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古代汉语副词研究主要集中在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等方面,针对情态副词的研究也有一些,不过总体看这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而专门针对《史记》中情态副词的研究更少.文章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史记》中的情态副词分为了六类,并从语法功能、语法特点、语义指向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总结.从而更加具体深入的掌握《史记》中情态副词的用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假设连词"即"成词于战国时期,语法化完成的标志是:位于假设复句从句的句首,且在分句主语前。从用法上看,连词"即"所领的假设分句常表示"不如意"的情况。其语法化过程经历了从动词—时间副词—假设连词的历程,从时间副词到假设连词的语法化过程则体现了从可能性认识情态到虚拟性认识情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副+名"这一结构古已有之,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就有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在古代汉语中,涉及"副+名"结构的副词主要有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范围副词这三类,名词是以具体名词为主。在现代汉语中,涉及"副+名"结构的副词主要有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程度副词这五类,名词是以抽象名词为主。古代汉语中的副名结构语义单一,而现代汉语中的副名结构语义更加丰富、灵活,符合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将从语义、类型、语用三个方面,对"副+名"结构做一个纵向对比研究,表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副词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肯定副词、否定副词、情态副词、语气副词、地点副词八类,而同一个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都不一定完全相同,也有着一定的差别。本文将对程度副词进行浅析,以"非常"和"十分"这组意义相近的程度副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从情态意义的角度对情态副词进行分类,得到了一个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的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讨论情态副词与形容词的情状类型、情态副词与形容词的感情色彩类型、情态副词与带不同主观性强度的形容词的组合的语义、语用选择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牛蹄方言的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情态副词、语气副词、时间副词、频率副词、否定副词等七类副词进行了列举、描写。其中,与普通话相同的副词只列举,与普通话不同的副词予以释义、举例,并分析其语法结合功能及搭配的语气词。  相似文献   

7.
《徐霞客游记》中共出现"互相"类情态副词9个,主要语义特征表现为"交相、交互"义。9个"互相"类情态副词中除了"交"之外,都可以表示为两个或多个主体在动作中彼此对待、互为施受。而"交"则只表示动作行为由一方发出而及于另一方,是一方主体单独(或共同)的行为,不包括对方,是偏指副词。  相似文献   

8.
确定范围副词的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副词的内部分类是个难题,吕叔湘先生说:“副词内部需要分类,可是不容易分得干净利索,因为副词本来就是个大杂烩。”目前各家公认的副词小类有:范围、程度、否定、时间、语气、情态等。设若副词内部只分程度、否定、时间、语气、情态等几个小类,那么,分类过程中纠缠不清的情形可能会减少许多。可是,偏偏有一个必要的,可又“惹是生非”的范围副词,这样就使问题复杂不少。因为,其一,“范围”可以指“时间”范围;其二,“范围”的大小是  相似文献   

9.
情态副词表示说话人对命题、事件的主观认识;关系副词是指对两个句子或小句有某种连接作用的副词;情态副词中也有表示关系的小类,关系类情态副词既能够表示说话人的主观性态度,也可以表示小句之间的各种关系,这种类似连词的用法,说明副词的内部分类和外部分界呈现出复杂交错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石泉方言的副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泉方言的副词分为语气、范围、频率、时间、程度、否定和情态方式七类.本文分类列举和描述了石泉方言的副词,并总结了石泉方言副词使用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张琦 《天中学刊》2014,(3):100-103
根据功能、语义、形态,可将《论语》中的副词归纳为时间、范围、程度、情态、否定、疑问、谦敬七类,每类副词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汉语副词基本面貌之一斑。  相似文献   

12.
古代汉语的副词一般可以分为时间副词、程度副词、范围副词、语气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和谦敬副词,现代汉语的副词分类通常不包括谦敬副词.然而古代的谦敬副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了一些用法,本文将通过对古汉语谦敬副词和现代汉语中相关的谦敬用法的举例分析,来说明谦敬副词的演变.  相似文献   

13.
"当"的语法化过程经历了"助动词—副词—连词"的发展路径和演变模式。在其语法化过程中,句法、语义、语用等因素均起着重要作用。就情态范畴而言,"当"是沿着"动力--道义--认识"的路线发展的,从语义机制来看,"当"从动词到助动词是隐喻在发挥作用,而从动力情态到道义情态、从道义情态到认识情态都是转喻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中,"会"是一个典型的多义情态动词,其使用情况非常复杂,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我们从情态角度可以把"会"的意义分为三类:一是认识情态"盖然";二是道义情态"承诺",三是能动情态"本领",并且它们在时、人称、能否跟静态/动态动词、副词、复句等多个角度上都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语气副词"反倒"的研究,鲜有文章谈及,多数辞典的释义为"同‘反而’"。本文主要从信息功能角度对其分析。"反倒"作为半幅评注副词,具备预设激活功能和焦点对比功能。在交际功能方面,陈述一种偏离预期、难以理解的现象的同时,也突显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态,即以一种辩驳的语气对该反预期现象加以评论,即强调命题表达的不是预期的内容,而是与之相反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英汉情态(语气)副词的语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中的情态副词的功能地位相当于汉语的语气副词。文章通过对英汉情态(语气)副词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共性与差异。研究发现:英汉情态(语气)副词类别上同为意义、作用多样而又有较多共同意义的类;分布上都具有灵活性、主要分布位置相似性、位置及组合制约的相似性等特点;功能上都具有高位和低位表述功能、评价功能和强调、聚焦功能。相异之处主要在于:英语情态副词的意义主要还是在现实性与非现实性方面,而汉语的语气副词则意义多样而广泛;在与句中其他副词的排序上,共性之中有差异;在表达功能上,汉语语气副词的表达功能更为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更"作评注性副词是在近代汉语时期才出现的,它表频率"又""再"义,表程度"愈""越加"义,表语气"难道"义,还表主观情态"就、绝对、根本、确实、实在、一点也"义。另外,评注性副词"更"有传信功能和情态功能,前者起确定客观信息的作用;后者表达了说话人对事情的观点和态度,具有十分明显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8.
《宜宾学院学报》2016,(7):97-103
"好歹"是由形容词语素"好"和"歹"组合而成的,"好歹"凝合成词之后,通过转喻机制,整体发生了转类,趋向于名词化,具有指称功能。随着其句法位置的变化,加上本身具有评价性的语义基础,"好歹"又进一步虚化为情态副词,且在现代汉语中这一用法成为其最主要的用法。不同词性的"好歹"其自身的概念整合度及词汇化等级也并不相同,表现为:情态副词>名词>形容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语言类型学角度研究语气助词"啊"的情态语义及其句法分布,比较了日语和英语中语气助词的使用情况。通过汉英日互译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如下:汉语主要用语气词、助动词、语气副词等词汇手段来表达语气,以语调、语序、句式作为补充;日语主要用终助词、助动词等语法手段来表达语气,以语气副词等词汇手段为补充;英语中主要使用情态动词、副词等手段表达语气,以语调、语序、句式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20.
与普通话相比,常德方言有数量众多而且富有特色的副词。根据这些副词在句中的功能,它们大致可以分为表示程度的副词、表示重复或连续的副词、表示范围的副词、表示肯定、否定和估量的副词、表示情态的副词、表示方式的副词等7个类型。它们在句法功能上与普通话是大致相同的:修饰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补语,能组合成某些固定的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方言词也存在逐渐消亡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