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下誓言:“写农民,为农民写” “我的根在农村,我要为农民而写作。”这是浩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写农民,为农民写。”浩然将此作为自己的创作宗旨,坚持了一生。这位农民出身、长年生活在农民中间的作家,对于中国农民和广大农村有着质朴而又深沉的感情。谈及文学和生活的关系时,  相似文献   

2.
薛宝海 《视听界》2008,(2):118-118
上周的《南方周末》作了“浩然去世”专题,这使我想到了几年前也是在《南方周末》上发表的一篇抨击浩然的文章。那是针对浩然“发文说自己是农民作家”,文章言辞激烈,读来很爽,更精彩的是文章结尾:“全国农民在文化大革命受苦受难的时候,你浩然在干什么?在享福!在作威作福!你也敢说自己是农民作家,呸!”  相似文献   

3.
关于浩然的一点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然想起浩然。几年前,浩然补齐重印了长篇小说《金光大道》,批评家学者有些微词。我也以为《金光大道》是浩然比较失败的作品,重印意义不大。但这并不防碍我一直认为浩然是中国当代文学某一个阶段中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他的重要性甚至延续到不属于他的时代。只有很少的作家,是重要的,同时又是优秀的。 不瞒说,我读浩然的作品都带有研究性。就我个人欣赏取向而言,西方侦探小说或香港连续剧更让我入迷。不能欣赏的作品很有价值,能够欣赏的作品没多大价值,这是常有的事。好在浩然并不为我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马原对小说的前景表示悲观,他的理由是现在人们消磨时光的方式越来越多元,人们也活得越来越匆忙,不读一本小说,不是什么严峻的问题,如果明天的早餐弄不来,可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人们想活下去变得越来越不容易,活得美好当然更不容易,他无疑说的没错。但我在卡尔维诺和博尔赫斯那里看到了另外一种相反的看法,他们虽然没有对小说的前景表示乐观,但也不悲观。  相似文献   

5.
记者是吃青春饭的吗? 看过一个关于记者的专访,对其中的一段话一直记忆深刻,那个记者在谈到自己职业规划时说:"我已经过了30,感觉自己可能要被淘汰了.现在很多媒体招聘时只要30岁以下的,我活得很恐惧."说这话的记者叫王克勤,他因为揭露兰州证券黑幕被迫离开家乡,漂在北京.  相似文献   

6.
充分积累 轻松主持——主持人张越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我们应约来到了张越的家,与她进行了一次短暂的交谈。(下面即为谈话内容)。主:张越,我想和你聊一聊潇洒的问题。人们都说张越活得特别潇洒,那你说说人怎么样才能活得潇洒?张:我活得潇洒吗?我怎么不觉得呢?我觉得我活得挺累的。如果要说潇洒的话我觉得,其实是挺简单的一件事情,就是第一,别太爱自己;第二,别把事情看得那么复杂,就是人容易太拿自己当回事了,觉得我怎么着怎么着之后吧,你就会永远地对生活不满,永远地对周围的人不满,永远地都觉得别人薄待了你,对你都是特别不公平,要这样话,你的心态就…  相似文献   

7.
浩然与韩映山都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浩然是现任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韩映山曾是保定市作家协会主席。当然,韩映山的名气不如浩然大,但他却是我国当代文坛上著名的荷花淀派的重要成员。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和这两位作家都认识并且熟悉。自1980年2月北京晚报复刊以来,这两位作家在北京晚报副刊上发表的作品,大都是经我手处理后才见报的。我和浩然是1971年春天认识的。自那时起,他一直支持我的工作,很热情。我也一直像对老大哥一样尊敬他。而韩映山,我则是1961年在南开大学读大一时认识的。那时,韩映山和我们一起听张怀瑾先生的《文…  相似文献   

8.
且慢生活     
正生命就像奔跑在路上的汽车,每一天我们在出发起跑和刹车抵达中往复。当时速超过100,有经验的司机刹车一定会慢踩,坐在车上的人无觉知,而或"刚铛"身体向前冲时,那一定是急刹,容易伤人伤己伤路。"慢",是一个调整的过程,现代人太匆忙,赶路匆忙、赶GDP匆忙、相聚匆忙、相亲匆忙、升职匆忙、加薪也匆忙。挂在嘴边的高频率词是"快点""抓紧"。总是怕晚,所以我们一直拼命追赶,政府  相似文献   

9.
浩然出书慰亡灵·孟皋卿·今年春节,借拜年的吉日,我有幸见到了浩然同志。问候之后,池送我由他主编的《北京文学》1996年第二期,我一翻目录,离地看到浩然同志写的一篇文章《用灵魂和生命镌刻的碑石》,它像磁铁吸住了我的视线,我一口气将它读完。回家后,我又读...  相似文献   

10.
《浩然口述自传》由浩然亲口讲述、郑实笔录。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文坛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浩然的大量短篇小说在当时广为传播。他的两部长篇代表作品《艳阳天》、《金光大道》,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人后来曾以当时中国文坛只有"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来称之。然而,对这位被刻上时代烙印的作家的争议,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一直没有停止过。本书通过浩然的回忆,将这位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毁誉参半的文学工作者坎坷而波折的一生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六五年,浩然三十三岁,长篇《艳阳天》脱稿。当时他已成为文坛最为活跃的青年作家之一,《人民日报》刊登的文学刊物目录上经常可以找到浩然的名字。这一年,年轻气盛的浩然与文艺界领导人在创作问题上产生冲突,这就是埋下文革之初他积极投入运动的潜在心理原因之一。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六十六岁的浩然在河北三河市寓所接受笔者采访。 那时,周扬他们不了解我的经历,认为我是大学生,通过下乡材料创作。他们逼着我下去参加四清,不让我在城里修改长篇。张光年、张天翼他们专门找我谈  相似文献   

12.
"我父亲今年快80岁了,是老军人、老干部,最近这一个月,他吃不好喝不好,为了他的个人档案又操心又跑腿."孙女士心疼地告诉记者,不久前她父亲的一位老战友到家中做客时,带来了一份几十年前孙先生在国棉三厂的档案资料."我还活得好好的,现在竟然见到自己的原版档案了?"孙大爷抚摸着档案里自己年轻时候的照片,心里很小是滋味.  相似文献   

13.
这个国度最普通的人们,他们左顾右盼,只为给自己的信念找一个存放的地方,让自己心里感到幸福,不凄苦,不孤寂。虽然世道很坏,本应行为示范者又"纲常大坏",在这个2013年,我仍然希望,所有人都在自己心里点上一盏小灯,找到那个小小的太阳,既给自己以慰藉,也照亮身边和周围,不要麻木地行走在这世上,不要走得那么匆忙,不要把自己灵魂都丢掉了。  相似文献   

14.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散原老人忧愤绝食而死。陈寅恪在匆忙料理完父亲的丧事后,携带家眷仓皇逃离北平。对于当时的情境,陈寅恪夫人唐癸在《避寇拾零》里有所记录:"我和寅恪各抓紧一个大小孩(流求9  相似文献   

15.
读者之声     
湖北省天门市九真镇工交办公室邹培庆: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今年初带着一种试探心理订阅了《新闻与写作》,读后,不禁为贵刊内容丰富、别具一格而拍案称好。3月份我又加入了市新闻学会,由于虚心请教,勤奋用功,不到3个月,先后被《湖北日报》、《荆州报》、天门市电台用稿8篇。当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纸电台上时,真正品味到了著名作家浩然同志的处女作《姐姐进步了》被河北日报采用后的那种甜蜜味儿。《新闻与写作》开设的“当好通讯员浅谈”一  相似文献   

16.
大智若猫     
妞妞来我家已13年了,“可怕的是”我至今弄不明白,这只懒洋洋的猫,究竟使的什么诡计,把人支使得服服帖帖,自己却一直活得逍遥自在。这位小姐甚至改变了我家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正>著名作家浩然老师因病于2008年2月20日在北京去世,距今已近两年。每忆及浩然老师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对文学青年的扶持、对我个人的关爱,他的音容笑貌便浮现在眼前,令我感动不已,唏嘘不已,怀念不已。  相似文献   

18.
眼下的媒体里活得最不像媒体而又时时提醒别人自己是媒体的,大概非地产媒体莫属了。这让在地产媒体里混了十多年的我深以为耻而又无可辩解。地产媒体又大体可分为两个阵营,一是旱涝保收没心没肺地附属于大众强势媒体的地产周刊、地产专版们,一是朝三暮四费尽心机的“独立”的地产杂志们。  相似文献   

19.
早上刚下飞机的陈义理,晚上又要飞回香港,对于这个行迹匆忙的人来说,这种地点的转换非常自如。“看看我,就知道京港是怎样的共融了”,在香港马会北京会所,他放下自己的背包,爽朗地微笑。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朋友圈里很热闹,各种晒幸福,各种送祝福,让人看了暖暖的。从冬至而始,沿着圣诞、元旦及至春节,一路走来,年味儿越来越浓厚。人们也在年复一年中彼此祝福着光阴的过往,见证着人世的沧桑。信手翻开一本关于大卫·奥格威的书,对于他的一句名言感触颇深"只要比竞争对手活得长久,你就赢了。"不过我是个不喜欢争斗的人,这一方面源于我身为女子的天性,另一方面则遗传于我的父亲——一位淡泊的雅士。所以对于教父的这句名言,我倒是更认可"长久"两个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