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情报、图书一体化建设和管理是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符合社会需求的产物。通过分析我国图书情报档案工作和研究的现状及其弊端,提出了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三点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建立统一的图书情报档案学科体系;建立档案图书情报的网络化管理体系;建立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2.
美、日、中图书情报网络化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秀芳 《现代情报》2004,24(7):10-11
分析了美、日、中三国图书情报网络化发展模式和特点,并提出了我国图书情报网络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试论新世纪档案管理创新的"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晓芸 《科技广场》2007,(4):245-247
本文从档案管理的现状入手,指出了当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档案管理务必创新的“四化”,即公开透明化、与图书情报一体化、电子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4.
“图书情报一体化”讨论已经进行多年了。人们的看法虽然愈来愈清楚,但真理的归属问题仍然未完满地解决。本期发表的反对“图书情报一体化”的论文,意在使这场讨论更深入一步。我们不仅不反对情报与图书的协调、合作或协作,而且还积极地为这种趋势在增砖添瓦。但是,我们曾不止一次地明确表示过,那种将情报“一体化”于图书,将情报工作“一体化”于图书工作,将情报学“一体化”于图书馆学,一句话,其要害问题是将情报机构“一体化”于图书馆机构的所谓“图书情报一体化”,是违背客观事实的,是违背学科发展规律的,从而也是对图书馆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图书馆发展史,比较现代图书馆工作与情报工作的异同点,论证了高校“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证明了“图书情报一体化”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最后提出了“图书情报一体化”后的高校图书情报机构模式。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90年代高校情报需求环境的变化趋势,提出了图书情报工作应以情报需求为导向,组成以图书馆为辐射核心的情报服务体系,以促使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朝着多样化、集成化、协作网络化、咨询实体化及社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技术、新知识以及新成果日益迅速、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人们的情报意识日益增强。文章就如何建立有序的图书情报网络,从系统论与情报系统、建立网络化的情报系统以及实现情报网络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旨在为图书情报学科发展的有效探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结合CSSCI核心期刊论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NSSFC)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多项数据作为数据源,从宏观层面对图书情报领域近十年成果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其研究发展过程和变化趋势,从微观层面对对图书情报领域成果进行文本挖掘,发掘出近十年研究热点。[结果/结论]图书情报领域热点主题以“图书馆”“情报”为侧重点,呈交叠式融合、各热点之间互相交错关联的社交网络图。这从侧面也证明了图书情报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主题具有多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吴世忠 《情报杂志》1989,8(2):44-48
随着我国图书情报事业改革的深入、“有偿服务”这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在很多图书情报单位中已从“应不应该搞”的斟酌阶段转入“该怎么搞”的实践时期。比照与此对应的图书情报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不难发现、实践又一次作了理论的向导。也许正是理论研究的滞后导致了“有偿服务有背图书情报工作的服务宗旨”,“国外先进国家就没有什么有偿服务”等观念的长期存在。对于前一种看法,国内已有相当的论述来辩论。本文将对西方发达国家对情报经济学的研究作一个综述性的介绍、一来可以回答上述的第二个问题,二来可以为我国的情报经济学研究提供一个开拓视野的参照。在西方发达国家,情报经济学作为情报理论界面临的问题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从六十年代到现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发展。美国情报经济专家A·J  相似文献   

10.
杨教 《情报杂志》1989,8(1):71-73
我对“图书情报一体化”没有研究,也不觉得这里有什么理论,因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不太关心。看了《情报杂志1988年第1期的“刊头丝语,”才去翻阅1986年第2期出题征稿,又读了朱加琪同志的《用系统工程观念评“图书情报一体化”及其经验教训》一文,恍然觉得空气有点“紧张”,才想起要说几句外行话,凑凑热闹。我想,可不可以先通过讨论,待确定一个公认的“图书情报一体化”的概念,再按这个概念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我看不妨一试,但我觉得不会有什么结果。这里有一个  相似文献   

11.
白国应 《情报杂志》1992,11(2):24-28
3 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好处由于我院十几年来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结果,使我院文献情报系统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其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3.1 有利于推动体制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院文献情报系统即按“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精神进行体制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加快全院文献情报工作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更好地为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改革的方向是,切实改善文献工作,大力加  相似文献   

12.
情报改革的在于优化,优化的步骤必须排除干扰与混乱。近十年来,我国科技情报系统中,常常遇到几个不伦不类,十分别扭之词,如“图书情报”口语,“图书情报一体化”(以下简称“一体化”),混淆在科技情报工作的术语里,并有以偏代正之势。这些口语、口号,多源于图书馆系统,混乱在科技情报糸统。其中尤以“图书情报一体化”口号的出现,是荒谬轻率的,引起全国情报学术界的深虑和不安,有必要给予有力的评驳。这场学术上的争论,耗时已达九年之余,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情报与图书这两个系统的关系与概念,被搅得是非不清,界线不明,全国情报五路大军之一的高校情报系统,被严重影响成为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本文为了探讨这些问题,用系统工程的观念、方法和原理,辨识图书馆系统,剖析“一体化”的概念,为优化情报系统清障,开拓其路。  相似文献   

13.
谷艳辉  王娟 《情报科学》2003,21(5):461-463
高校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相互的协同,更少不了特色的建设。“同”、“异”同时存在,相互补充已成为图书情报事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能“求同存异”是我们理应思考的问题。挖掘“同”的内在联系,抓住“异”的发展变迁,“同”中求“异”是加快文献资源发展、确立先进管理理念、搞好特色建设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张涛 《情报杂志》2000,19(3):10-11
从探讨知识经济的进展入手,提出“知识空间”的概念,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空间分化发展成为虚拟和现实两类,据此得出图书情报机构和图书情报工作者将分化发展成虚拟和现实两类;图书情报机构与企业结为同盟,得出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程度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标志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哲学视野下的图书情报学的审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汪苏明 《情报杂志》2002,21(8):28-29
由于存在许多问题,现有的图书情报学需要反思与批判,科学技术哲学是有力的批判工具。本文具体反思的问题为:图书情报学研究者不能正确地认识西方科学技术思想;图书情报学单向度发展;许多人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图书情报事业是伟大的,但从事图书情报事业的工作却是平凡的”;图书情报学忽视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图书馆网络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图书馆网络建设的发展历程以及全国性和地区性网络作了系统的介绍,分析了我国图书情报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对中国知网中“图书情报”领域主题关于“双一流”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定量的统计,分析了图书情报领域对“双一流”建设的相关研究情况,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助力“双一流”建设的意义,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支撑“双一流”建设的创新发展服务模式,以期对高校图书馆助力“双一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当代科学知识以“爆炸”形式迅猛地发展,为情报工作者搜集和整理图书情报资料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图书情报工作者需要收集浩如烟海的图书杂志,为此就要投人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馆藏及保存手段的变化更新。但是,就某一个具体的情报工作单位来  相似文献   

19.
图书情报一体化论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葛驰  罗敏 《现代情报》2003,23(11):6-7
通过对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对二者在服务方式、服务目的、服务对象的类比分析,同时驳斥否定图书情报一体化者的“唯情报论”观点,论述实现图书情报一体化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其实现办法。  相似文献   

20.
《论图书情报界应该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一文(载《情报杂志》1987年第2期)的作者主张的所谓“门户开放”,就是全国各个系统各种类型的图书馆、情报所、资料室等发放的读者借书证,应打破“条条”“块块”的约束,不受地理区域限制,能到处通用。作者认为,这是使“图书情报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广泛开展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读者主观能动性的好方法”。笔者觉得,这种所谓“门户开放政策”只不过是一种实际上行不通的美妙的“理想”而已。因为,首先,作者的这种主张是建立在忽视全国图书情报服务工作应有合理的分工的论点基础上的,只是从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