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7 毫秒
1.
经济日报“两机风波”、“翻牌公司”等重头戏轮番出台,而且“唱”一个、响一个,有的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表扬,有的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为刚刚进入“第二个10年”,正面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经济日报赢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开局。但是,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一个现象,那就是新闻版一度出现了“稿荒”——每到编前会,总觉得预备稿还缺着一块,这在未扩版时是很少出现的。依我看,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格局下,报纸发生“稿荒”尚属正常现象,许多扩版后的报纸,也存在“不够吃、吃不够”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很快,报纸纷纷扩版,成为时尚。但也出现了一些报纸一味跟风,为扩版而扩版,给版面“注水”的现象。 报纸扩版,是经济文化生活日益繁荣的生动体现;是社会形态多元化,受众需求多元化的必然要求;是在我国新闻领域走向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新闻媒体主动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判断一家报纸扩版成功与否,要看它扩版后增加了哪些内容。有的扩版增刊后,信息量确实成倍增加,也不乏精品佳作。但也有不少扩版以后,最突出的变化是大块文章增加,拖沓冗长;有的甚至出现了稿荒,不惜降格以求,把版面填满完…  相似文献   

3.
谈“稿荒”的成因与对策余茂君,汪植培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变化的。就拿地市报来说,曾几何时,还是“上稿难”、“用稿难”的呼声不绝于耳,可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报纸的扩版增期,却出现了另一种反常现象:“找米下锅”、“等米下锅”乃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不少报纸在扩版,不少报纸在酝酿扩版。有的由4版扩为8版,有的由8版扩为16版。对于这种现象,作为一个曾经长期在地方报纸工作的新闻工作者,我感到由衷的喜悦。这里,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感想和看法。(一)当“特区”来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报纸,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争办“周末版”或“星期刊”。不少报纸在扩版,或酝酿扩版,这是“周末版”、“星期刊”发展的继续。为什么呢?因为所谓扩版,据我的认识,就是搞报纸的“大特区”。如果扩版只是原来报纸版面的量的扩大,那恐怕是不行的;而应该是,也只能是报纸的质的升华,而扩版不过是它的表现形式。从总体上说,其基本方向都是要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因此,这也就是报纸本身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刹“长风”     
刹“长风”经济日报总编辑杨尚德读者批评我们报纸“长稿多短稿少”,我们自己也深有所感。今年要提高报纸质量,改进文风,我们想首先从刹“长风”这件事做起。现在的情况,一方面是报纸在扩版,种类在增多,长文章在增多;一方面是社会生活节奏在加快,读者看报的时间在...  相似文献   

6.
翻阅全国各高校的校报,发现许多报纸经常出现文章块头大、篇数少的现象,有的为了凑够版面,甚至每期都有半个甚至一个整版的文摘。这些报纸虽然每期也大都能按期出版,但高质量的稿件太少,信息量太小,给人以明显的“米不够,水来凑”的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显然是由于闹“稿荒”。“稿荒”何以发生?真的是由于学校实在没有更多的情况可在校报上反映,校报稿源濒于枯竭了吗?非也!笔者以为主要是由于有些编辑没有全面履行编辑职责,忽视了校报稿源建设。我们知道,作为校报编辑,除了编辑和采写稿件之外,还有一项基本任务,就是做好稿源建设工作,包括经常性地搞好通联工作,积极组织稿件,努力开辟和培养稿源。如果整天呆在编辑部“守株待兔”、“等米下锅”,那么“稿荒”的发生就往往成为必然。怎样才能不断加强稿源建设,彻底杜绝“稿荒”,从而办出一张质量高、信息容量大的报纸呢?结合近年来我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的一些做法和体会,笔者认为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努力办好专栏我们知道,消息,尤其是动态消息,是校报很重要的一方面内容。从严格意义上讲,如果没有这部分内容,校报这份出版物就不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报纸。但同时我们还要清楚,校报要全面完成自己...  相似文献   

7.
新闻思维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思维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杨兴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新闻界出现了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一方面是新办报纸相继问世,报纸不断改版扩版,报业市场多姿多彩;一方面是新闻媒介发出的大部分报道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一般化、表面化的毛病,落后于...  相似文献   

8.
近一年多以来,全国报界出现了一股“扩版热”。不少报纸由对开四版扩为对开八版。最近,我走了几个省,对此评价不一。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增加信息量的角度来看,大家对扩版是肯定的;然而,从扩版后副刊来看,却不尽满意,主要是对把文艺界一些名演员的轶事搬上报端,特别是对相互抄袭、重复刊登的现象看法不一。有的说,这是适应读者文化生活的需要,未尝不可;有的说,对8小时之外的轶事,不仅名演员有,科学家、实业家也有,为何厚此薄彼? 我以为后一种意见是有道理的,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扩版要扩信息量覃进报纸扩版已成为新闻改革的热点。1992年我国有数十家报纸同时扩版,1993年有130多家报纸扩版,1994年全国至少有150多家报纸加入了扩版热潮。报纸扩版从根本上说,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出现的报业改革。通过扩大版面来增加信...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新闻媒介在宣传“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邓小平南巡谈话及促进改革开放起了重要作用。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又促进了报业的大发展,从1992年起全国多家报纸纷纷扩版,增加信息量;几乎各家报纸都推出星期刊、周末版、月末版或增刊,内容丰富多彩。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当前的报纸扩版热中出现了一些新闻误区,如对社会上的某种不良社会现象或默认,或赞赏,或支持,忽视了宣传效果,出现某些新闻工作者思想意识的错误倾斜。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国报业的发展呈现出繁荣兴旺的局面,全国各级各类报纸纷纷扩版增期,就是一个突出的表现。报纸的扩版增期,对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各种信息日益增长的需要、对搞好报业自身的改革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扩版之后,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在信息量、稿源、版面内容、队伍素质等方面,不少报纸出现捉襟见肘、跟不上发展的情况,还有新闻性不强、杂志化倾向等问题。面对扩版之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报人都在认真思考和扎实地加以解决,并创造出不少成功的新鲜经验。为了巩固和发展扩版成果,从思想、机制、办报实践等方面探讨扩版之后出现的各种问题,《新闻战线》编辑部与华凌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这次“扩版之后……”华凌杯征文活动,目的在于为各报提供一次交流经验的机会。希望全国报界同仁及各界关心报纸的同志,积极探讨,踊跃参加。  相似文献   

12.
扩版重在提高质量汪植培近几年来,我国报业出现“扩版潮”,许多地市报也跟着扩版,这是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的表现。有些报纸扩版之后,质量提高了,发行量稳中有增,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有少数报纸扩版后,由于措施没跟上,质量不够理想,发行量也在下降...  相似文献   

13.
隋冬 《新闻知识》2001,(3):48-48
自 1998年开始,国家新闻出版署整顿内部报刊后,绝大多数企业内部报纸,一夜之间全变成了改为“内部资料”保存下来了。有的大型企业还将企业报改为日报,有的改印彩报,还有的扩版增刊,由过去的半月报、月报改为周报、周二报等。这说明,无论从企业领导、机关,还是职工群众,仍然需要自己的报纸,这就决定了它存在的价值。   但凡事都具有双重性,企业报扩版增期自然是好事,但随之而来的是,“稿荒”的矛盾在相当多的企业报表现得十分突出。企业报定编有限,像笔者所在的这张本月报、报社定员仅两人,且编、摄、采、发、投等等全权总…  相似文献   

14.
报纸专刊,是我国报纸发展出现的一种值得重视的现象。以《经济日报》为例,过去只有“理论周刊”、“今日视点”、“汽车天地周刊”、“信息时空周刊”、“证券周刊”、“财金报道”等,持之以恒的也不过10种左右。2002年一下推出“中国人居”、“中华儒商”、“品质平台周刊”、“环球财富”、“县域经济周刊”、“开发导报”、“城市纵横”、“企业发展专刊”等,超过了以往所开办的总量,使报纸显得更有特色。专刊现象,可以说源于周末版,发展于报纸的扩版,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报纸专刊———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回顾一下过去…  相似文献   

15.
喝啤酒时倘若以很快的速度往杯子里倒啤酒,杯子里总是啤酒少而泡沫多。其实,啤酒的泡沫多少并不关大事,多点泡沫可以少喝点酒。由此我想到了新闻“泡沫”。新闻“泡沫”的多少其实与报纸扩版的速度有关。我所供职的晚报,五六年前的新闻版只有3个。那时记者写稿是很难上版面的,逼得大家写好稿,抓独家新闻。记得当时最优秀的记者写得再多,每个月也只能发20篇稿件,数量虽少,但常常有稿件被《羊城晚报》、《新民晚报》等报纸转载。现在的新闻版面是以前的几倍,吃稿量自然大了。记者写一篇发一篇,几乎很少有被“枪毙”的。有的记者最多一个月能发…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如何办好报纸,如何办好副刊,这已是摆在我们新闻报业人员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中国报纸从前年开始,兴起了一股扩版潮,全国有许多家报纸纷纷为扩版。广州日报扩版最多,平时16版,有时20版,甚至36版。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的严肃报纸也有40多版,所以今后报纸多版化是个趋势。但报纸仅是靠多版发行,并不见得报纸的新闻容量大了,报纸就算办好了。多版,仅仅是办好报纸、办好副刊的一个小小的前提。比如、为了争夺读者市场,有的报纸办成了杂志,个别报纸副刊甚至还打“擦边球”搞格调低下的一套。  相似文献   

17.
在新、广、深、高上下功夫崔茂林版面的扩大应该伴随着办报思路的调整,以办4块版的老习惯去办8块版、12块版甚至更多的版面,很难行得通。这正如以做家庭晚餐的方式去开酒楼一样,难免狼狈不堪。不少报纸在扩版后都出现稿荒、发行量下降,说明扩版要思想先行一步,要...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地市一级党报,如何更好地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广泛深入而又生动活泼地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实是摆在我们地市报编采人员面前的一项光荣而又重要的新课题。现联系我们安庆日报的实践,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坚持“扩版”与“增栏”相结合,以增辟新栏目为主。地市报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增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宣传分量。地市报真正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宣传分量还是在党的十四大以后,表现在报纸的扩版和新辟一些栏目上。报纸“扩版热”已经遍及全国,地市一级小报也不甘示弱。安庆日报过去曾是周六刊。自1993年元月1日起,扩大为周  相似文献   

19.
经济日报1995年不扩版,没有什么惊人之举,也很难说会“面貌一新”,只是版面做了部分调整,想着力在提高报纸质量上下功夫。 我们认为,报纸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革新,但其各具的特殊使命和办报宗旨不能变。经济日报作为一张以经济宣传为主的全国性综合报纸的性质不能变,经济日报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指导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的作用不能变,经济日报的主要读者——经济管理人员、党政机关干部、企业界人士、经济界科研教学人员等,目前也没有变。“以经济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专题性策划中的“注意力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敖先生讲:报纸不增张(扩版),好像罐头里的沙丁鱼;报纸增张,好像泡过水的面包。在时空跨越新千年之际,“千禧”风在掠过中国时不大不小地撞了一下中国报纸的腰。 新年伊始,人人回家。经济日报等大报老老实实出一张“节日版”,平时16版,元旦8版,千禧于前而岿然不动;羊城晚报等大众化报纸及个别日报则闻风策划,空前“增张”,乘“千禧”之风震撼报纸市场。大规模扩版的报纸粗粗估算,有羊城晚报1月 1日的“跨世纪金版”共40版(且从1999年12月27日起即开始为“跨越千年环球采访特别报道”扩版);广州日报共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