发展、兴盛、低谷和复兴,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的变迁。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从一代又一代的漫画家作品中欣赏到了“历史中的漫画”,感悟到了“漫画中的历史”。 的  相似文献   

11.
张瑞琦 《今传媒》2016,(9):55-56
近年来中国IP热潮是中国影视商业创作模式趋于成熟的一个表现,是属于年轻大众的流行娱乐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走向的标志。在这个大众消费的时代里,影视剧代表着大众文化,而大众并不是盲目追随着精英文化,他们也在创造自己的文化,这带给影视产业前所未有的颠覆。“IP”热是把双刃剑,享受“IP”热带来收益的同时自然面临各种问题,做到“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平衡是影视业有利进展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两会”年年开,年年有新意!这是近几年来我国许多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一致看法。笔者从1996年起参加全国“两会”报道,至今已连续7年了。在每年长达十余天的会议里,我与代表、委员们住在一个宾馆,吃在一个餐厅,参与他们履行自己神圣职责的全过程。他们中有一部分是连续几届的老代表、老委员,他们对我谈过去、谈现在、谈将来,无所不谈;与此同时,我也与其他新闻界同行频繁接触,在了解“两会”的历史中加深了对它的了解。于是渐渐地,我的头脑中形成了这么一种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周室渐渐衰败,各诸侯纷纷争权夺势,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战争连天不休,武力就成了各诸侯国最重要的工具,“侠客”就在这一时期诞生兴起了,他们成为“行侠仗义”“正直潇洒”“武艺高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央视一套近来在黄金时段推出电视剧《白求恩》。一位同事讲,剧情很感人,看得直掉泪。另一位同事在旁附和,称自己也是泪眼观看。我想,两位同事已是人到中年,白求恩的事迹对他们并不陌生,之所以能够感动得泪眼迷朦,大抵是一些历史的细节让他们泪腺失控,用文艺腔说,叫“拨动了心弦”。记得16年前我陪客人上五台山,车过五台县境内的一个小山村时,一块“白求恩纪念馆”的牌子从眼前一闪而过。我提议停车,倒回去看一看。——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山村小院,大门紧锁,只有门楣上的“白求恩纪念馆”的牌子,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有过不寻常的历史。问墙根儿…  相似文献   

15.
在今春于哈尔滨举行的第11届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中,一群报(刊)社总编辑大亮相,成为今年中国新闻界自己的“明星”。他们之中有一位年轻的“老总”成为全国第一个“总编辑摄影奖”三连冠得主,他就是哈尔滨日报社副总编辑,高级记者王建男。  相似文献   

16.
浙江广电集团城市之声的录音评论《决不许亵渎英雄,歪曲历史》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专家认为作品导向正确,内容生动,评论有力。中国记协颁奖词评价:“当恶搞红色经典、恶搞英雄似乎成为一种时髦时,他们用理直气壮的声音,捍卫着民族的精神高地;当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被人扭曲时,他们挺身而呼:‘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不能不敬仰自己的英雄!’不许对民族精神进行亵渎!”《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广播评论”节目评选综述》中的评语是“唱响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陈中华成为全国新闻界的先进典型——“当代好记者”时,他已经52岁了。 这个荣誉来得不算早。通常在这个年纪的人,都已经很久不再学习新的东西了,特别是知识分子。他们会变得只从自己的已得经验出发,固执于自己的意见,甚至从客观事件中,他们只能看到对自己意见的确证。  相似文献   

18.
报社开全国记者会,那帮被我称为“坏蛋”的地方记者(因为他们都特别聪明能干又都特别不安分)见了我都说:“有病的人来了。”我的确是“有病”,而且是“病入膏肓”——本来在报社当编辑当副主任已经够累的了,还要自己造条“贼船”自己上,办什么“青春热线”。俗话说:“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可不,“青春热线”开通两年了,八千多个电话已成为历史,可热线事  相似文献   

19.
历史学应该研究什么?这是史学家们不能回避的难题。二百年前的历史学家更多地把历史看做“帝王的家谱”,或“一些战役的围城;行政部门的盛衰;宫廷的密谋”(麦考莱语)。他们所写的历史书,不过是对政治与军事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所作的喋喋不休的叙述。在这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历史学家们开始关注起人民的历史和人们的生活来。他们不再把历史看做帝王将相史,而是主张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去追踪一个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过程,深入分析社会的经济生活与结构以及全社会的精神状态。应该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20.
近期以来,“通俗历史热”不断出现于媒体的报道之中,与之相关的“现象”也成为一个“公共话题”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作为一种关涉史学的文化现象,有从历史学的角度进行考察的必要。从史学发展的进程看,“通俗历史热”的出现是必然的同时也是有益的。其所以必然,因为这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实际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