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主阅读能力是学生必须具有的一种能力。语文教师要从提高学生对自主阅读的认识、教会学生读什么、如何读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雷霆 《语文天地》2012,(12):38-39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阅读能力是听、说、写的基础。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形成自觉、广泛的阅读习惯呢?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注重学生主体性阅读  相似文献   

3.
谈谈学生课外自主合作阅读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我们提倡中学生广泛阅读 ,开阔视野。但就教学而言 ,学生阅读的内容主要还是教材课文以及人教社出版的与教材配套的自读课本。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每册加同步的自读课本共有各类文章百余篇。如果学生每学期要认真读完这些课文 ,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课余自主、合作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学生才能获得应有的阅读效果。近年来 ,笔者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作了一些探究 ,并初见成效。就在此陈述 ,以就教于方家。一、阅读发问学生自学一篇新课文 ,读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可见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事。那么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我校的特色就是阅读,所以笔者在班级管理中,根据学校举办的读书活动,提出"让阅读成为学生每天学习的一部分",动员每一位同学从家中挑选1-2本适合阅读的图书带到班级建立图  相似文献   

5.
正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文化,形成独立思想,丰富个人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由此可见,自主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自主阅读是相对于被动阅读而言的,  相似文献   

6.
所谓自主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堂内外以独立的形式进行阅读活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核心是学生,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所以,首先教师要以身示范,与生同读,采用多种多样的阅读形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其中的乐趣。其次,既要注重阅读,又要培养兴趣,而且还要传授科学的学习技能;最后,营造探究氛围,体会阅读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是积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不可能有真正的阅读能力,当然就谈不上学好语文。所以,学好语文,阅读和积累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体现学生个人选择的自主阅读,应以学生的品味与爱好为重。教师的分析与引导应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人选择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引导,如何有效引导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探索与尝试,就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谈几点粗浅看法。一、引导为主,传授辅之阅读的本质就是"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当然应该以学生自己阅读为主。正如叶圣陶先生  相似文献   

9.
正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语文能力读为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见,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广大教师就必须重视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思考、去感悟、去品味、去内化。以下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个诗意盎然、色彩缤纷的世界。语文教学中,阅读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倡导的是让小学生自己去研读教材,读思结合,读有所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做好预习、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拓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教师要创设积极情境,积极改善小学生的阅读方式,实现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
刘虹 《学周刊C版》2020,(1):121-121
所谓自主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堂内外以独立的形式进行阅读活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核心是学生,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所以,首先教师要以身示范,与生同读,采用多种多样的阅读形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其中的乐趣.其次,既要注重阅读,又要培养兴趣,而且还要传授科学的学习技能;最后,营造探究氛围,体会阅读的快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主张语文能力的训练不应局限于课堂内和教科书,还要发展到课堂外和其他书本。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语言文字的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进阅读世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在引领学生会读整本书的基础上,推荐经典,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带领学生走进阅读世界,大量地阅读,读大气的文章,读名家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适时推荐阅读书目,指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引领学生阅读;多方创设阅读情境,激励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15.
毛春荣 《教师》2014,(3):17-17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因此,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有趣的阅读,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得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一、夯实课内阅读"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形式。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可见指导好学生朗读好课文,是理解课文、获取知识、体验情感最有效的手段。引导学生动情诵读、静心默读、想象读、体会读、表演读等,通过读,学生积累了语言,丰富了情感;通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提炼,将厚书读"薄";要使学生沉入文本,把薄书读"厚";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分清阅读主次。这样,给学生提供阅读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学生是阅读感悟和发展语文综合素质的能动的活生生的主体。所谓自主阅读,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参与、激励、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在阅读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富有个性地阅读的实践活动。其主旨是让学生多问、多思、多悟、多读,主动获取,乐于阅读,展现创造个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笔者围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学名著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实践。 一、初中生阅读文学名著的现状不容乐观 1.应试教育挤走了名著阅读。文学名著是文学的经典,名著阅读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修炼,是“积学”的捷径,是治学和科学研究的起点。可以说,名著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智力背景,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阅读。阅读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础,也是必要途径,只有通过大量阅读,语文知识才能内化到个体的语言能力结构中。第二,人通过阅读获得信息,并发展自己的独立思考的精神与能力,阅读是思维能力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第三,阅读丰富人的情感,并使之得到提高和升华。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以阅读为中心,鼓励学生的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  相似文献   

20.
张田若先生曾说:"学习语文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书虽读"百遍",但"其意不现"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我认为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引领学生高效阅读。如何引领学生高效阅读呢?我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想读;其次是教会学生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一、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想读所谓阅读期待,是指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